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再見2023》原創視頻
2023年無疑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們感到舊日的世界已然斷裂,新的浪潮正在涌來,而我們身處其中,仍然在嘗試找到自己的所在。在2023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總結它,又如何告別這一年?
2023年年末,三聯生活周刊聯合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發起「2023年最后一杯酒」項目,希望通過一次事件策劃,完成一次「年度情緒盤點」,邀請所有人在2023年年末一起舉杯,敬度過了2023年的自己,也向一個不再重現的昨日世界告別,走向新的生活。
整個活動也得了會稽山黃酒的特別支持。中國黃酒具有悠久的歷史,最能體現國人“悅自己,酬知己”的生活美學與朋友關系,會稽山黃酒則是其中的代表。這一次,也把國民黃酒和國民情緒之酒連接在了一起。
《再見2023》
一支短片,總結2023,走向2024
制作一支告別2023年的短片,我們選擇回歸一種傳統的形式:街頭采訪。三聯生活周刊走向附近,走向北京、上海的街頭,以及朋友們的家中,去問幾個簡單的問題:
「2023年,你過得怎么樣?」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的2023年,你會選擇哪一個詞?」
「2023年的最后一天,你會如何度過?」
「2024年的愿望是什么?」
最終,我們呈現了50多位不同年齡、職業人士的「年度關鍵詞」,以及他們在這一年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故事。
講述本身,就有力量。
《再見2023》視頻截圖
在2023年,面對變化,有人選擇了「發瘋」:釋放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需求,去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選擇「和解」,接受現狀,放下焦慮,面對世界的真實,也面對自己的真實:
有人開始「重建」,培養一個新的愛好、戒煙、健身、重新旅行,在小尺度范圍內重建自己的生活:
還有人看到了更大范圍內的「變革」:人工智能的更廣泛應用、消費觀念的變化、更多新潮流的出現,都讓人在被席卷的同時,也要思考自己應該如何面對:
無論如何,在2023年,我們始終要學會的是「告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在片尾告訴我們:「告別」是失去,更是重新開始。
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每一個人都在2023年,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在年終告別時刻,每一個個體、每一種微小的情緒,都值得被看見。
短片在2023年12月26日發布,截止至2024年1月1日,視頻全平臺點擊量超過490萬,相關話題整體曝光量超過1億。
一套年度關鍵詞海報,聚焦2023年年度情緒
我們根據采訪中得到的答案,總結出五個2023年年度關鍵詞:「發瘋」「和解」「重建」「變革」「告別」,制作了五張年度關鍵詞海報,作為視頻的配套物料,并給出我們的總結與觀察。
每一張海報,都代表一種年度趨勢,而海報視覺僅由我們的采訪和調研對象給出的話語組成。
所有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浪潮。
「發瘋」
關鍵詞解說:
今年,有人選擇用發瘋文學武裝自己,用看似胡言亂語的句子抵抗世界;今年,有人選擇成為生活上的「瘋子」,跨越邊界,打破常規,挑戰看似不可能的事;今年,還有人加入一種瘋狂的生活節奏中去,成為旅游特種兵,在演唱會大合唱,盡情釋放曾經被壓抑的自我。
日常生活中的微小抵抗,從此有了一個明確的名字。2023,一個「發瘋」之年。
「和解」
關鍵詞解說:
今年,有人沉迷MBTI分類學,無論是I人還是E人,P人還是J人,每一種特質都可以被命名,也就可以得到理解;今年,有人沉迷玄學,用來解釋過去、現在和未來,無論它怎么樣,得到一種說法,便可以開始接受;今年,還有人回歸自身,路徑多種多樣,通過新的愛好、通過心理咨詢、通過瑜伽和冥想……繞了或近或遠的路,終于學會與自己和解。
無論用什么理由,能讓你理解自己,就是個好理由。2023,一個「和解」之年。
「重建」
關鍵詞解說:
今年,有人重新發明生活中的規則,從消費降級到消費分級,從Gap Day到Gap Hour,從追求曠野到偶爾曠工;今年,有人重建和身邊世界的聯結,尋找附近,擁抱家人和朋友,重新認識他人的同時,也讓他人重新認識自己;今年,有人被摧毀過,然后從生活的斷壁殘垣中站起來,重新拼湊一種前行的方式。
任何事物,如果是由你親手從頭建造的,對你來說,它就是新的。2023,一個「重建」之年。
「變革」
關鍵詞解說:
今年,有人見證了時代的變化,它們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人們還未能弄清究竟意味著什么,但知道自己身處在巨變的前夜;今年,有人被時代的風向吹起來,也有人被時代的風向吹走;今年,還有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撬動變革,改變生活方式、改變工作方式、改變語言、改變觀念。
變革之音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弦上。2023,一個「變革」之年。
「告別」
關鍵詞解說
所有的經歷,都建立在某種程度的告別之上,告別過去的自己,告別過去的認知,告別熟悉的生活,告別限制,告別虛假,告別一個具體的人。在告別之后,我們能迎接什么?
