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青年×海倫司:這個夏天,我們在100所高校舉辦了畢業碰杯歌會
洞察:比起離開,TA們更想告別
“畢業”意味著什么?是身份的驟然轉變。
之所以提及“驟然”,是臨近時間節點,我們習慣性地默許一切即將自然而然地發生。但當我們把他們歸為21屆、22屆、23屆畢業生,是否真的理解他們每個人已然做好這份準備?
從各類“門”的造梗詞匯中,從手捧鮮花等在校門爆火的視頻里,從小到一支筆的消耗殆盡都值得被紀念的時候,我們從這些Z世代人群中真正地窺見了個體的需求:我是我個人經歷的總和,一切都非離開,而應該是告別。
相比較于離開,告別多了一層主動。主動地審視過去和現在,審視我與環境中的一切,然后再進行真正地告別。基于此,海倫司與北辰青年決心在全國100所學校送上100場告別。用音樂做記憶的載體,以碰杯作為門閘的開關。
隨時隨地,只要我們還愿意為自己碰上一杯,打開腦海里的閘口,過去的一切會站在原地向你揮手。
青春不會消逝和停留,但是你的勇氣終會將它反復翻新,從而更好地拉開屬于自己的人生帷幕。
畢業碰杯歌會
行動:舉辦100場碰杯歌會,創造100次告別儀式
01 一呼百應:一場由自己決定的演唱會
從6月初發布招募信息以來,400+位來自不同高校的報名者涌來。
54座城市,115所學校,覆蓋10000+畢業生,有關籌備到落地的一切,都由他們決定。
招募途中,我們遇見了很多不一樣的報名者:有臨近畢業常坐在舞臺下面自嘲小透明的杏兒,勇敢地想送一份聲音的禮物給每位畢業生,嘉獎自己一份勇敢;有延續小學、初中、高中畢業回憶的QQ,比起嘗鮮獵奇,Z世代的她卻更喜歡用相似的節點儀式和自己告別;還有很多,奔赴而來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卻都主動且勇敢。
02 從0到1: 打包帶走的是回憶的總和
這一個月里,我們見證著100場【Helens畢業碰杯歌會】從0到1落地,也從物力到人力陪伴了100所學校。
在這場歌會中,我們為每個學校配有專門的溝通渠道、與規模相匹配的活動物料包、專人線上線下指導與培訓。
正如周邊袋子上所寫的那樣“碰完這杯,日后就天南地北”,我們希望這次歌會為他們自己碰杯帶來的快樂能夠延續很久。如果可以,離開的時候別忘了把這段記憶也打包帶走。
03 百花齊放:在標準化中窺見青春的獨特
從活動招募到落地,我們反復強調著“自我決定”這件事情,并把活動的自主權完全交由這群學生,期間既期待又忐忑,期待他們從自己的視角對“告別”加以詮釋,卻又忐忑于他們追求絕對的簡單而忽略活動的內核。但幸好,我們從100所學校的返圖中收到了100份驚喜。
標準化的物料包和各類培訓并未成為他們的枷鎖,他們在自己的荒原里種出了屬于自己的花。也得益于他們,這場【畢業碰杯歌會】落在漆黑的走廊道上形成天然的回聲場域,開在以晚霞布景的草坪上讓天空也前來喝“彩”。
樓頂的天臺真的成為了青春的聚集地,教室的秩序也被音樂打破重構。我們終于了然:他們從不缺告別的勇氣,只是還未碰見一次告別的機會。
@煙臺大學
“我想在告別的時候追一次晚霞。”
@華南師范大學
“你送給大家一場告別,而我只想祝你生日快樂。”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就是要在舞蹈室開live啊,看看鏡子里誰蹦的最有節奏!”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穿上我的live服裝,我真的很想祝自己:畢業快樂!”
傳播:打造公域互動式社群,滲透私域校園流量池
01 鎖定關鍵畢業節點,締造真實告別場景
我們在線上聯動了100所學校在微博共同發起專屬歌單共創,在【畢業碰杯歌會】話題下用院校建立用戶的歸屬感。他們既可以參與單條博文參與共創,解鎖線下歌會專屬福利。同時也可以參與話題討論,在這個接頭點隨時找到自己的同盟,以校園創造大眾的互動式鏈接。
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在這個話題下締造一場盛大的畢業狂歡,錨定【愛情】、【學習】、【舍友】、【畢業】四大類型話題產出場景海報,將線下的真實生活記憶遷移至線上,用歌詞的方式詮釋日常生活,引發參與討論的同時激起有趣的共鳴。
@舍友們
“你們是我一日三餐最特別的人。”
@戀人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學習
“總是學不會,再聰明一點。”
@畢業
“畢業快樂,美好前程一定在等你。”
02設置校園傳播路徑,建立社群情感鏈接
此次活動不同于其他傳播類型,在把動作集中在微博、小紅書等公域流量平臺的同時,基于用戶習慣分析和調研,北辰青年和海倫司還將傳播更多地集中在私域。對于【畢業碰杯歌會】來說,宣傳的重點在于社會面,而對于學生,宣傳的重點在于同學本身。我們希望制造更多的熱點吸引大眾關注,他們則希望傳播更多活動信息讓更多人前來參與,而我們堅信群體性的積累一定會形成話題上的發酵。
聯動校園社群
包括但不限于表白墻、公眾號、校園APP、朋友圈等渠道
設立每日互動話題
從大眾化關注的話題著手,匹配傳播動作鼓勵參與互動
除此外,我們還打造了專屬官方素材包,一切由官方產出的海報都賦予學生們二次修改權。在傳播上,我們也希望由他們自己決定怎么玩,我們作為伙伴參與其中。
