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蹦迪班長
那些被我們念念不忘的記憶,時隔多年后能激蕩出怎樣的回響,誰都猜不到。
比如說1999年大年三十那個夜晚,當黑土大叔念出“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這句打油詩時,還在上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我們,當時只道是尋常,為它哈哈一樂,然后就跟爸媽一起吃餃子去了。
結果呢,20年以后,趙本山這首打油詩被魔改成為全新作品《改革春風吹滿地》,在社交網絡掀起一場土味電音狂歡。
比作品熱度的話,即便是曾經滿嘴Skr的巨星吳亦凡,也得被20年前的黑土大叔KO,無緣年度電音之王這一寶座——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老春晚的魔性回響,并不局限于音樂。
2018年10月底,一位ID為@賈嘰嘰嘰嘰嘰嘰嘰的插畫師,在微博發布9張畫作,個個都是對老春晚經典相聲、小品的再創造,復古風十足,又帶有他對文化記憶的全新建構:
《一個推銷員》
老上海香煙海報風格,來自1984春晚馬季同名作品。因為相聲里提到的“宇宙牌香煙”影響力太大,很多人都忘記了這個作品的原名。
《主角與配角》
革命宣傳畫風格,出自1990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隊長,別開槍,是我”這句臺詞被做成表情包,至今仍活躍于社交網絡;而那句“你管得了我,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嗎?”,在當時擲地有聲,放現在更是一句令人唏噓不已的硬話。
《手拉手》
80、90年代中國紀實照片風格,同時也參考了閻雷攝影集《昨天的中國》的色調。原作品為1991春晚黃宏、宋丹丹出演的小品。
《如此包裝》
80年代迪斯科風,源自1995春晚趙麗蓉、鞏漢林的同名小品。趙麗蓉老師貢獻了中國電視歷史里第一段說唱表演,一舉奠定她“潮流教母”的地位。
《機器人趣話》
早期復古科幻風格,源自1996春晚郭達、蔡明的小品。孤獨宅男、人形女性機器人、人工智能......這些關鍵詞令這個小品充滿預言性質,令人浮想聯翩。插畫師笑稱這張畫的名字為《底特律:變蔡明》 。
《紅高粱模特隊》
農業生產宣傳畫風,源自1997年春晚趙本山、范偉的小品。“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小辣椒它透著心里紅......火辣辣的范老師請你多批評”——本山大叔的念詩才能,從這一刻就已經顯露無疑。
《舊曲新歌》
日本版畫色調古早風格,源自2000年春晚馮鞏、郭冬臨的響聲。“火紅的太陽剛出山吶,球場上走來了半邊天”——這張作品自帶Bgm,讓人想起1999女足世界杯,中國鏗鏘玫瑰綻放出的絢爛時光。
《過河》
早期掛歷、年畫風格,源自1996春晚潘長江、閻淑萍的音樂小品。“哥哥面前一條彎彎的河妹妹對面唱著一支甜甜的歌“—不用說,小品主題是勞動生產和談情說愛兩開花。
《洛桑學藝》
這個畫作不太一樣,它并不是對老春晚的取材,而是出自1993年央視《曲苑雜壇》的系列節目《洛桑學藝》。擅長口技的藏族笑星洛桑·尼瑪,憑借非凡的口技,讓童年的我們笑到肚子痛。
9張畫作一出,就在微博上掀起一股轉發狂潮。5.2萬轉發,2.9萬點贊,令@賈嘰嘰嘰嘰嘰嘰嘰這位插畫師再也無法低調下去了。
發現如此具有復古情懷的妙人之后,蹦迪班當然不能只當吃瓜群眾,班長和學霸趙大寶就勾搭上了@賈嘰嘰嘰嘰嘰嘰嘰,并帶著好多問題和他聊了聊——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這個對90年代初乃至80年代老春晚拿捏如此到位的插畫師,竟然是一位出生于1993年的90后。
他的微信名叫JIA賈,看到他的頭像是六年級語文書時,我心里念叨真是一位有心的好學生啊,結果點開看大圖時才發現,這里邊有玄機啊——
課本里邊,還藏著一本《機器貓》!
明明只是個20多歲的年輕小伙子,為何對二三十年前的過期影像耿耿于懷?深夜發出9張畫作引爆社交網絡,插畫師究竟有何動機?是放不下陳年執念,還是另有所圖?
下面就請收看蹦迪班與插畫師JIA賈的對話實錄:
你的微博名里有七個嘰?這里面有什么玄機?
JIA賈:要是你追過《搞笑漫畫日和》中配,那就好解釋了。當年注冊微博名字的時候,實在不知道叫什么,兩三個字的ID都被占用了。正好那會日和中配很火,我看到西游記那集,唐僧跑的時候發出了謎之象聲詞,就輸了一大串嘰嘰嘰嘰嘰嘰嘰。后來也懶得想名字,就一直沒有改。起名字真是太難了!!!
對春晚的回憶為何如此清晰,根深蒂固?
JIA賈:就和大家一樣,以前的各大電視臺、公交車、廣播對老小品輪番播出,難免留下洗腦的臺詞回憶。
以前的春晚跟現在的比,有啥不一樣的?
