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0+巨物營銷,這屆品牌瘋狂愛上XXXL號
巨物營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我覺得巨物的妙在于:“如何讓一個普通、常見的東西吸引大家的眼球,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變大,只要變得足夠大,哪怕是個手提帶、泡面桶,都行吸引大家的關注,爭相打卡、收藏。”我發現,今年品牌們就及其熱衷于做巨物營銷。越來越多品牌將線下裝置或產品變大,用看似簡單粗暴的視覺沖擊增加話題度和傳播性。
不妨一探2023年度的這10+“顯眼包”營銷案例,看看品牌是如何用XXXl號拿捏年輕人的喜好的?
案例索引:
1、巨物裝置
巨型LV包游過黃浦江【12月】
蘋果送上超大號圣誕購物袋【12月】
北面大黃人驚現上海鬧市【12月】
奧樂齊在地鐵里“種”菜【12月】
Tagi.大號蘋果登陸阿那亞【12月】
宜家大藍袋“掛”上外墻【8月】
杭州亞運會打造大型扭蛋機【8月】
前灘太古里擺上大號沙灘椅【6月】
巨型麥當勞禮盒【3月】2、巨物產品
衛龍發布顯眼包【9月】
炒到天價的山姆巨型泡面桶 【8月】
開市客被瘋搶的巨大草莓熊【7月】
肯德基的巨大蛋撻 【7月】
旺旺8L牛奶馬克杯【5月】
一、瘋狂吸睛的巨物裝置
巨型LV包游過黃浦江
要說今年巨物營銷最出圈的莫過于LV在上海黃浦江上“丟”了一只包包。
12月,一艘巨大的輪船拖著印有紅色花紋的LV Speedy包包行駛在黃埔江上,高調現身,引來行人紛紛駐足圍觀,玩起了錯位拎包拍照,在社交軟件上火出圈。有網友曝光,光租下北外灘這塊場地,LV一天就要花費90萬,這豪氣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上海張園和成都太古里LV之家也放置了一只藍色和一只綠色LV 包包,為明年春夏Speedy系列預熱賺足了話題度。
蘋果送上超大號圣誕購物袋
圣誕營銷怎么做出差異化?蘋果直接玩了把“大”的。今年圣誕節前夕,蘋果開啟了"Wonder Awaits "的活動,在美國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和法國巴黎、德國慕尼黑等地將廣告牌變成了巨大的購物袋,極簡而又精致,將宣傳重點放在了人們對節日的期待和拿到禮物的喜悅上,而非產品本身。
北面大黃人驚現上海鬧市
戶外運動品牌The North Face北面則是將一條完整的雪道直接搬到了上海張園,在12月舉辦了一場“街頭有噱頭”的街頭滑雪挑戰賽?,F場布置了一個穿著XXXXL號品牌標志性羽絨服的大黃人裝置,高飽和度的明亮黃非常搶眼,成為了全場最大的亮點,吸引了許多網友前來打卡拍照。
奧樂齊在地鐵里“種”菜
最近,平價超市奧樂齊的巨型的白菜、牛奶、可頌和胡蘿卜跑到了上海靜安寺地鐵站里,低價的商品和巨大的造型引起了路人的注意。諧音梗的文案“我很菜,但我很便宜啊”,以及醒目的標價讓人一眼就記住。不得不令人感嘆,現在超市的商戰都已經進化到這種程度了。
Tagi.大號蘋果登陸阿那亞
12月,超大號的蘋果禮屋降落阿那亞,這是Tagi.《塔皮的禮物》巡游活動的第二站。蘋果禮屋的外觀如同一個超大號蘋果,濃郁的紅色與冬天的冷色調形成對比,很容易就讓人產生打卡拍照的欲望。屋外還設置了挖去內核的“蘋果片”的座椅,坐上去像蹺蹺板一樣,增加了人們的互動趣味。
宜家大藍袋“掛”上外墻
如果要選出宜家的經典商品,大藍袋必然位列其中。這款回頭率超高的袋子今年8月就被宜家策劃成了“大藍袋(big blue bag)”的創意,投放在了美國紐約、芝加哥、休斯頓和英國倫敦等城市。宜家將經典的藍色購物袋變成了巨大的袋子,讓人看了就挪不動道了,甚至還有被“掛”到了整棟建筑的外墻上,非常有視覺沖擊力。
杭州亞運會打造大型扭蛋機
為了迎接亞運會到來,今年8月,杭州武林路女人街換上了新裝,將6層樓高的巨型扭蛋機搬到街頭。只要集齊20個印章就可以換取一顆扭蛋,扭蛋里放了各種各樣的亞運小周邊,吸引著大朋友和小朋友樂此不疲前來體驗,成為了亞運會期間杭州時尚街區的一張新名片。
前灘太古里擺上大號沙灘椅
炎炎夏日,一半是沙灘,一半是碧波。今年6月,上海前灘太古里中央公園驚現了巨大的高空沙灘躺椅、人字拖、墨鏡等等,將度假海島搬到城市。到了晚上,沙灘椅變身成了大型派對舞臺,開啟一場夏日沙灘狂歡,高燃的氛圍吸引了許多潮玩青年,成為了夏日樂玩打卡圣地。
