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做“肉丸”上癮,從美食到各式周邊
原標題:宜家打造「肉丸全宇宙」的野心,藏不住了
有一句調侃叫做:在宜家點肉丸午飯是一種膝跳反射行為。
誰能想到,作為一個家居品牌,宜家硬是憑借瑞典肉丸、冰淇淋、熱狗、意式肉醬面等一眾美食發展出了餐飲副業,連宜家自己都統計過,有30%的消費者到店主要為了“吃”。
其中穩居C位的瑞典肉丸,也被宜家千方百計地整活,比如最近憑積分兌換的“肉丸拖鞋”,就火得很有梗。
毛孩子: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我也能品嘗到“異國美食”。
鏟屎官: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我會被貓貓纏腳摔跤。
北方人: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見識到了一種很形象的“巨型蟑螂”。
這個角度更像“蟑螂”了
不僅“肉丸拖鞋”很緊俏,同款寵物頭套/項圈也被大家搶斷貨,用當下的流行趨勢來形容,毛孩子們也算是縱享“美拉德入秋”了。
從招牌產品衍生出限定周邊,這樣的玩法并不稀奇,但如果周邊涵蓋寵物、人類、昆蟲全類別,還次次讓人“相看兩不厭”,怎么不算心懷打造「肉丸全宇宙」的野心呢?
不信來品:
肉丸盲盒
作為宜家八十周年推出的「翻轉肉丸」盲盒,乍一看是平平無奇的掛件,但其實里面隱藏著不同的宜家玩偶,官網甚至還給它們配上了“扎心”文案。
配合皺皺巴巴的表情一起品鑒,內地買不到的心更痛了。
肉丸“種子”
從海報也看得出,這款“肉丸”不是給人類準備的美食,而是為昆蟲準備的食物:為了提高人們對缺乏昆蟲野生棲息地的認識,宜家丹麥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發明了這款以“種子”為用料的新“肉丸”。
區別于需要大家精心培育的普通種子,這種肉丸狀的種子球可以種植在花園中,也可以種在陽臺的花盆里,當它發芽結草之時,或許就會為昆蟲提供個暫時歇腳的地方,主打一個高效養綠植、隨手做環保。
肉丸聯名
不僅在品牌內部玩“肉丸”梗,宜家還跟必勝客聯手推出了以肉丸為原料的“必勝宜家批”,并為之設計了一款特殊的桌子 S?VA,精準還原了“防止披薩被盒子壓壞”的靈魂物件。
可愛是可愛,但它的大小真的只能放下一張披薩,屬于宜家和必勝客獨家捆綁的產品了。
肉丸惡搞海報
肉丸販賣機、肉丸矮凳、肉丸洗手液、肉丸香薰蠟燭、肉丸形狀的落地燈、肉丸沐浴球……腦洞之大,讓小編想到了旺旺小饅頭沙發、雪餅圓桌、仙貝折疊椅系列周邊,關鍵是它們同樣都是“愚人節”創意,光畫餅不量產那種。
肉丸收納袋
作為宜家線下收納比賽的獎品,這款肉丸收納袋更像是復刻了大家在宜家餐廳吃到的肉丸咖喱飯,裝進去的是鑰匙、化妝品,大腦聯想到的是一盤美食,隱形的種草效果這不就有了。
肉丸“黑暗料理”
作為宜家旗下的創意實驗室,SPACE10自帶“神奇”色彩,專門負責大開各種腦洞,來思考在數十年后的未來,宜家會與世界有怎樣的聯系,這幾款看起來“不忍下嘴”的肉丸,就是它們設計出的幾款「未來主義」食物。
不僅看起來怪異,肉丸的成分更是離譜:有充分利用餐廳剩菜的回收食物肉丸(剩菜丸),有富含高蛋白的昆蟲丸(蟲子肉丸)、有用純蔬菜制成的農場丸(人造肉丸),還有科技感滿分的3D打印肉丸。
即使研發人員打包票說好吃,消費者估計也不敢輕易嘗試,網友:這么一對比,突然感覺“肉丸糖葫蘆”也是可以接受的了。
肉丸“說明書”
除了玩梗,宜家也不忘為肉丸加持“暖心”屬性,在全球疫情居家時期,宜家貼心地在推特上公開了自家肉丸秘方,希望用戶即使去不了宜家,也能嘗到宜家肉丸獨特的味道。
不僅話題度拉滿,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自己按照《宜家肉丸制作說明書》自制出的肉丸,潛移默化地完成了一次品牌互動。
早在兩年前,宜家就上線了植物肉版本的“肉丸”,由黃豌豆蛋白、燕麥、土豆、洋蔥和蘋果制成,用戶的接受度雖然不高,但也不影響“肉丸”依舊是宜家典型的代名詞。
當“肉丸=宜家”這層認知越來越牢固,品牌的衍生玩法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更多熱圍觀。
最后貼一張網友分享的宜家地圖海報,提醒每一個走進宜家的人:不要迷路!不要迷路!不要迷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