這屆年輕人為什么睡不著?丁香醫生收集了23358 個答案
半夜三點還在朋友圈點贊;前一天上線的劇集隔天就追完了;游戲社區總有人黑著眼圈熬著夜;手機日均使用時長都超過12個小時......
“孜孜不倦熬夜,勤勤懇懇護膚”,“熬一會兒夜,閉一會兒眼”,一邊熬夜一邊自救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儀式感。
雖然知道睡眠的重要性,但是為什么這屆年輕人這么能“熬”?
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這天,丁香醫生調研了23358個年輕人,想要了解這屆年輕人為什么睡不著。同時與JACE、即刻、脈脈多品牌聯動,引爆社交平臺對#年輕人為什么睡不著#的話題討論,并結合多種互動形式引發年輕人強烈共鳴。
來源:丁香醫生圖文《這屆年輕人為什么總不睡覺?》
01
夜不能寐,手機屏幕不能滅
丁香醫生聯合泰國乳膠寢具品牌JACE調查了23358個90后,發表了《2019睡眠狀況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來源:丁香醫生《2019睡眠狀況洞察報告》
《報告》顯示:48%的95后和35%的90后每天零點之后才睡覺,其中,凌晨1點之后入睡的95后比例高達15%。除了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大部分年輕人晚上不睡覺“真香”的源頭是手機。84%的人會在睡前玩手機,更有73%的人因為追劇不想睡覺。
來源:丁香醫生《2019睡眠狀況洞察報告》
(想要了解更詳細的報告內容,可以再丁香醫生公眾號內回復“報告”,即可下載這份《報告》)
追劇看小說刷微博刷朋友圈,總有一百種理由讓年輕人放不下手機,“看完這一集就睡”、“贏一把就睡”、“焦慮到睡不著”、“朋友圈還沒刷完”、“湊個整點就睡”……刷著刷著就到了后半夜。
超過半數的90后和95后都表示,因為晚上睡不好,導致了白天疲憊、情緒不高、工作能力下降等問題。沒錯,剛成為“社畜”的95后也已經開始飽受睡不著的困擾了。
02
睡不好覺,可能就是年輕人“長大”的標志吧?
年輕人睡不好、睡不著、不想睡的現象都存在,但在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可能會以為,睡不著=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苦哈哈,雖然年輕人睡眠問題很多,但睡得最多的也是年輕人,他們真實睡眠生活又是怎么樣的呢?
為了更直接地了解深夜年輕人在干什么,丁香醫生選擇在凌晨出行,實地采訪了六位晚睡的年輕人,發現:大家的心態都挺好的。
來源:丁香醫生圖文《這屆年輕人為什么總不睡覺?》
互聯網公司職員:“工作越忙越想放縱一下。加班到半夜雖然挺累的,但是一想,我要這么直接回家睡覺了,那這一天不就一點個人自由都沒有了?”,選擇和同事去吃宵夜將夜晚進行到底。
“網紅”們比我們想得更敬業,凌晨還在剪視頻的他們說:“上班是給別人打工,所以才會想著早下班。做網紅是把自己變成生意,我恨不得 24 小時都能營業”。
年輕的求職者選擇了大城市,選擇用睡眠的時間換取生活的空隙:“這一個月,我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但是現在對我來說,睡得不好根本算不得什么。我要是找不到工作,就不是沒有時間睡覺,而是沒有地方睡覺”。
習慣性失眠的年輕人,已經坦然接受了睡不著的現狀:“健身拼命消耗體力,看電影看書平復情緒,刷手機上的段子消磨時間……她讓自己忙起來,以免陷入崩潰”。
來源:丁香醫生圖文《這屆年輕人為什么總不睡覺?》
一切熬夜的背后,都有一個名為“生活”的擔子。
而年輕人總有方式自洽——“總加班,說明公司業務不錯,這個月的薪水還有著落”、“出租屋隔音差,但也好歹是個能落腳的地方”、“反正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失眠。現在睡不好,就當是提前適應一下以后的生活”。
年輕人的成長,從為了生活,深夜還亮著的屏幕開始。
03
習慣性熬夜,一種“新工傷”
調查和采訪發現,一切看似焦慮痛苦的背后,是這一代年輕人開始工作、開始獨自生活、開始成長的表現。結合這個發現,丁香醫生聯合脈脈、即刻,在平臺上發起#年輕人為什么不睡覺#的相關話題討論,希望借由討論,在睡眠日這天引起年輕人對睡眠問題的關注。
來源:丁香醫生 × 脈脈 《職場人睡眠黑話》聯合海報
同時,丁香醫生聯合脈脈采訪了程序員、財務、媒體人、廣告人等“職場失眠重癥人群”,大家對著鏡頭講述他們跟睡眠的故事——夢里還在工作。
來源:丁香醫生X脈脈 聯合街訪視頻
在年輕人比較活躍的即刻平臺上,丁香醫生聯合即刻發起了#是什么阻礙你早睡#的話題,
同時聯合發布「測試你的黑夜人格」H5,還原年輕人失眠場景,并根據夜晚思緒生成定制化的黑夜人格。夜間阿基米德、人生復盤大師、屏幕螢火蟲、無氣可樂這些惟妙惟肖的黑夜人格標簽刷屏朋友圈,大家紛紛表示太準了。
掃描二維碼,測試你的黑夜人格!
(數英網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來源:丁香醫生 × 即刻 聯合H5《測試你的黑夜人格 》
基于對年輕人睡眠狀態的調研,丁香醫生不僅深度洞察這屆年輕人睡不著的痛點,還在多個社交平臺引爆話題,引發年輕人對為什么睡不著話題的討論和共鳴。同時,也為年輕人睡眠本身提供了一系列健康解決方案,為健康營銷做了一次充滿人文關懷的打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