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好萊塢六大變五大!這次收購意味著什么?
來源:環球銀幕
北京時間2019年3月20日12時02分,迪士尼對21世紀福克斯旗下資產的收購正式生效。
迪士尼官網更新焦點圖
在電影制作業務方面,迪士尼獲得20世紀福克斯、福克斯探照燈影業、福克斯2000、福克斯家族、福克斯動畫、藍天工作室。
在電視創意業務方面,迪士尼獲得20世紀福克斯電視臺,FX制作和Fox21。
福克斯國際電視業務方面,迪士尼獲得FX有線電視臺、國家地理頻道、福克斯國際網絡集團、印度Star電視臺;以及福克斯在Hulu、TataSky和EndemolShine Group的股份。
除此之外,迪士尼將剝離21世紀福克斯的區域體育網絡。
這次交易總額達713億美元!
在此之前,21世紀福克斯已經完成了21世紀福克斯新聞、體育和廣播業務的分拆——
既福克斯新聞頻道、福克斯商業網、福克斯廣播公司、福克斯體育、福克斯電視臺集團和有線體育頻道FS1、FS2、FoxDeportes及福克斯十大聯盟網絡(以上這些是不賣給迪士尼的),還有其余資產及負債,正式成為福克斯集團(Fox Corporation)。
這起收購案里,最受關注的資產無疑是20世紀福克斯影業。
收購完成后,原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迪士尼、索尼哥倫比亞、華納、20世紀福克斯、環球影業、派拉蒙)也正式變成五大!
這次收購,迪士尼獲得了什么?
1、迪士尼不僅將獲得20世紀福克斯旗下眾多熱門IP,同時福克斯不少經典系列影片也將并入迪士尼的片庫。
迪士尼獲得的IP包括——
電影方面,
X戰警、神奇四俠、死侍、阿凡達、異形、鐵血戰士……
將并入迪士尼片庫的包括——
《猩球崛起》、《王牌特工》……以及很多經典作品,比如《小鬼當家》、《虎膽龍威》、《博物館奇妙夜》……
還有藍天工作室的《冰河世紀》、《里約大冒險》、《鼠來寶》……
電視方面,
FX有線電視臺的《辛普森一家》、《摩登家庭》、《天賦異稟》……
還有,通過收購,迪士尼將成為Hulu的大股東(持有60%的股份),《使女的故事》、《名姝》正是這家流媒體公司的得意之作。
2、《阿凡達》的吸金效應。雖然問世已經近十年,但本片依然保持著影史最高票房紀錄,隨著四部續集陸續在2020-2025年間到位,迪士尼無疑還將大賺特賺。
3、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福克斯一直擁有《星球大戰》前六部電影的發行權(主要指影院放映和發行實體光碟的權利),其中五部將在2020年過期。
通過收購,迪士尼得以將其提前收回。
更重要的是,1977年首部《星戰》的全部版權一直在福克斯手中。可以說,現在迪士尼才真正擁有了《星戰》系列。
從今開始,迪士尼能夠以任何形式放映完整的《星戰》六部曲,在發行和宣傳方面不再束手束腳。
這次收購對我們觀眾意味著什么?
1、漫威電影可能會“減少”么?
X戰警、死侍、神奇四俠歸入迪士尼后,很有可能加入MCU大家庭,但這無疑也增加了漫威電影宇宙的創作難度。
獲得20世紀福克斯的這些超英IP后,迪士尼沒必要讓自家的同類電影“撞車”,目前還沒有哪家公司會在一年之內上映超過三部超級英雄電影。
況且,合并之后,迪士尼很可能把兩家原有的電影宣發工作整合到一起,這意味著裁人縮編。那么,同時上映的電影太多,他們也無力承擔。
2、《死侍》會很安全
小賤賤“回歸”漫威迪士尼,大家最擔心的應該就是R級“賤賤”會不會被“砍”。
放心,《死侍1、2》全球票房均接近8億美元,迪士尼是不會放棄這座金山的。
另外,在2017年收購消息剛宣布的時候,迪士尼老板羅伯特·艾格就曾親自出來表態,讓粉絲們放心,《死侍》會很安全!
