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品牌注入靈魂?宜家的移動小睡車告訴你
首發:燒腦廣告(shukewenzhai)
1、IKEA Nap Delivery
近日,看到一則這樣的營銷案例,它讓這幾天因為趕項目熬夜,而頂著熊貓眼的燒腦君十分羨慕。
許多人為了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每天在睡眠不足狀態中高負荷運轉中。在阿聯酋宜家的一項研究顯示,在4600名受訪者中,每3人中就有1人睡眠不足。
關注到這一痛點的奧美迪拜與宜家打造了“移動小睡車”,他們將狹窄的卡車貨箱改裝成溫馨的小臥室,為用戶提供小睡服務。用戶可以在20分鐘的體驗時間內,美美地睡上一覺,或者拉開窗簾,把“小睡車”當成觀光車,躺在床上欣賞迪拜的美景。
“小睡車”一出,就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據統計,活動期間,共有78000人體驗了宜家“移動小睡車”,并且在社交媒體上獲得超過3.3億次關注。
“小睡車”讓有需求的人們可以得到片刻的放松,但它的目的絕不會如此簡單。“小睡車”在提供小睡服務同時,也將狹小空間里提供解決方案的家裝效果非常直接地提供給了用戶。
曾經,宜家門店的那個精致房間,讓你向往,你很想去那個床上躺一躺,可門店里人來人往,怪不好意思的;現在,它誠邀你一個人來睡它,你可以無比放松,無比享受。
通過“小睡車”這場營銷活動,宜家提高了大眾對宜家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并且臥室家具的銷售額也上升了10%,可謂一舉多得。
宜家一直鼓勵消費者”躺下來試試,看看它有多舒服!”,它早已將沉浸體驗式營銷融入了骨子里,這次的“小睡車”更是一個非常不錯且典型的“體驗式營銷”。
體驗式營銷是一種站在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它通過看、聽、用、參與的手段,讓消費者與產品和企業之間進行深度互動,讓其更加寬泛地了解產品,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欲,以促成最終的交易。
在傳統的營銷模式已經漸漸失效的時代,如何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如何給消費者心動的感覺,如何以低成本獲得高轉化?體驗式營銷或許是不錯的答案。
品牌們也深知這一點,所以除宜家外,近年來還有許多成功的體驗式營銷案例。
2、Nike
位于紐約耐克公司的“耐克體驗中心”,擁有著長達15米寬的鞋品擺放墻,上面陳列著各種男女鞋款,更有著各種限量產品,供消費者選擇。不過這里不是簡單的鞋店,這里更像一個運動社區。
這里還設有專門的訓練區域,例如一個搭配大屏幕的跑步機,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到“在 90 秒內穿過中央公園”的感覺;一個大約有半個籃球場大小的 Nike+ Basketball Trial Zone,里面的籃球架可以調節高度;一個 400 平方英尺的人造草坪等等。
消費者在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后,可以馬上找到合適的場景進行體驗,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個性化和相互作用的體驗,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能給你的眼、耳和指尖帶來無數的驚喜,這些感官的、理智的、情感的交流,相互重疊、緊密結合,產生了非常感人的效果。
3、日本箱根牧場
現在很多牧場都在宣稱自己的產品是綠色有機食品,無論你費多大的功夫做廣告宣傳,在短時間內客戶很難很快認同你的品牌以及品牌粘稠度。
箱根牧場追求風味獨特、高品質的經營理念,因此給牛聽音樂、喝啤酒、吃藥膳也是常有的事情,這里盛產全日本最鮮濃的牛乳、最優質的果蔬。為了讓用戶深入了解和認同自己的品牌理念,信賴自己的產品,它開放了農場。
消費者來到這里可以親自動手擠奶、為奶牛按摩,制作牛奶糖,施肥、收割農作物,制作香腸或奶酪,還可以與兔子和山羊等小動物進行親密接觸......這些體驗讓消費者對品牌有了深入了解,也讓品牌逐步得以認同。
4、Morning at Barber
日本流行一種生活方式——“朝活”,呼吁大家注重早晨的生活,在晨間擺脫繁忙與混亂。而日本快節奏的忙碌生活,讓許多人都不能以完美的姿態有條不紊地迎接嶄新的一天。
于是,日本東京有 28 家理發店聯合推出了一個有趣的生活項目“Morning at Barber”,為職場男士解決一天的形象面子問題。
從早上的 9 點-11 點專為職場男士提供形象服務,讓你在放松的狀態下喝著咖啡,享受從頭開始的清爽體驗,而這些服務僅需 500 元日元。
理發店不單是只提供洗剪吹的場所了,而是衍生成為了一個放松體驗的空間,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體驗,從感官上與用戶建立連接,這樣的現象在日本的發展更是尤為之快。
市場形勢下,打造“體驗式營銷”,是當下企業轉型的契機。
這次整理中燒腦君沒有放上國內的案例,但隨著“體驗式營銷”的推廣實施,相信中國也將會產出不少“體驗式營銷”優秀案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