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新包裝,銀色罐身被吐槽像“骨灰罐”
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王老吉新包裝,被吐槽像“骨灰罐”!花1.5億打下來的“紅罐涼茶”,說換就換?網友:王老吉,你糊涂啊!
這設計...尬的我腳趾扣地
——網友
全銀色罐身,黑色描邊字體......你跟我說這是王老吉??差點根本沒看出來。
網友們:“這乍一看還以為是裝xx的骨灰罐!”
怎么肥四?王老吉花1.5億打下來的“紅罐涼茶”說不要就不要了?
一、吉簡罐,為環保而作
首先要說明這款銀白色的包裝,確實是王老吉家的新設計!但是,這只是為了響應世界地球日,以“環保”為主題的次拋設計。
雖然說被設計出來的最終成品,受到了不少的爭議和吐槽。有些網友覺得不太好看,有些網友覺得像“裝骨灰的罐子”......
但是背后的設計理念看下來,大家又覺得好像還不錯。
我們仔細來看看,首先是整體包裝,王老吉這次把自己最最經典的“紅色罐身,黃色大字”通通改掉!變成了全銀白色罐身!
而且它還有個有趣的名字,因為設計極簡,所以它叫“吉簡罐”。(好一個諧音梗)
為什么說它是為了響應環保之作呢?
因為這個易拉罐只用了剛出廠時最簡約的銀白色,并且僅僅使用了0.005g的油墨來保留住“王老吉”三字的筆畫外形。
而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全年節省3.98萬噸的油墨。(油墨所帶來的污染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
所以,這是一個為“環保”而生的作品!
對此王老吉品牌方也說,與其在紅罐視覺上玩花活,不如直接大刀闊斧地換掉了最具辨識度的紅色,直接恢復出廠設置。
看得出王老吉對環保設計的誠心。
無論是最終呈現的視覺是否讓所有人滿意,就僅僅是王老吉敢于放棄自己百年來經典形象的舉動,就令人點贊。
但也有網友說了,當年花1.5億大價錢打下來的紅罐瓶身,說不要就不要了嗎?(還好只是次拋設計)
二、那些為環保做出努力的品牌
不僅僅是王老吉這一家,作為主旋律的“環保”主題,我們還能看到太多品牌。借此機會,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大品牌的次拋設計!
1、康師傅:被吐槽像“尿瓶”
去年,康師傅冰紅茶的無標簽設計,大家還記得嗎?
為了突出環保,一刀切地把整個標簽都去掉了,留下了一個毫無信息的瓶身。
讓很多網友都吐槽說像“尿瓶”,也有網友詬病,這樣一些基本的信息就無法看到了。
但毫無信息這個bug,康師傅也想到了簡單的辦法,第一是瓶身上印有簡單的保質期。
第二是整箱販賣不零售,箱子外邊還是有生產批號和各種標簽的。
但整體設計這樣看下來,還是有點“相對初級,而且有點粗暴”。
總之,這個設計在大家的一陣質疑聲中,并不太被看好。
2、可樂:紙瓶子
而另一邊,可口可樂對于環保做出的改變,就相對來說更被大家認可。
前幾年,為了響應全球減塑號召,可口可樂在它135歲的時候,推出了一款完全由紙做的瓶子。
舍棄了紅黑配的經典瓶身包裝,選擇北歐木漿紙作為新材料,而內壁加了一層保護膜用來防止飲料滲透。
所以這款紙瓶子,無論是瓶身,還是瓶蓋和內壁保護膜,都是可降解的環保生物材料,這可真的是100%可回收、可降解了!
在瓶身設計上也頗為講究,比如底部增加了一個褶皺設計,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握住瓶子。
比起這個設計的大膽程度,日站君更期待它能快點全線上架!
3、雪碧:改到童年回憶全
而同屬可口可樂公司的雪碧,也對自己的瓶身做出了改變。
首先從綠色的瓶身改成透明的瓶身,讓雪碧瓶身變成了100%可回收的。這一舉動有助于推動塑料的循環經濟,減少塑料垃圾。
同時,與傳統綠色塑料瓶相比,白色塑料瓶的成本更低,所以這算是一舉兩得的決定。
但雪碧自1961年首次推出以來,“綠瓶”已經沿用62年了。突然改成透明瓶,最接受不了的是老粉絲們。
“雪碧變雪白,冰涼的靈魂沒了”“自己的青春沒了”……
那么,大家能接受透明包裝的雪碧嗎?
4、MUJ:用可回收的鋁罐包裝
在改變自家飲料包裝這條路上,還有大名鼎鼎的MUJI。
說實在的,MUJI本身就已經是環保梯隊里的了,畢竟一直強調“無印”,從大眾的眼中就是比較環保的品牌。
但前段時間,它還是將自己大部分的飲料改成了可回收的鋁罐包裝,逐漸替代普通塑料瓶的使用。
而且,前兩年開發的一度成為“網紅瓶”的水瓶。
購買水瓶后即可在MUJI店內免費取水,更是再一步的把“環保低碳”落實到了一定程度。
這些舉動,前前后后確實贏得了不少粉絲們的心。
三、大家覺得這樣的設計,有必要嗎?
眾所周知,如今環保主題不僅僅是大品牌在關注,小而美的品牌也在慢慢地逐步改變!畢竟地球的環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那么,對于品牌具體做出的關于“環保”設計,大家對此的看法也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有些品牌是嘩眾取寵,為了環保而環保,但也有一些品牌在認真地考慮,如何從自己出發,真的做到減輕環境負擔。
那么,對于各大品牌的做法,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或者你們對于環保設計,哪個印象最深刻呢?
圖片素材:
王老吉官網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