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戶外廣告玩起糊弄學,出乎意料的趣味
好奇怪,現在戶外廣告怎么粗心大意的。要么信息錯誤,要么畫面不全......
英國眼鏡公司寫錯沿用多年的廣告語(原:Should have gone to Specsavers)
難道是糊弄學的風吹到了戶外廣告這?
還別說,有Bug的戶外廣告,倒是讓我的注意力停留在畫面上好一會兒。當然戶外廣告有畫面設計精細絕妙的,每個細節單拎出來值得回味,但感覺長此以往,再養眼的設計也會審美疲累。
倒不如在設計上“劃水”一下,人們畫面上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再反復檢查,確認是否是自己看錯了。
U1S1,現在做戶外廣告,越來越要出其不意的招數了,“偷懶”形式算是其中之一。
接下來,咱們好好檢查這些戶外廣告,看看怎么敷衍了事又趣味十足的?
1、吉百利廣告牌大縮水,一個小細節打動人心
好mini的戶外廣告,吉百利難道是想劃水省錢,蒙混過關嗎?
確實吉百利用小預算做戶外廣告,看起來很簡單,卻別有一番巧思。適逢復活節營銷節點,品牌攜手微型模型藝術家保羅貝克,為旗下產品迷你巧克力蛋,打造微型廣告。更令人驚喜的是,保羅·貝克為這支戶外廣告加了點彩蛋,制作小刷子和小梯子,甚至是戶外廣告媒體德高集團(JCDecaux Group)的logo,更有細節感。
迷你產品,配迷你戶外廣告,契合吉百利想突出的產品特性。與此同時,吉百利把自家小廣告放在大廣告上,很有復活節找彩蛋的既視感,吸引路人停留仔細打量這究竟暗藏什么玄機。
這就是越簡單的事物,往往藏有更大的樂趣吧。
2、未完成的涂鴉廣告?看Oatly如何巧妙找補
一般來說,出街的戶外廣告都是品牌已完成好的。可Oatly這支戶外廣告截然不同,算是“半成品”,有文案有圖案,卻沒有創意的影子,和任何產品、品牌痕跡,捉摸不透用意何在。如此行為,難逃簡單了事之嫌。
經了解,原來是因為巴黎當地對涂鴉廣告的嚴格管控。在政府許可之下,街頭藝術家可以涂鴉創作,但不可以有任何品牌logo和產品露出。那這樣的話,Oatly的戶外廣告相當于“無效”了。話雖如此,Oatly出了個奇招,變相打廣告。
既然墻上涂鴉被規定,那經過這面墻的事物是流動的,多元的,可以有因地制宜的創意。因此,將靜態涂鴉廣告與流動的線下實物做結合,Oatly利用角度,讓這支戶外涂鴉廣告變得完整,有自己的產品照。
3、荷蘭麥當勞做了一塊廣告牌,路人忍不住想靠近
麥當勞大費周章地做戶外廣告,卻只是一大片的色塊。更令人不解的是廣告四周開始有人聚集起來。
為什么,不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平面廣告嗎?
原來,麥當勞的心思花在了人的嗅覺上了。這是一支有薯條香味的戶外廣告,給人聞餓了都。
雖然乍一看麥當勞的廣告打造有些隨意和單調,實際上單一的視覺更有助于放大人們對香味的感知。這場香味的“誘惑”,更引導人想起過去吃薯條的美好記憶。對于品牌來說,這樣喚起感官的綿長,促進沉淀品牌資產,是一種很新的創意表達。
4、科羅娜戶外廣告太會玩,畫面中產品不見蹤影
別人給自家產品打廣告恨不得放大再放大,科羅娜卻偏偏反著來,直接抹去產品的存在。
第一眼:怎么沒見科羅娜啤酒瓶,難道設計師忘了?扣雞腿!