不過,他們有沒有勇氣把賤賤接納進連“mother……”都不許說的MCU,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X戰警》系列可能將重啟
即將在6月7日(北美)上映的《X戰警:黑鳳凰》或將成為這一代變種人的絕唱(內地還未定檔)。
迪士尼可能會像《蜘蛛俠》一樣將該系列整個重啟,再借機與“無限傳奇”后的MCU建立聯系。
不過,計劃2019年8月2日上映的《新變種人》,和“一直在計劃”中的《牌皇》命運如何,現在還不好說。
之前有外媒報道稱,由于新《神奇四俠》的撲街,導致了《牌皇》的制作破產,但主演“錢老板”錢寧·塔圖姆對《牌皇》一直抱有興趣,迪士尼完成收購后能不能拯救《牌皇》目前也未知,這就得看迪士尼認為它有沒有創作及拍攝,甚至加入MCU的必要了。
對于“一直在延期”的《X戰警:新變種人》,曾有報道稱導演與20世紀福克斯的分歧一直很大,該片目前計劃2019年8月2日上映,迪士尼完成收購后,希望《新變種人》可以如約而至吧。
4、福克斯還會是福克斯,但……
迪士尼之前的幾次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證明,迪士尼不會貿然破壞“新成員”的獨立性。
文藝片愛好者更不用擔心福克斯探照燈,這樣出品過《水形物語》、《三塊廣告牌》的奧斯卡優等生會被打入冷宮,“米老鼠”還怕愛不夠呢。
但長遠來看,子公司肯定要與母公司的利益一致,乃至“輸血”,如今的皮克斯就有點這種傾向。
5、票價可能會漲,好在……
當一家電影公司占據市場的近半壁江山后,他與電影院議價的底氣也就更足了——
有本事你別放《星戰》別放《阿凡達》啊!
實際上,并購前迪士尼就已經在醞釀向北美本土院線索取更多分成,而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說白了就是,票有可能更貴。好在,這事暫且還輪不到我們。
默多克為何要出售福克斯,迪士尼為什么要出手?
01
多年以來,關注好萊塢的人一致認為,占據好萊塢支配位置的六大電影公司里,遲早會有一兩家被整合、收購甚至破產。
但很少有人預料到,第一家被吞并的是20世紀福克斯影業。
過去十年里,福克斯表現不算差,《X戰警》系列能夠維持穩定,《阿凡達》至今仍是世界票房冠軍。在好萊塢六大里,福克斯總體表現中游,比不上迪士尼的一騎絕塵,但也不像索尼影業和派拉蒙那樣平平。
大家一般認為,這兩家公司里會有一家被收購。
2017年初,索尼影業CEO去職,索尼總部卻在之后的幾個月內遲遲沒有最新任命,這被看做是要放棄索尼影業的“信號”。(現任CEO是托尼·文西奎拉)
而關于派拉蒙收購的傳聞更是不絕于耳,2016年,萬達與派拉蒙母公司維亞康姆的談判一度進入實質階段,已經傳出明確的交易方案和報價,但交易最終因為維亞康姆內斗而擱淺。
但倘若眼光放到整個傳媒版圖,那么這筆交易便更容易理解。
默多克是傳媒大亨,這并非因為他的新聞集團(后又拆分出21世紀福克斯)全球最大,康卡斯特(環球母公司)、時代華納(華納母公司)、維亞康姆(派拉蒙母公司),都是不亞于新聞集團的傳媒巨頭。
但是,只有默多克樹立了個人權威,牢牢掌控著自己的公司。
而這種掌控如今開始松動。
新聞集團、迪士尼等媒體巨頭最重要的權力來源是電視的普及。但如今,有線電視觀眾越來越少,Netflix、亞馬遜、蘋果紛紛推出自己的視頻服務。
好萊塢并不擔心自己被收購,除迪士尼之外,好萊塢其他五大巨頭都更換過母公司,有的甚至更換過不止一次。
歷史變革時,沒能找到大靠山的巨頭,比如出品過《亂世佳人》的聯美和《公民凱恩》的雷電華,大都已經衰落,米高梅更是經歷了破產重組。
好萊塢更擔心自己變得無關緊要。硅谷正逐漸搭建起自己的內容生產模式,并從好萊塢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
像Netflix已經明確表示,自己不再依靠影院,這相當于它將獨力承擔起制作、發行和上映的流水線,而好萊塢電影公司無法做到這一點。
在舊時代巨頭眼里,要對抗新時代的第一步,便是擴大規模。
過去幾年,默多克一直在試圖擴大公司規模。十多年前,默多克便收購了MySpace,以應對Facebook。
近些年,默多克出手越發頻繁。
2014年6月,默多克提出收購時代華納;2015年9月,默多克和國家地理學會達成協議,將后者變成了自己掌控的一個營利性組織;2016年,默多克希望能夠全資擁有英國天空電視臺;甚至就在2017年11月,路透社的報道稱,默多克兩次致電AT&T希望能夠購買電視網CNN。
但這些并購大多數落空。而硅谷公司已經太貴,傳統媒體買不起了。
所以默多克放棄,他接到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的電話,雙方談判兩個月,迅速達成協議。
02
收購之后,迪士尼在好萊塢再無對手。
鑒于電影是頂級的內容形式,能夠面向全球持續輸出文化影響力,20世紀福克斯仍然是所有資產中的“皇冠”。
1935年,20世紀影業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合并,自此20世紀福克斯影業便始終是好萊塢巨頭,代表作包括《埃及艷后》、《音樂之聲》等經典,也包括《星球大戰》、《阿凡達》等如今依然吸引眾多觀眾的電影。
