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大山里的仲夏樂之夢,愛與希望皆為天外星光
“只要盡情置身在音樂的洪水中,這個世界就是天堂了。”
一向以跑步聞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實際上是個爵士樂癡迷者,他曾經捐贈過將近20000張黑膠唱片,于他而言,小說是工作,音樂才是生活。
音樂是人類社會共通的語言,能夠跨越膚色、山海和時間,即使久隔將近200年,我們依舊能從肖邦的夜曲里,敬仰他的偉大才思和浪漫壯麗。
學習音樂是一件幸福的事兒,但中國仍有5.64億的農村人口,鄉村的物質、教育資源遠遠落后于北上廣地區,我們依然有將近700萬的留守兒童,無緣接受常規的藝術教育,其中四川省的數量全國最高。
審美教育的關鍵是童年,山川和丘陵無形中攔隔了幾百萬鄉村孩子學習音樂的機會。在各大音樂綜藝大行其道、大城市的孩子上眼花繚亂的興趣班時,山區的孩子可能沒有一位音樂老師、沒有一架鋼琴,甚至沒有一節音樂課,他們渴望音樂,卻無從學起。
今年8月22日-24日,在這夏天的尾巴、孩子們歡心雀躍的暑假,四川省北川縣東升村的樂圃空間迎來了首場音樂夏令營。知名音樂評論人鄧柯擔任整體課程設計,95后音樂人謝春花和趙政豪領班“花開樂圃彈唱班”“樂圃A班聲樂營”,親自授課。
樂圃音樂空間是騰訊音樂攜手陳一丹公益基金會愛心發起的線下音樂及文化教育基地,首個空間落地北川,2018年6月啟動籌建,已經持續運營了一年多。最近的樂圃北川夏令營是騰訊音樂第一次在全集團進行愛心招募,邀請全集團的員工志愿者共同參與。
一場蟬鳴交織歌聲的仲夏樂之夢
樂圃北川夏令營音樂課程綜合運用了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在游戲中展開音樂課堂,注重音樂情感體驗、激發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在短暫的時間內,接觸最科學的音樂教育理念。
美術手工課上,老師引導孩子們創作自己風格的創意貼畫,繪制音樂道具,實現頭腦中充滿靈氣的奇思妙想,志愿者老師回憶起課堂上學生們的“匠心”:“他們對美有執著的追求,能在藝術創造過程中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小朋友們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愛好里,認真地模樣讓人既感動又羨慕。只要給他們一個接受藝術教育的契機,童年時期獨有的小小潛力就會慢慢釋放,凝聚成一束照亮童年的星光。
此次音樂夏令營豐富多樣,除了音樂課程,老師們和孩子們相約在樂圃小農場,在寓教于樂的游戲和體驗活動中感受成長的無限樂趣。西南山區的天空分外清遠,孩子們自在奔跑、除雜草、摘辣椒,他們觸摸柔軟的泥土,關心植物的生命,呼吸田野的遼闊。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來源于它、享受它,最終回歸于它。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們總能落落大方地在舞臺上展示自己。和老師對彈尤克里里,自信地展示舞蹈,我們分不清是音樂給了他勇氣,還是原本的天賦得以釋放,小小的教室只有歌聲、琴聲、鼓聲與笑聲,縈繞著簡單而純粹的感動。
這些平凡一瞬的舞臺表演經驗,悄悄給孩子們的成長埋下了種子,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希望他們都能帶著同樣的勇氣和自信,尋找自己的舞臺。
夏令營尾聲,一場仲夏樂之夢音樂會點亮了山間夜色,晚風襯著彎月,輕撫過一陣陣清澈的歌聲。
愛心大使謝春花,趙政豪帶著孩子們合唱,他們用小彩燈演繹森林里的螢火飛舞,伴隨著蛙鳴與星光,孩子們在合唱的共鳴中傳遞彼此的情感,體會到音樂帶來的深層快樂。
仲夏樂之夢音樂會還與「QQ音樂見面吧電臺」做了現場連線,音樂消解了城市和遠山的距離,讓更多的人關注山區的兒童音樂教育。
以音樂的名義,喚醒鄉村教育的更多可能
“每個孩子都很優秀,需要的是鼓勵與引導”,回憶起三天的親密相處,志愿者們總是忍不住夸贊孩子們的音樂素養。樂圃音樂空間側重通過寓教于樂的場景,幫助小朋友找到興趣坐標,享受音樂流淌心間帶來的共鳴與釋放,讓成長無限樂趣。
孩子們可以學音樂的過程中學認字、學語言、學表達、學歷史,可以在《蟲兒飛》的音樂里感知一些童真,可以在流行歌《蝸牛》里認識到毅力和堅持的重要性;音樂就像一個少年時期的玩伴,幫助孩子排遣內心的情緒,陪伴他們感知世界,去表達,去創作,享受成長的無限樂趣。
音樂承載了人類社會最有煙火氣息的普世情感,它是上達天聽的一種手段,應該屬于每一個人。童年是一段專門用于學習與想象的時光,樂圃夏令營的到來,無疑給山區的孩子打開一扇窗,原來學習不止有語數英,還有音樂,他們可以彈吉他、組樂隊,甚至參加比賽,音樂可以作為興趣愛好陪伴一生,從此他們的生活多了一些可能。
山區的孩子需要接受教育的平等機會,這并非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德不孤必有鄰,公益作為善意的樞紐,應該喚醒更多人,用實際行動去改善鄉村教育,讓更多的孩子看到生活的絢麗多彩。
音樂,最終將內化為孩子們的鎧甲,往后與世界交手時,多了一種語言、多了一絲底氣。
北川僅是一個開始,騰訊音樂將用帶著公益教育的種子,讓樂圃空間遍地發芽,發揮音樂更廣泛的普世價值,守護山區兒童的快樂成長。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