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過寫PPT的?在麥肯錫呆了7年的資深老阿姨教你4招
作者: Autumn QT,來源:清醒貪心記
PPT是我真正花過10,000小時以上的技能,畢竟在麥肯錫呆了7年。
麥肯錫PPT重視內容與邏輯,我改行做營銷后又開始注意視覺效果。
怎么干過我們這些畫PPT的?:)從內容到形式,我來講講4步流程,有助于提高效率。
第一步:先分析目標
凡是把PPT一棍子打死,跟你說“PPT沒用、空洞、就是形式主義……”的論斷,你聽完笑笑就好了。PPT只是軟件,無毒無害,一張白紙任意涂抹,非常強大的工具,看你怎么用了。
畫任何東西之前,先做個目標分析——什么場合、什么目的,然后才決定,字多還是字少、空洞還是硬核、活潑還是莊重,對不對?
麥肯錫咨詢報告,濃縮研究成果,因而總是1頁密集文字總結(給CEO看的核心觀點),另加上厚厚一疊詳細資料(意思是,如果想看看具體數據和論證過程,畢竟你花了好幾百萬,我們也有)。
如果是媒體發布會、大型論壇,當然是大圖大字,作用就是“拍照好看的背景版”+“網上傳播的金句”。對吧?
兩者服務不同的目的。要效率、要效果,養成先想想場合+選擇風格的習慣。
有些PPT,我只放一句話,大型演講時不用密密麻麻內容分散聽眾注意力(否則他們都在讀字);有時內部討論呢,格式不管了,事實、數字放上去。這樣做,能節約很多時間。
第二步:寫作文提綱
你寫不出來的是PPT嗎?你寫不出來的是作文!
或者說,讓我們把寫PPT的困難拆解成2部分:
第一,不知道我想說什么(素材很多很亂,不知道怎么提煉觀點,一堆觀點不知道怎么組織歸納起來;或者素材太少,編不出來);
第二,我知道我想說什么,只是畫PPT費勁兒。
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先憋出條理清楚的小作文提綱,再畫具體每張PPT。不要邊畫邊想、反反復復,特別浪費時間,因為改動PPT比改文字要麻煩很多。下面,我用“某明星小三事件”來舉例,講講怎么寫PPT小作文提綱。
選這個八卦當案例是因為,素材多而亂、大家比較熟悉、可以解讀的視角豐富?!@好比寫年末工作總結,你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可能素材太多,反而整理工作量大,或者怕自己講得不夠精彩到位。
一個PPT小作文提綱,有4個要求:
1、有1個大主題;
2、有3至6個段落;
3、每個段落,你大概知道要說些啥(分論點、論據等);
4、段落和段落之間,要獨立(傳說中的MECE)。
各段“要獨立”的意思是,不能第一段寫“工作概況”、第二段寫“主要成績”,寫概況時免不了提到成績,寫成績時發現前面已經寫過了……這屬于腦子不清楚。在小作文提綱階段,就把這個問題消滅掉,因為PPT改起來更費時間。
舉例小作文提綱(一)
大主題:《飯桌上向我媽論證某小三不聰明》;
第一段:事件背景回顧(大概要說些啥:男主角是誰、女主角是誰、這事前因后果);
第二段:女主為何不聰明:
當小三不對(所托非人、傷害自己、傷害別人);
不夠獨立進?。ǚ艞壒ぷ鳌①I買買玩玩玩曬曬曬);
撕得兩敗俱傷(以小三身份撕,本身并不夠理直氣壯,而毀了金主對自己又有啥好處);
缺乏法律常識(授人以柄、自投羅網)……
第三段:對我們有何啟示(譬如怎么教育自己孩子,長大后遇人不淑,爹媽管不管?怎么管?)
寫到這個程度,這份PPT“要說啥”已經想得差不多了,對吧?(大家忽略觀點哈,這里為了講方法)。
如果你先寫幾頁內容,堆砌不知道用不用得上的觀點素材,效率會很低。
舉例小作文提綱(二)
大主題:《向我老板說明,我司聘請明星代言人是否有類似風險,以及如何防范》;
第一段:事件背景回顧(這里重點是,明星此事給他和相關合作方,帶來多大的直接與間接經濟損失);
第二段:類似事件回顧(重點是,類似明星人設倒塌的事件,是否頻繁、后果有多嚴重、加重或降低風險有什么經驗教訓);
第三段:我司邀請明星代言人是否有相似風險(我們合作者是誰、為什么請ta、人設口碑如何、目前判斷風險多大);
第四段:怎么進行風險防范(明星溝通、合同條款分析、輿情監控、媒體溝通、應急預案等)。
同樣的事件,根據目的可以寫出不同的小作文來,也需要搜集相應不同的素材。想好提綱、想好要說啥,再去一頁頁構思具體內容、搜集加工相應素材。
然而,寫小作文的能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吧?而且也沒有所謂正確答案,對吧?
比方說,回顧該事件時,某聰和某六的觀點重要嗎?
可以不放,并不影響論證主要觀點。放呢,在證明“女主不聰明”時,某六觀點會有幫助;在討論“明星風險”時,可以說明大V下場的節奏與影響。
最終怎么判斷呢?時間多,可以講,時間緊就不講;聽眾熟悉背景,不用詳細提;老媽、老板愛聽八卦的,多講講……根據情況綜合判斷,還記得最開始的聽眾和目標分析嗎?
