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趨勢電視節:把藝術帶回家
藝術市場教父高古軒先生說過“這世上沒有人真正需要一幅畫”,藝術品都如此,那藝術電視呢?
當我們只看到電視進入存量市場,品牌要找尋更多“新”出路的話,可能“藝術”倆字為電視帶來了不小的噱頭,但只有噱頭遠遠不夠,家電趨勢品更需要找到實打實的市場機會。這也是鯨夢在接到京東趨勢電視節的brief需要著力思考的支點。
“藝術”不只是噱頭,它更是剛需。隨著物質生活的滿足,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世界中的需求,品味便成了人們如今的精神溫飽。無論是去社交新主流-看展,還是在家里掛藝術畫,或是用搭配展現家裝氛圍,人們越發注重品味追求,同時也越發需要“藝術感”的事物來【配位】,而藝術+電視便順理成章奠定了家中配位角色中的C位。從人們為了體現自我品味和為了匹配家裝品味而做出的選擇這一角度來看,藝術電視就是符合大眾生活美學需求的必要剛需。
“把藝術帶回家”恰到好處!
與藝術真跡難分真假的視覺效果和無縫貼墻+藝術邊框等產品特點,通過幽默的方式呈現,更重要的是最終這臺堪比藝術品的電視被京東小哥送到了有品位的家中,故事的閉環也造就了藝術電視配位品味的感知閉環。成功的安利,不是按著腦袋接受,而是讓觀者動了動腦子的回味。
貨與場都已就位,人去哪里找就更容易了
這次除了線上借藝術滿足品味需求,更在線下與北京798遇見博物館合作,讓到場觀展者從眾多知名真跡中找尋藝術電視,不僅把品牌核心賣點最大化融入營銷環節中,更是貫穿了藝術場景到家場景的全鏈路,利用場景破圈,做到從核心用戶到泛人群的擴散,讓用戶在了解和決策購買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品牌故事。
讓更多人“品味覺醒”,不差于做了一場大眾美育教育
在客戶的視角里,幫品牌找到人與場是價值體現,也是一起成長的必經環節,更想在品牌共創的過程中玩點更深入的。這次在藝術泛化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當下最熱的AI技術與大師藝術作品結合,讓更多人開始接觸藝術、開始欣賞藝術,同時在此過程中肯定大眾品味追求,肯定的告訴大眾“藝術與大眾沒有跨不過去的鴻溝”。
把藝術帶回家,滿足大家的品味追求,同時還能拉近你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但我們更想表達的是“其實我們都可以是生活的藝術家”。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鯨夢 北京,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隨著物質生活的滿足,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世界中的需求,品味便成了人們如今的精神溫飽。無論是去社交新主流-看展,還是在家里掛藝術畫,或是用搭配展現家裝氛圍,人們越發注重品味追求,同時也越發需要“藝術感”的事物來【配位】,而藝術+電視便順理成章奠定了家中配位角色中的C位。
電視進入存量市場,品牌要找尋更多“新”出路的話,可能“藝術”倆字為電視帶來了不小的噱頭,但只有噱頭遠遠不夠,家電趨勢品更需要找到實打實的市場機會。
【洞察與策略】
家里有藝術電視的人,從家裝到生活,都是“比較有品位”的人群。針對這個新興品類,我們以“把藝術帶回家”作為溝通出發點,聯動品牌進行內容共創,結合京東的平臺價值服務,加強用戶對藝術電視品類的認知和動心。
【創意闡述】
線上“失竊”:
美術館突發失竊,但是畫沒丟?“真跡”臨時撤展,但是快遞小哥搬走?短片結合藝術真跡難分真假的視覺效果和無縫貼墻+藝術邊框等產品特點,通過幽默的方式呈現,更重要的是最終這臺堪比藝術品的電視被送到了有品位的家中,故事的閉環也造就了藝術電視配位品味的感知閉環。成功的安利,不是按著腦袋接受,而是讓觀者動了動腦子的回味。
線下”找尋“:
攜手北京遇見博物館798館,推出“尋找隱藏款畫作”互動活動。我們在《莫奈、梵高與現代主義大師真跡展》的展品中,藏了一臺由藝術電視展出的畫作,通過創維無縫貼墻、三星啞光屏顯的特點,將足夠以“假”亂真的趨勢產品作為隱藏款,號召用戶在看展過程中競猜。
走近“AIGC":
Bigday離不開爆品種草,那如何在藝術的命題下玩出新花樣?我們想到了今年大火的AIGC藝術——讓名畫上的“名人”們親自帶貨。在藝術泛化過程中,讓更多人開始接觸藝術、開始欣賞藝術,同時在此過程中肯定大眾品味追求,肯定的告訴大眾“藝術與大眾沒有跨不過去的鴻溝”。
【結果與影響】
把品牌核心賣點最大化融入營銷環節中,更是貫穿了藝術場景到家場景的全鏈路,利用場景破圈,做到從核心用戶到泛人群的擴散,讓用戶在了解和決策購買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品牌故事。把藝術帶回家,拉近你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其實我們都可以是生活的藝術家”。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