寫在最后
【畢業碰杯歌會】不僅對每位參與的同學來說意義非凡,對北辰青年和海倫司也是。
此次合作旅途的開啟源自北辰青年和海倫司對年輕人的共同關注。前者遵循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希冀通過此次活動在畢業之際真正送上祝福——“祝愿每位青年人活成他們想成為的模樣”。而對海倫司來說,從創辦之初的高性價比小酒到如今的年輕人三倆好友聚集地,海倫司希望真正做到和青年人的情感鏈接。
他們都希望做青年人的后盾,正如此次【畢業碰杯歌會】一樣。我們希冀每位畢業生能夠為自己碰上一杯,正如回望過去的每次擊掌,碰杯是鼓舞,也是灑脫的自由。
最后,愿各位畢業生不忘來時路,做最自由的趕路人。
也祝愿你看過世界吹過遠方的風,在下個碰杯時仍能想起夏夜里一起揮舞熒光棒的人和景。
特此鳴謝
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安徽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參與此次活動的100+所學校。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北辰青年 ,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據《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顯示,Z世代以24%的最高占比成新時代焦點人群。如何與Z世代群體形成更緊密的共識與消費鏈接,探索營銷模式的更多可能,無疑是各大品牌的關鍵議題。
為了迎合Z世代“注重悅己消費、儀式感滿滿”的消費趨勢,北辰青年挖掘了酒館場景“儀式感”的基因,聯合海倫司為為畢生們舉辦畢業碰杯歌會,送給畢業生一場告別儀式。在全國聯動了100所高校,帶領各位畢業生們一起好好和過去作別,用碰杯給青春一個交代,不留遺憾。落地活動的同時壯大海倫司校園品牌團隊,為打造品牌線儲備內容及人才,以點帶面擴大校園落地矩陣。
【洞察與策略】
如今,Z世代消費呈現新趨勢:悅己消費觀念已成為主要趨勢,消費者更加重視生活消費的體驗感、沉浸感與交互感。同時經過疫情三年,補償性消費浪潮也在他們之中涌起,他們對內在感受的關注度提升,對線下體驗式消費的熱情增長。這是既標新立異渴望在獨特中證明自己,同時又在懷舊浪潮中極具儀式感的一代。
從這些Z世代人群中真正地窺見了個體的需求后,結合當下畢業季熱點,北辰青年聯合海倫司打造「畢業碰杯歌會」。聚焦畢業生們的需求,利用“線上賦能+線下執行”的整合營銷策略推進項目落地。在形成標準化流程的同時,開拓各類線上線下玩法,帶領各位畢業生們一起好好和過去作別。
【創意闡述】
線下提供支持:
1、招募共創:鼓勵Z世代創造喜歡的儀式進行告別,根據項目內容擬定的初步畫像、1V1溝通篩選,從而完成整體招募-篩選-落地
2、三板塊賦能助力活動落地:從執行、傳播、物料三部分對活動落地進行賦能,每個高校都建立了1V1專屬群聊,群里有專門的運營、傳播、物料等人員進行指引和解答,確保活動信息的對稱與統一。
3、執行中具有機動屬性,保持階段統一。在標準化中開展“定制化”,做到及時的調整與響應。基于執行的實際情況,采取物料同城采購、費用補貼、投屏海報設計等即時性措施,確保活動落地的完整性,同時也凸顯了個性化。同時保證各關鍵節點進度一致,即時共享學校活動信息。
線上傳播賦能:
1、整合資源聯合官宣,覆蓋500W+粉絲群體。同時開展300+社群招募。部分垂直類定向邀請覆蓋2000+大學生群體
2、共創歌單玩法揭秘,聯動高校同步宣發。聯動線下驚喜酒飲福利,設置官方限時福利,引導高校同學參與話題互動。
3、建立線上共享空間,形成官方傳播標準鏈路。建立專屬文件夾涵括周邊、預熱、現場三部分征集素材,設立官方素材包和活動精選包,引導校園私域宣發
4、鏈接真實校園場景,設立社群傳播互動話題。根據校園生活主題張貼野生場景海報,圍繞開展每日社群話題內趣味性互動,引導至微博、小紅書等平臺,增加學生線上參與感
5、演唱會實況官方傳播,打造話題討論氛圍。安排KOC現場打卡,邀請已落地院校發起人及參與者從不同角度分享落地感受,小紅書創造多個#畢業碰杯歌會#詞條
6、發布活動總結視頻與推文,20+權威媒體網站、地區媒體網站、行業垂類網站公關稿發布,擴大活動輻射范圍,鋪開宣傳活動實績
【結果與影響】
項目整體獲得較好的傳播聲量,線上曝光量、互動量及線下覆蓋均超標達成KPI需求:傳播全渠道包括微信端、小紅書端、微博端、校園聯動總互動量達到3000W+。
此次海倫司與北辰青年合作,鎖定關鍵畢業節點,締造真實告別場景。把動作集中在微博、小紅書等公域流量平臺的同時,基于用戶習慣分析和調研,還將傳播更多地集中在私域,設置了校園傳播路徑,建立了社群情感鏈接。為海倫司更多校園活動的落地提供了可以沿用的創意點,同時壯大了校園品牌團隊,為打造品牌線儲備內容及人才。另外,以點帶面擴大了北辰青年校園落地矩陣,為后面持續性策劃校園大事件增加了落地院校數量。同時放大了話題的影響力,給予了青年議題更多的關注度。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