JIA賈:和大家想的一樣,沒以前好玩、沒以前有意思了。
很多小年輕覺得,是因為以前娛樂太少,現在娛樂太多,所以看現在春晚沒意思。
JIA賈:感覺也有吧,現在網絡發達了,信息來源多樣,我們對春晚的關注也有一定的分散。語言類節目沒以前好玩了,以前看春晚,主要就是等著看語言類節目。
畫的這組春晚系列,肯定有創作沖動在里邊吧?
JIA賈:最開始是想畫一套情景喜劇的,《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啥的,但是看過的情景劇沒有那么多,而且要畫的話,還要看一下片子里面的場景、人物、內容,太長了。所以就改成了畫小品,重溫起來也方便。
《閑人馬大姐》劇照
畫的過程中,對這些春晚經典有沒有什么新的感觸?
JIA賈:畫的時候除了畫人物還要添加背景,所以一個小品會反復看看。所以能發現一些細節,比如郭冬臨中間吉他帶子斷了,潘長江的《過河》里有董潔伴舞。
郭冬臨這段表演難度其實很高
電視中最左側伴舞的,正是董潔
在畫里能看到一些80、90年代特有的意象,比如《手拉手》里出現的電視信號測試卡,《如此包裝》里的舞池燈,是不是對那個年代有種特別的情結?
JIA賈:畫這些主要是因為小品臺詞里本身帶的,比如《手拉手》提到了亞運會,所以會出現熊貓盼盼。這些背景元素都是為了配合小品內容畫的,當然80年代的東西還是很潮的。
80年代很潮,針對這句能不能多聊聊。那時的潮,跟現在的潮相比,有啥不一樣的?
JIA賈:對潮流這方面研究的不多,說不了什么專業名詞,給我感覺是復古感多一些,東西總是老的好,這個時代流行的,等到下個時代說不定也能形成一個復古潮流。
因為自己是畫圖的,所以復古感覺會從顏色構圖方面參考以前的風格插畫,所以看起來感覺還挺對的。
其實這些作品和年齡沒什么關系,不少畫師的畫風也是很復古的那種風格,只不過這個圈子還是太小,太多人沒有機會被大家能看到,希望之后能有更多人關注國內這個圈子,太多人畫的很好沒機會被大家看到,畫師們也很絕望啊!
有沒有喜歡的畫師,或者漫畫家,對自己創作有影響的?
JIA賈:最早剛開始畫漫畫時,畫風會模仿岸本齊史,因為當年資源有限,能看到的也就是火影、死神、海賊王。后來大學看到了金政基,大友克洋,今敏,再后來關注到歐美漫畫《BlackSad》,都很喜歡,所有能接觸到、看到的作者,不論是身邊的還是業界的大佬,或多或少都會從他們的作品里學到一些新的東西。
接下來還有什么創作計劃?
不做系列了,不會再畫春晚、一百單八將這種了,之后還是畫沒什么人看的原創圖。
春晚這次是因為有個國民情懷的點,才能被轉發這么多,還是希望自己的圖能更多有人看才好,畢竟不能畫一輩子情懷圖,炒冷飯沒什么意義。
JIA賈的喵星人,已經要被玩壞了。
在和JIA賈聊天時,我們還看到了他畫的很多有意思的插畫,能讓80后、90后會心一笑——
吹大大泡泡糖的插畫師:
教室外的走廊靜悄悄,你是否想推開教室的們,看一看同桌的她......
結果,一位將紅色T恤塞進褲子里,褲腰上掛著鑰匙鏈的中年男子現身,一場驚悚大戲,即將在教室后窗上演......
紅了之后的JIA賈,被各大片方牢牢盯住,創作了一系列電影主題插畫——
JIA賈畫的《大黃蜂》系列,也能在瞬間戳中我們的記點:墻上的老掛歷、三好學生獎狀,孩子身邊的紅白機、變形金剛玩具、洋畫,只有十幾寸卻為我們帶來一整個世界的小彩電......
懷念過往不意味著我們要停留在過往,JIA賈在未來會創作更多屬于他自己的作品。
在班長看來,JIA賈創作的這一組老春晚作品的價值并不僅僅關乎情懷,也是向過往進行新的探索,這會讓我們發現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
這些作品讓我們知道,在這個有快手、有抖音的賽博朋克時代,有無數個短視頻能在15秒內讓我們哈哈一笑,但我們內心記住的,還是這些已經遠去,卻又無比親切的老小品、老相聲。
這些作品讓我們知道,一代又一代的網紅、鮮肉輪番主宰著這個流量時代,但我們依然沒有忘記陳佩斯、趙麗蓉、趙本山這些老一代人民藝術家。
不論時代如何更迭,不論是寫字、畫畫還是拍電視拍電影,總會有人追求自己的作品,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
期待JIA賈這位年輕的插畫師,能夠創作出更多戳中我們內心的作品。
也希望今年的春晚,能夠留下二十年以后,依然可以釋放魔力的相聲、小品。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蹦迪班長(ID:MrSugar00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