巨型麥當勞禮盒
通往幸福的門是什么?當然是麥門。今年3月,麥當勞和陳冠希潮牌CLOT進行聯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五個城開設了「麥麥潮辣快閃店」??扉W店的外觀被裝飾成了一個巨大的麥當勞禮盒,店內囊括了麥辣家族系列產品,都是Plussss版本,巨型麥旋風,巨型漢堡...足以讓麥門信徒瞬間迷失其中。
二、大大大有不同的巨物產品
衛龍發布顯眼包
《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3十大流行語,“顯眼包”一詞赫然在列。衛龍就推出了這樣一款“顯眼包”,名為X bag,優點是特別能“裝”,走在路上特別顯眼,讓e人和i人同時都曬干了沉默。衛龍甚至為它舉辦了一場發布會,直接對標蘋果的新品發布會,搞一波碰瓷,賺足了噱頭。目前,這款包包已經入選了新華網“十大國民品牌創新案例”。
炒到天價的山姆巨型泡面桶
提到巨型產品,山姆大概是典型的愛好者了,巨型巧克力、巨型薯條、巨型牛奶......在把產品變大這件事上屢屢出圈。7月份,深圳山姆聯合合味道推出的巨型桶裝泡面,售價168一桶,因為造型巨大一上線就遭到了瘋搶,成了朋友圈里炙手可熱的產品。閑魚上被賣到了500元,甚至有出售1999元一桶的賣家,熱度之高引得深圳市監局介入調查。
開市客被瘋搶的巨大草莓熊
無獨有偶,8月份,開市客(Costco)在杭州開店,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除了茅臺和愛馬仕之外,里面賣的巨大草莓熊遭到了瘋搶,中號399元,大號1999元(據說1.8米高),甚至后備箱里都塞不下,必須要請來貨拉拉才能拉回家。
肯德基的巨大蛋撻
蛋撻比臉盤子還大,這事已經不足為奇。畢竟今年7月,肯德基就在蘇州的爺爺自在茶推出了巨大的蛋撻,直徑有17cm的巨大蛋撻,看著就垂涎雨滴震撼眼球的Plussss版,量大且內陷厚實,恨不得抱著啃。
旺旺8L牛奶馬克杯
要說玩巨物營銷的品牌,旺旺一定算代表性的一個,之前就曾經推出過旺仔大饅頭、浪大仙、旺仔大豌豆。今年5月,旺旺的8L牛奶馬克杯重出江湖,亮點就兩個:一是大,甚至能裝下小孩;二是貴,2999元一個杯子,足以勸退一波消費者。只不過,即使價格昂貴這只杯子剛上架沒多久還是被一搶而空了。
當然,巨物營銷有時候也并非百試百靈。
比如今年1月,LV和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聯名合作,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上放置了一個趴著的巨大的草間彌生,佝僂著背像是在扣大樓的外墻,密密麻麻的波點讓密集恐懼癥和巨物恐懼癥一并襲來,已經在汗流浹背了。
還有李維斯為紀念150周年,今年在上海愚園路放置了501名人堂裝置,腦補晚上燈光下的視覺效果,多少有點恐怖了。
最后
總結這10+案例,可以見得巨物營銷雖常見,卻常玩常新。
1、人們總是會被新奇的東西吸引,天性使然
“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品牌需要為消費者創造Wow Moment”。正如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說,放大版的標志性裝置或產品正迎合了人們的獵奇心理,夠吸睛,夠亮眼,無論何時都能在短期內積攢大的曝光度,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
2、舊元素進行重新組合,也能發揮奇效
從這些案例中不難發現,很多裝置或產品都是運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平平無奇的蔬菜還是泡面,只要一經加工放大,就能給人陌生又熟悉的驚喜體驗,而制作的成本又相對較低,性價比較高。
3、把握視覺尺度,避免怪誕審美
早年Diesel在上海搞過的一個巨型人偶就因太過丑陋而遭到市民投訴,LV和草間彌生的聯名人偶、李維斯的巨物營銷也都被網友吐槽太嚇人、太丑,巨物營銷本身就以視覺作為看點,但如果把握不好視覺尺度,就容易和觀眾的審美形成錯位,從而造成翻車的情況。
那么,你認為巨物營銷會成為2024年的流行新風向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