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的20段文字,把母親的崩潰擺到臺面上
最近看了些母親節廣告,發現品牌們的視角,那么多年過去了,依舊存在一個巨大的bug:
對母親的辛苦,多是讓人膈應的美化,和隔靴搔癢的概括。
但缺乏,將辛苦和背后的崩潰,放在具體的生活事件中,去展開有畫面感的真實講述。
所以我特地翻開女作家們的書,從其中選出20段詳盡描述母親生活和心理的文字,放入這篇文章。
讀前溫馨提示:以下文字,沒有半分快樂,只有母親們沒辦法被感同身受,藏在心底的受困和痛苦。
一、生育背后:被消音的身心損耗
01
就本質而言,生孩子終究是一件孤獨的事。
參加為生孩子做準備的課程,就像是參加為死亡做準備的課程。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一名知識女性的自白》
02
我已經疼麻木了,渾身腫脹,但現在我的身體開始以令人痛苦的速度被撕裂。
我清清楚楚地感覺到我的髖骨自行扯開了。這種感覺讓我想起絞架,想起被分尸成四段的中世紀倒霉軍官,馬朝著相反的方向狂奔,滾燙的鮮血噴濺到臭烘烘的塵土上。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03
從來沒有人告訴她,分娩之后的身體會經歷如此損耗,劇烈的程度簡直堪比一棟建筑被推倒重建。
——泓舟《我不想成為偉大的母親》
04
我認識的每一個新媽媽都疲憊不堪,憂心忡忡。我不知道如何區分正常的糟糕和糟糕的糟糕。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05
每天早上,嬰兒的哭聲,將我從無夢的淺睡中粗暴地拽出來,令我一頭墜入黎明前的黑暗中。
我裹起尖叫著的孩子扎進黑暗的客廳。他喝一會兒奶,然后抽泣著離開我的胸脯。接下來就沒招了——他一直哭啊哭啊哭。
我用背巾把他掛在肩上,昏頭昏腦地煮著咖啡,疼痛的眼睛半閉著,尖叫聲敲打著我的耳朵——我的天啊!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06
我只能抱著孩子,周圍是一堆臟兮兮的早餐飯碗,仿佛置身于一幅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家庭插畫中。
這是一幅過去的景象,但它正在發生。一個單身母親的兒子和一個女權主義者的女兒,正在重演舊時代的場景。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07
我憎惡夜晚。
湯姆跌進了他的血肉之軀里,留我一人在斷斷續續的意識里。伴著嬰兒的啼哭,我在夢里進進出出。
在夢境里,我要么在午夜的深海里,在群蛇間游弋,要么在荒涼晦暗的大地邊緣行走,身后有可怕的強盜和狼在追趕。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08
在我女兒出生的頭幾個月,我覺得自己的疲憊是一種身體上的休克。
活力的彈簧若沒有機會在夜晚回彈,就會覺得它在我胸中越擰越緊,讓我那些自然的緊張情緒偏離正軌,將它們集中到一起,使得壓力陡增,讓人愈發疲憊。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一名知識女性的自白》
09
家人,就是吃完飯后,任憑飯桌凌亂,也可以放心去做別的事情。
媽媽再也不愿讓你看見她紛紜的生計了,于是你也豁然醒悟,原來你已經變成了媽媽的客人了。
——申京淑《請照顧好我媽媽》
10
但她實在不喜歡聽到有人說她偉大或了不起,因為一旦掛上那樣的頭銜,似乎就會變得連叫苦都不應該。
——趙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
11
我談到了這一切有多么艱難,談到了夜晚多么混亂,白晝多么迷茫,談到了沒有朋友,被過去放逐、遭到排斥,談到了寶寶無言的專政,以及獨自陪著他們一整天這項奇怪的讓人著迷的任務。
還談到了我覺得自己患了幽閉恐懼癥,覺得自己被關在了一個盒子里,覺得自己無法呼吸。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一名知識女性的自白》
12
如果你生氣地說出來,他會說你瘋了。如果你悲傷地說出來,他會說你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你試著不說話,但這會讓你更悲傷、更瘋狂。如果你不說出來,什么都不會改變。如果你說了出來,什么也不會改變。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二、母職背后:難以復原的碎片自我
13
孩子的出生不僅將女人和男人區分開來,也將女人和女人區別開來,于是女性對于存在的意義的理解發生了巨變。
她體內存在另一個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一時所管轄。孩子在身邊時,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時,她也做不了自己。
于是,不管孩子在不在身邊,你都覺得困難。一旦發現這一點,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陷入矛盾之中、無法挽回,或是陷入某種神秘的圈套,你被困在其中,只能不停地做無用的掙扎。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一名知識女性的自白》
14
她們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恨自己的母親身份。換句話說,母親身份和對孩子的感情,是兩回事。
——奧娜·多納特《成為母親的選擇》
15
想要做好一名母親,我必須不接電話,不工作,不顧之前已做好的安排。
想要做好自己,我必須任憑孩子哭;為了能晚上外出,我必須在她餓肚子前采取行動,或把她留在家里;為了思考其他事情,我必須忘掉她。
成功扮演一種角色,意味著演砸另一個。
——蕾切爾·卡斯克《成為母親:一名知識女性的自白》
16
一路上我都在想,我多么愚蠢,白白浪費時間。
我沒法再繼續寫作,沒法看書,我沒有一個社會身份,可以讓我和自己圈子里的人見面,無論是可愛的朋友,還是敵人。
少年時我想象自己會成為的那個女人,她去哪里了?
——埃萊娜·費蘭特《被遺棄的日子》
17
一切的變化都發生在她成為母親以后。
她不再是她,是另一個被重組的人,不得不放棄、打碎一部分舊有的自我,才能和外界的軌道重新取得連接。
她曾反復地問自己:“為什么他還是他,我就不一樣呢?”
——泓舟《我不想成為偉大的母親》
18
湯姆仍然在外面的世界自由穿梭,他為弱者挺身而出。他已經為人父,卻還能繼續追求自己的事業,沒有做出任何降低身段的妥協。
他不像我,絕望地數著自己的分分秒秒,就像一個乞丐在翻看口袋里越來越少的硬幣。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19
我被困在自己萎縮的世界里,試圖創造另一個世界。
——梅根·斯塔克《女人的事(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尋找自我的回憶錄)》
20
一夜之間,她的生意結束了,隨之結束的還有她對買賣失敗的擔心和終日的勞累。來來往往,與顧客聊天,能夠賺自己的錢的那種驕傲也隨之而去了,現在她只是一名“老奶奶”。
在這里,沒有人認識她,她能夠說話的人只有我們一家人。她的世界,突然變得狹小而又毫無生氣。她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什么都沒有了,沒有了過去的那種感覺。
——安妮·埃爾諾《一個女人的故事》
///
Nothing has really happened until it has been described.(沒有什么算真正發生過,直到它被描述出來。)——弗吉尼亞·伍爾夫
小說《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埃萊娜·費蘭特認為,在挖掘真相上,女性應該走出男性的語言體系,去尋找、開發、使用屬于女性的語言,講述未被展示、缺乏細節的女性經驗,小到來月經,大到懷孕生育。
任何一個媽媽,都是活生生、有瑕疵的普通人。哪怕是個體的感性體驗,看似負面的焦躁不安、碎裂,又或是難以啟齒的欲望,都該被看見。
把媽媽打造成模范生般的白月光,那叫打著關愛旗號的捧殺。
只有迷失、以及被隱藏、壓抑已久的真實崩潰被看見,媽媽才有松口氣的可能。
圖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