通過收購,迪士尼不僅獲得了福克斯的制作和發行能力,同時也接手了它龐大的片庫和版權庫。
福克斯也能彌補迪士尼在真人電影上的不足。如今迪士尼原創真人電影趨于瓶頸,只是不停拍攝續集或者翻拍經典動畫真人版。而真人電影正是福克斯的強項。
2010年以來,福克斯推出了《阿凡達》系列,重啟的“猩球”系列也獲得巨大成功。
而且,福克斯影業旗下的福克斯探照燈工作室也能讓迪士尼在奧斯卡上重獲競爭力。
近年來,除了動畫獎項之外,迪士尼在頒獎季鮮有斬獲,而福克斯則一路高歌,此前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為奴十二年》和《鳥人》都出自其門下。
而在2017~2018頒獎季里,探照燈的《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都是強有力競爭者,《水形物語》更是獲得最佳影片。
成功收購福克斯之后,迪士尼在電影領域一家獨大,其他四大片廠很難對迪士尼構成威脅。
當然,福克斯進入迪士尼后,還需要漫長的整合,其原有的發行團隊很可能不被保留,而20世紀福克斯這一名字,也會成為皮克斯、漫威一樣的工作室名稱。
而且,福克斯風格如何與迪士尼風格協調、眾多電影的發行計劃如何安排,對迪士尼而言都是一次考驗。
03
在這次收購里,迪士尼獲得了默多克絕大部分的電視臺,它們遍布世界各地,不論從內容還是從渠道上,都讓迪士尼一躍成為電視行業最大巨頭之一。
在北美,迪士尼獲得了FX有線臺和國家地理頻道。后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曾出品過眾多經典紀錄片,最近也開始涉足美劇制作。
而FX近年來也接連推出不少精品劇集,如《美國恐怖故事》、《美國犯罪故事》和《冰血暴》等,被看作是除HBO和Netflix外,自制劇領域的第三位巨頭。
此外,迪士尼還獲得了多家地方體育頻道。
體育其實是迪士尼真正的“主業”,有線體育臺ESPN一度可以為迪士尼貢獻70%的營收,對華爾街來說,這個生意比電影賺錢,而且比電影穩定。但由于ESPN“越來越高的節目成本、越來越低的廣告營收”,近年來表現并不景氣。
這些地方體育頻道無疑是一次及時的補充。
現在,ESPN可以與地方臺互補,播放更多賽事,覆蓋更多的人群。同時,面對體育聯盟不斷抬高的轉播費用,迪士尼可以擁有更高的議價權,獲得優惠的價格,同時也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
而在海外,迪士尼在電視上的權力版圖也將繼續擴張。出身澳大利亞的默多克重視亞太地區,早在二十年前,他便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在其他亞洲國家拓展業務,電視臺幾乎遍布所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在不少地區居于領先地位。
相比之下,迪士尼缺乏強大的電視渠道,向消費者直接傳播內容。
通過收購,迪士尼在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都獲得了更大的權力。有線電視盡管在衰落,但當它的規模足夠巨大時,哪怕炙手可熱的硅谷也無法小視。
04
比起電影和電視,Hulu似乎顯得毫不起眼,但這是迪士尼最重要的未來。
Hulu的成立,便是好萊塢對抗硅谷的產物。這家網站由迪士尼、福克斯、以及環球共同組建,各家持股比例相當,沒人擁有控制權。但隨著這次收購案落定,這種均衡被打破了。
與Netflix相比,Hulu是個小平臺,在訂閱用戶數和收入上都遠遠落后。不過,2017年該公司原創劇集《使女的故事》獲得了艾美獎,2018年獲得金球獎,這被看做其實力提升的標志。
迪士尼老板羅伯特·艾格此前在媒體吹風會上曾表示自己十分重視這個平臺:“Hulu作為面向成人市場的視頻平臺,非常適合承載我們從福克斯購得的有別于迪士尼合家歡題材的IP。”
迪士尼自家流媒體平臺Disney+計劃在2019年上線,羅伯特·艾格也曾指出,會把Hulu當作自有流媒體平臺的補充產品。
當然,想讓Hulu成為迪士尼有力的武器,迪士尼還要解決不少問題。
除迪士尼外(占60%股權),環球和華納分別控股30%和10%,而華納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出售股權,作為好萊塢的直接競爭對手,環球也未必會樂意看到迪士尼獨大。
如果用“世紀交易”來形容這宗涉及數百億資金,將改變好萊塢、乃至全球媒體產業格局的大買賣,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其影響可能要在今后幾年中才能逐漸浮現。
數英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君澤 Terry
來源公眾號:環球銀幕(ID:world-scree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