所以,平時寫PPT時,也不要太糾結,沒有正確答案。先出一稿,看看順不順,用常識判斷,跟領導討論一下,讓別人提提意見……
綜上,先寫小作文提綱,再寫PPT,不能強調更多哈。
第三步:寫好單張PPT
你有個完整的故事線了,現在開始一張張寫PPT。譬如第一張吳某某是誰,第二張陳某某是誰……
單張PPT有個基本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新手可以練習把標題寫成一個陳述句,堅決不要寫短語(如主要工作、項目概況),這樣有助于養成“提煉觀點”的能力,而不是堆砌材料。
每畫一張PPT,你要問自己:
這張標題是我想說的意思嗎?
這個標題能概括下面的內容嗎?
這個內容能支撐上面的標題嗎?
舉例而言,PPT標題是“某律師提供信息”,下面是該律師曾勸當事人不要回國的微信截屏——這樣的PPT標題信息很模糊,看不出如何服務大主題。
修改標題為“專業律師曾充分提示回國風險,她未曾聽取”,下面依然是該律師微信截圖(最好輔以該律師身份和對話真實性的佐證信息)——這句標題支撐了大主題“女主不聰明”的一個方面,也概括了(律師微信截屏)這個證據的核心內容。
我還曾經舉過例子,下面3張圖,數字一模一樣。
圖1中規中矩,銷售額在增長。
圖2特意把刻度改成從25開始,突出了增長的幅度。
圖3用陰影和箭頭去突出“下滑”,讓大家看到“哦,是經常波動哦”,然后去思考“怎么回事”。
修改刻度、增加陰影等,這些技巧你可以逐漸積累,一篇文章講不盡。但是,你領會精神,就是內容為證明標題服務、標題是內容提煉。
第四步:把PPT畫得好看一點
內容重于形式。那么,PPT到底要不要畫得好看?最好是,好看又不是太好看。
什么意思?
傳說中麥肯錫PPT講究格式,其實只注重“規范性”+“表現力”。
規范性是指字體、字號、顏色、半角全角等紋絲不亂,否則感覺不專業、不認真。表現力是指用合適的方式來突出你的信息,參考上面3張銷售額的圖片。
除此而外,麥肯錫對視覺的設計感并不強調,官方文件的風格是簡潔甚至樸素的。
后來我去創業公司,發現把PPT做得逼格高一點,可以增加印象分。食物干凈好吃最重要,但我們也為品相而付費。
However,絕大部分商務場合,你也不用把PPT做得太過設計感。為什么?
這是北大某個文檔的封面,原來白底黑字,我幫忙美化一下。去參加國際評估,白底黑字感覺太簡陋,但也不用太花哨。
1、很累,得不償失。
要花時間學、花時間練、花時間做,畢竟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犯不著。
再直白點,你形式太講究了、內容跟不上,就更加給人“華而不實”之感(參考PPT造車)。
2、即使你做得到,你能保證每張、每次都費這個功夫么?團隊其他人都做得到么?
PPT經常是分工合作完成,還時不時撈出幾頁再改改。譬如我寫了個公司簡介PPT講講概況和優勢,今天CEO拿去見融資方、明天運營拿去見渠道、后天監管來現場調研……每次不同的人都會根據需要做點調整。
如果原本的PPT簡介太講究,人家修改過的效果,相當于你媽在莫蘭迪色的客廳里給沙發蓋了塊紅布;或者高冷風格的臥室里,你女兒非要給放只碩大的喜羊羊。還不如前期不要太講究,干凈簡潔就好。
這是一次培訓的幾頁,大圖、簡單修飾、簡單顏色、處處對齊。
3、即使你非常想考究,極其容易用力過猛。本想高大上,結果土味華麗
高級感的核心原則在于克制——嚴禁使用很多顏色、控制過分修飾、嚴格養成“整齊”的習慣。
給大家看一個例子,這是一位經濟史老師的PPT原版:
沒什么特別不好,就是兩位作者分別是單名和雙名,不是很整齊;有些字太貼邊框,有局促感。
修改后處處對齊+簡單修飾,是否感覺精致了?這就是對齊的力量。
我很少做非常考究PPT,這樣就夠了,速度還快。
5、小結一下
市面上的PPT教程呢,過于注重技巧,教你怎么把PPT畫得特別好看,可是真正憋死人的,常常是內容;真正考驗的人,主要是邏輯。
任何原理,重要的都是練習,才能真正記住、熟練。所以最好有人帶著你練習幾遍。
所以我有想過自己開個課。只是沒有想好,遠程教幾次,大家基礎不同、需求不同,真的管用么?怎么能管用?等我再琢磨琢磨。
可以自己先練習起來:
1、always先想想聽眾、場景、目標,決定多長時間、詳略、風格;
2、always先寫小作文提綱,想明白自己要說什么;
3、always追求每頁講得清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4、always追求“性價比較好”的高級感,好看點是加分的,但不用太華麗——顏色克制、處處對齊。
以上。祝大家豬年順利,干得過那些做PPT的!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作者公眾號:清醒貪心記(ID: qtnote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