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十一出行節,用電影解說的方式打廣告
《一口氣刷完四部公路片》
可樂普及前是處方藥,是要加鴉片的。Email一開始用來作戰,牛油果原先拿來喂豬,高跟鞋設計初衷為了男人。新事物誕生之初,無一例外都有點蠢。
一如這條廣告,新到貌似是種很新的廣告,蠢到竟然用了三分鐘看電影的形式。問題不在三分鐘究竟能否欣賞完一部美輪美奐耗時半年的電影。問題在于解說電影本身,已成為一種尚未被歸類的“視頻時代次文化”。沒辦法,當信息超載時,自然有壓縮它的方式,哪怕是通過手動和人工這種“反信息”的操作方式,不管21世紀的“路德們”愿不愿意。
扯遠了,回過頭來說,廣告必然需要建立在某種文化癥候之上,或新或舊,民族文化是一種,互聯網迷因作為另一種。兩者貌似不同,但其實都需要有種。在互聯網解說文化里植入廣告,在媒介里思考媒介,在套路中反對套路,讓水消失在水中,是本次項目的方法論。具體操作是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三分鐘說電影的方式,以公路片承載人在旅途中的囧狀,在十一出行節點,順勢帶出高德“早已推出但鮮為人知”的出行服務。
最后,所有針對廣告的評論,都不應大于廣告本身,頭頭是道的觀點輸出,并不能掩蓋執行遺憾。是有遺憾的。完美的建筑只存在紙面,只要落地就有遺憾,這種遺憾甚至大過了我們的決心,即:但凡有可能,每次做廣告,都應該重新發明廣告。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此刻有風,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十一出行節是高德每年最重要的品牌節日之一。借力疫情后首個十一的出游情緒,強化高德「幫你玩得好,又玩得省」的品牌心智。
【洞察與策略】
可樂普及前是處方藥,是要加鴉片的。Email一開始用來作戰,牛油果原先拿來喂豬,高跟鞋設計初衷為了男人。新事物誕生之初,無一例外都有點蠢。
一如這條廣告,新到貌似是種很新的廣告,蠢到竟然用了三分鐘看電影的形式。問題不在三分鐘究竟能否欣賞完一部美輪美奐耗時半年的電影。問題在于解說電影本身,已成為一種尚未被歸類的“視頻時代次文化”。而這種文化現象在傳播層面是有效且可利用的。
【創意闡述】
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三分鐘說電影的方式,以公路片承載人在旅途中的囧狀,在十一出行節點,順勢帶出高德“早已推出但鮮為人知”的出行服務。
【結果與影響】
所有針對廣告的評論,都不應大于廣告本身,頭頭是道的觀點輸出,并不能掩蓋執行遺憾。是有遺憾的。完美的建筑只存在紙面,只要落地就有遺憾,這種遺憾甚至大過了我們的決心,即:但凡有可能,每次做廣告,都應該重新發明廣告。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視頻組-短視頻類
-
喜劇效果拉滿,通過四個故事巧妙的“”硬廣“植入,讓高德品牌深入人心。
-
創意是很直接的,意思我也看懂了
-
無
-
算是為短視頻平臺量身定制的廣告
-
要素過多,畫面跟臺本都給得很滿很有趣,節奏把握很好,看得爽快同時又能把賣點巧妙傳遞。短視頻廣告不就該這樣?
-
用類型片的方式表現了業務,又用了電影解說的方式來加快速度,很有趣,也很輕松地看完。
-
創意有趣,內容幽默好接受,核心賣點表達清晰。用三分鐘電影解說梗,結合突然反轉的魔性廣告,節奏緊湊,讓營銷內容兼顧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接受度高,易于傳播。
-
荒謬又帶點自嘲的情節,看著看著就被種草了
-
無厘頭的幽默,同時把品牌賣點也很好傳達了。
-
這種片子就怕不好笑,還沒出產品就被人按掉。幸好故事有點妙,看完四條把品牌也記牢。P.S.前兩條比后兩條有趣。
-
很棒的創意,影片執行也有水準。是讓人反復回味的好作品。
-
互聯網喜聞樂見的形式
-
很有趣的方式,很年輕的傳達
-
短視頻時代,廣告怎么辦,“打不過就加入”,機智
-
非常有趣的說故事方法,他可以引導消費者進入情節。
-
有趣,很多人都想做,但是這一條做得準確,舒服。
-
解決出行問題是一直高德的核心利益。片中用詼諧多樣的方式,將高德作為出行向導的角色維度打開,讓途中碰到的諸多難題得以輕松化解。
-
創意有趣
-
電影解說是讓人看得下去的形式 但內容沒有密集的笑點 很容易感到疲乏
-
不管是蹭流量熱度,還是內容創意,甚至執行效果,都屬于不錯的水準; 但唯一的問題是,高德本質上是一個提升效率的工具,需要如此的繞彎子講故事嗎?
-
情節前序有點過于長,抓不住注意力
-
還不錯哦
-
新穎幽默,不知不覺就看完了整條片
-
有點粗糙但很有趣,這個方向是對的。
-
電影解說的方式挺有意思的,公路片的切入點很好,重點是效果模擬得挺逼真,即使知道是廣告還能看得下去,因為很好地結合了時代,如果在b站投放效果可能也不錯,唯一的缺點是有點審美疲勞,畢竟知道是廣告了之后就不愿意刷第三支了。
-
有趣的創意起點,但故事可以說得更利落更有趣。
-
一口氣差點沒看完。
專業評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