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空間:女生的經期情緒包袱Be like
2024年5月28日,是第11個國際月經日。在這樣一個明顯具有「社會價值」的節點,作為知名的國民衛生巾,七度空間做出了怎樣的品牌行動?
【第1個事實】
月經究竟給女生帶來了什么?
“來月經就很煩”是大多數女生的感受,不止是痛經和身體的各種不便,還有看不見的PMS和月經前后的情緒負擔。
據流行病學調查,多達75%的女性在經前或者期間會出現以下月經情緒癥狀,易疲勞、易怒、失眠、焦慮、抑郁、敏感、注意力難以集中......
“突然低落或者暴躁,走在下班路上就很想哭……”
“平時很小一件事都會被自己放大,反復去回想折磨自己”
“那幾天脾氣巨差,看什么都不順眼”
“我怎么總是調整不好狀態”
“特別容易情緒激動,控制不住的暴躁”
......
【第2個事實】
整個大眾社會認知,其實是知道女生存在「月經情緒」這件事情的,否則男生們就不會說出“你是不是要來大姨媽了啊情緒這么暴躁”。
公眾缺乏的,不是對于月經情緒的認識,而是對于月經情緒的諒解和在乎。
女性的經期情緒困境真實存在,月經情緒問題,已經不是勸女生自我接納和消化的問題,而是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愛和提供幫助的問題。
七度空間避免傳統的說教方式,換以一種松弛的方式來表達。
提倡「自在不設限」的七度空間,不只強調身體上的自由,心理上的情緒,也要夠自在。5月28日“國際月經日”,七度空間做首個回應女性「經期情緒」的品牌,為女性經期情緒發聲,發起關愛女性經期情緒的特別活動。#為經期情緒打個包#讓經期情緒被看見,讓負擔可以被分擔。
經期情緒顯眼包
那些沒有及時消化的月經情緒,都慢慢累積形成無形的負擔,變成每個女生每個月重復背一次的經期情緒包袱。七度空間把經期情緒包袱變成顯眼包,把已經成為所有女生“現象性”問題的經期情緒包袱,打造成月經期間流行的時尚單品。
裝滿無名火、沖動、暴躁,可能因為一句無關痛癢的話就發作的刺猬包。
裝滿各種緊張、疲憊、不適、恐懼,可能因為一份看似簡單的工作而突然加重的沉重的沙包。
裝滿敏感、多疑,可能因為旁人的一個無心舉動就突然變成巨大的受氣包。
裝滿沮喪、挫敗、Emo,可能一整天明明什么都沒發生卻瞬間癟掉的泄氣包。
七度空間通個2組平面,分別展示女生背著包袱和減輕包袱后的Before&After的不同狀態。
當女孩們背著經期情緒包袱時,Be like
當她們的經期情緒包袱被減輕后,Be like
街頭社會實驗
七度空間還特別邀請了四位,致力于關注女性成長健康、勇敢為女性發聲的博主背起這四款月經情緒包袱。抖音女性成長博主@王藝妍妤、小紅書博主@加倍貝北、抖音女性力量博主@火辣大母猴子、小紅書女性成長博主@鐵血老太培養計劃傾情參與,讓這次街頭實驗變得更加真實和生動,讓經期情緒更容易被感知。
《背著包袱的她們》
經期情緒嘴替
是誰?說出了女孩們的經期心里話?
最懂少女的七度空間和最懂內心世界的表情包IP「內心小孩」,共同化身經期情緒嘴替,在5.28國際月經日為女孩們發聲。將女孩們的經期情緒困擾通過有梗好玩的形式,進行自由表達。讓它們不再被隱藏,并得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愛。
專業力量加持,推出經期情緒正念課
七度空間攜手全國最大的知名心理平臺KnowYourself,用專業的力量,幫助更多女生減輕經期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邀請KnowYourself副總裁&心理導師湯落雁女士參與了街頭社會實驗的活動,并推出緩解經期情緒的線上專業課程,告訴女生們:不要為自己的經期情緒感到自責,也不必對經期情緒敬而遠之,它只是被激素影響的一段過程,一個短暫存在的情緒包袱,無論經前經后,你依然是你,依然可以放自在做自己。
上海愚園路快閃互動
5月27-28日,在上海愚園路,七度空間將對女生經期情緒的關愛進行落地,現場可試背四款巨型經期情緒包袱;從墻上取下包袱為女生減輕經期情緒負擔;還可以參與扔包袱游戲,把“你好矯情”的偏見扔掉,讓“小題大做”的誤解消失。讓經期情緒負擔被看見和關注,號召社會大眾用實際行動給予身邊的女生她實際幫助,為她們減輕經期情緒負擔,找回屬于她們的輕松自在。
趣味周邊來治愈
除此之外,七度空間還推出了各種趣味周邊:內心小孩聯名貼紙、mini情緒包袱、經期情緒治愈卡片。
每一份經期情緒都是真的,女孩們渴望得到陪伴和分擔也是真的,再多的情緒開導,不如有被關心到。
希望每個處在經期的姐妹都不再遭遇“你好情緒化”的責備,而是獲得“我能為你做點什么”的關心,如果無法感同身受,那就給予愛和包容。
這也是國際月經日之所以成為一個節日的意義所在。
數英獎案例展示
創作企業名單
創意代理商:MATCH馬馬也
制作公司: 海晟派文化傳媒 (上海 )有限公司
創作人員名單
CEO:莫康孫
創意合伙人:魏齊鴻
客戶群總監:蒙鳳櫻
媒介總監:胡耀麗
創意總監:郭列儂
媒介經理:王鵬飛