第二眼:我承認剛才說話聲音大了點。
原來為了詮釋正確處理空瓶,把美好還給大自然的核心主張,科羅娜在廣告里“去產品”,更是加濃這份純粹感,并不是簡單地玩個“噱頭”,而是強調令人心動的品酒氛圍,來自我們所守護的自然環境。
用產品曝光量的自我削弱,換來綠色環保的關注增益,科羅娜給環保敘事做了較好的范式。
5、北卡羅來納旅游局的剪影廣告,一種輕巧的浪漫
假如有一天看到墻壁被貼東西,大多數人會嗤之以鼻。
可如果是秋葉貼紙呢?似乎就另有一番趣味了。北卡羅來納旅游局為了增加秋天的氛圍感,用秋葉貼紙,做了獨樹一幟的戶外廣告。
沒有文案、沒有美術,僅靠一個秋葉形狀裝點城市氛圍,這種漫不經心的概念,反而呼應了秋天的慵懶,意外的好看,意外的契合,令人會心一笑。
6、法國男裝品牌:打開谷歌地圖,每一處都是秀場
有一種戶外廣告的糊弄學,是照搬素材。比如法國男裝品牌celino的戶外廣告。
celino直接拿谷歌地圖上穿著celino產品的普通人的照片當海報,然后再做模糊處理,真·實打實的拿來主義。但正是如此直接的表達方式,讓品牌戶外廣告更具有原生感和生活感,勾起大眾的好奇心,觀察畫面上的主角是否自己。
面對戶外廣告的命題,看似celino潦草青澀的原圖直出,卻形成較為自然輕松的看點,生動解釋“每一處都是秀場”的觀點,印證了產品的普通性和舒服度。celino以真實照片,喚醒大眾的主角意識,增強品牌傳播效果。
7、美汁源開放式廣告牌,純天然的陽光如約而至
什么戶外廣告,只有框架沒有內容?
仔細一查,這是空有其表的戶外廣告是美汁源創作的。然而當天空放晴,內容才得以顯現。自然的太陽光就是美汁源戶外廣告的核心內容。美汁源洞察到戶外廣告有時會遮擋人們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所以選擇讓自己的戶外廣告呈空心狀,讓陽光能透出來。
不僅如此,直接用天然陽光為畫面C位,美汁源還為了突出旗下橙汁飲料取自曬足陽光的果橙。
8、肯德基靈光一閃,借勢沙塵暴創作戶外廣告
做戶外廣告有時不必苦思冥想,摳設計細節和花大價錢租廣告位。
一場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竟然激發肯德基的創作靈感。西班牙肯德基很會“就地取材”,以蒙上厚重沙塵的車窗為背景板,寫下活動信息,一張真·天然的戶外廣告隨之形成,是不是廣告位費用都可以不用付了?這小算盤打得我這都知道了。
話說回來,乍一看西班牙肯德基的即興發揮有些隨意,結合自然素材,直截了當地傳遞活動信息,正是這樣輕松地抖機靈,促成很有趣味的social活動。想象一下,車主回來后看到車窗前的廣告信息,更有動力打卡分享社媒平臺了。
或許,這就是有意思的廣告,往往來自一個小小的偶然吧。
寫在最后
看完8個案例,能發現戶外廣告糊弄學的精髓是輕描淡寫的表達,而不是追求完美主義和精益求精。
用“不完美”和“不完整”,打破大眾原本對戶外廣告的認識,開啟意想不到的效果。先讓人看完一頭霧水,再引導展開探秘般的觀察,最后大家恍然不悟,原來還能這么玩,有意思多了。
那么,要打造一個看似應付,實則走心的戶外廣告,需要具備什么特質?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注重與環境的融合,讓周圍元素成為廣告里的一分子,制造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既視感。
2、此消彼長,平衡感知。給視覺設計做減法,渲染單一感;增加嗅覺體驗,產生聯想。感官互通,深化記憶。
3、素材直出更省事,一反過去的精雕細作。用樸素的真實感,打動人心。
戶外廣告糊弄學雖有趣,但不代表任何情況都能適用。歸根結底,要為品牌營銷服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