無論如何,我們即將與2023年告別。新的故事,就在2024。
一篇觀察文章,告別2023年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在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提出他對于這一年中,這一代人所目擊的世界的觀察。他講述了自己的所見和身邊人的經歷,同時表達:昨日的世界或許已經不可避免地消逝,但重建新世界的可能性,正在每一個微小的時刻中醞釀。
嚴飛文章截圖
嚴飛教授提出了「懸浮時代」的概念,當社會高速發展之時,如同飛速行駛的列車,車上的人們會逐漸感覺到一種懸浮狀態,可抓住的事物越來越少,在身體上、心理上,都成為異鄉之人,處于巨大的孤獨、不確定性的裹挾之中。而他認為,當人們重新回到自己的附近,和其他人建立情感聯結,就有機會彌合這種社會之中的懸浮狀態。
和嚴飛教授的合作,也是希望從社會觀察的角度,再次呼吁更多人關注身邊的事物、關注生活中微小的可能性,獲得走向新一年的力量。
嚴飛文章截圖
文章迅速獲得了超過10w+閱讀量,吸引了大量讀者分享自己的年度關鍵詞和這一年生活的故事。每一個人,都給出了自己對生活的定義,用來告別2023,走向2024。
嚴飛文章評論區截圖
一場「跨年酒局」,在真實生活中告別2023年
最后,我們希望能身體力行地走向附近,去創造人與人之間的聯結。于是,我們決定做一場聯動更多人的線下「跨年酒局」,開啟廣泛的征集,最終在全國10個城市的18家小酒館(跳海、新山書屋、來樹下、十點書店、即興、碼字人、單向空間、野蘑菇、遇見小酒館、System等)舉辦了跨年活動。
我們在每一家活動小酒館設置了「2023年度關鍵詞打卡墻」,以各種各樣的年度情緒關鍵詞作為背景,鼓勵線下參與活動的人寫下自己的年度關鍵詞,寫下自己的2023,并與它告別,可以換取一瓶會稽山黃酒。
在2023年的最后一周,許多人來到了活動小酒館,以酒、以書寫,釋放自己的情緒,告別2023年。
2023年最后一杯酒,敬自己
「2023年最后一杯酒」的提法,是一種告別時刻的儀式感,它留出了一個或真實或虛幻的空間,讓人去見想見的人、說出想說的話,回顧自己一年所經歷的一切,最后,敬認真生活過這一年的自己。所有的愉悅、遺憾、不確定性與重新出發的勇氣,都變成一個個詞匯,指向每一個人獨特和無可挽回的2023年,也將陪伴我們走向充滿驚喜的2024年。
告別昨日,敬自己,然后出發。
創作名單
活動發起:三聯生活周刊×嚴飛
出品人:李偉
總監制:劉剛、宋彥
策劃:李君棠
公關統籌:羅啟宏、邢宇、張鼎堃
導演/制片/剪輯:于昌禾
攝影:韓逸
攝影助理:董佳樂
調色:焦鈺涵
設計:Blame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