客戶經理:劉紅藝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MATCH 馬馬也 上海,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5月28日是“國際月經日”,在這樣一個明顯具有「社會價值」的節點,七度空間作為知名的國民品牌,希望深度挖掘女性經期情感需求痛點,為女性發聲,做第一個回應女性「經期情緒」的品牌。
希望借此引起公眾對月經、月經健康、月經情緒等議題的重視,引導女性對經期情緒的自我表達,突破與市面女性個護品牌的營銷差異點,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及大眾消費心智。
【洞察與策略】
月經帶給女性的不止是痛經和身體的各種不便,還有看不見的PMS和月經前后的情緒負擔。據流行病學調查,多達75%的女性在經前或者期間會出現易疲勞、易怒、失眠、焦慮、抑郁、敏感、注意力難以集中等月經情緒癥狀。所以,月經情緒問題,已經不是勸女生自我接納和消化的問題,而是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愛和提供幫助的問題。月經情緒包袱不應該讓女生一個人默默背負。應該讓更多人看見、重視,并付出行動,加入到“經期情緒有分擔、無負擔”的行動當中,為女性減輕經期情緒包袱。
【創意闡述】
那些沒有及時消化的月經情緒,都慢慢累積形成無形的負擔,變成每個女生每個月重復背一次的經期情緒包袱。我們讓這些無形的經期情緒包袱被看見,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四款顯眼包:裝滿各種緊張、疲憊、不適、恐懼,可能因為一份看似簡單的工作而突然加重的沉重的沙包、裝滿無名火、沖動、暴躁,可能因為一句無關痛癢的話就發作的刺猬包、裝滿敏感、多疑,可能因為旁人的一個無心舉動就突然變成巨大的受氣包、裝滿沮喪、挫敗、Emo,可能一整天明明什么都沒發生卻瞬間癟掉的泄氣包。把已經成為所有女生“現象性”問題的經期情緒包袱,打造成月經期間流行的時尚單品。讓這些經期情緒包袱走上街頭,讓它們被看見、被討論,號召社會大眾去分擔。
【結果與影響】
累積媒體曝光量1.2億次,全網話題互動量超過31.4萬次,視頻傳播總數超850萬次。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互動組-互動場景類
-
有洞察,整體感覺把控也不錯
-
都說包治百病,原來此包也是一種包,好細膩的洞察,好令人舒服的互動
-
細膩精準的洞察,將女性經期時候的情緒可視化讓人們直觀的感受到
-
經期情緒的切入點不錯,把情緒具象化成各種包袱是從感知層面到視覺層面的一種巧妙轉化,結合社會實驗讓經期情緒成為社會議題,引發更多人的討論和關注,是個不錯的節點營銷。
-
洞察和呈現不錯,小巧
-
是廣告,更是很棒的行為藝術
-
大大方方講 有趣的呈現
-
感覺像是男生想的創意,不知道女生看過之后會不會喜歡,我還挺喜歡的,理性的男性視角
-
用包袱把女生經期情緒具象化,創意獨特。
-
原諒我是一個男生,無感。
-
經期的情緒問題 主要是無法想象和理解 用一個大家都能有共識的 “負擔”媒介 讓對方感同身受
-
有洞察有聯動,但整體互動上沒有很出彩。
營銷單元-事件營銷類
-
優質情緒洞察結合女性議題,贊品牌
-
避免傳統的說教方式,換以一種松弛的方式來表達
-
把不具象的情緒具象化表達,通過社會實驗放大了事件性,體現了品牌角色也提升了好感度。創意內容輕量化,但在傳播上的投入似乎不太夠。
-
挺好的,很形象。從拉大負面情緒來引發關注,從而提升產品賣點。
-
對于女性在生理期的情緒進行了洞察,傳遞的視覺畫面和文案也更易被受眾所感知
-
洞察與創意是有的,情緒化表達很戳人
-
深入的洞察,輕巧的執行
-
算是情緒共鳴,但也是老生常談
-
idea不錯,但從傳播上沒玩起來且呈現上就見仁見智了,消費者還是想要美好的表達。
-
無
-
將問題視覺化表達,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
將無形情緒具像化,線下物料執行很不錯。
-
女性經期的社會議題,做不大;如果只是喊口號,無法讓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終究只是自說自話。
-
洞察是真誠的,但是執行上缺少了一些更落地的行動
-
整體來看,是可以迎合女性的審美,并且能夠激發共鳴的
-
女生經期四個情緒洞察挺好的,但是kol的視頻有點尬也有點假。做成裝置由女生互動和留言或許更有效些。
-
是不是和前面做愛慕母親節的是一家代理商?感覺視覺很重復,缺乏創新
-
創意有噱頭但總感覺過度渲染生理期時的情緒化現象, 以及女性是否需要這種說教式的營銷模式, 似乎比較難引起共鳴
-
把洞察和痛點努力形象化生動化表達了,但這樣的形象化生動化不知道是否是女生能夠真正同頻或者有感的。
-
把包袱具像化,非常生動的創意呈現
專業評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