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這杯我請》,給那些可愛的同事們
一些打工生活寫實:
上班第一件事,不是打開電腦,而是先打開手機點杯咖啡。
午休結束,先和同事一起點個奶茶,才能開始下午的工作。
加班的時候,總是想和大家聚眾點奶茶......
點開就看人類職場圖鑒
視頻文案
今天,這個班就上到這里了。
離職的時候,和大家好好告個別吧。再見啦,永遠的摸魚搭子唐唐。
我的下午茶局,你總是第一個響應。最最能扛活的改稿天才KELVIN,
項目里只要有你在,就踏實咯。做同事,哪有不吵架的。
該低頭的時候,
就老老實實帶上一杯賠罪吧。還有啊,我們組的ZOEY、佳欣、栗子,
大家一起熬過夜、挨過罵,
也拿下過大項目。
說過一百次不想干了,
真的要走了,還挺舍不得的。對了,親愛的財務小姐姐,
我那些卡點的報銷,麻煩你啦。當然,也必須感謝一下老張,
這個所有人公認最難搞的領導,
也是陪大家渡過最多難關的人呀。下次一起喝奶茶,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畢竟說再見很容易, 真的再見卻很難。職場有聚有散,
還好我們,總會有來有往。
能遇見那些值得我們說“這杯我請”的人,
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是同事,更是咖啡奶茶搭子
這次,餓了么希望拍攝一支短片,挖掘「這杯我請」IP背后的情緒價值,沉淀外賣社交心智,吸引更多人通過餓了么外賣傳遞情感。
先做個小調查:你上一次點奶茶/咖啡外賣,是和誰一起? 據我們不正經統計——80%以上,都是和同事。 破冰、加班、早會、下午茶、last day,在這些職場瞬間里,總有一群可愛的同事存在,也總有那么一杯冰飲的存在。
今年以來,關于工作甚至離職的話題,也越來越多的被大家討論。職場的聚散,似乎總能引發每個打工人的共鳴。所以,我們選擇聚焦在職場場景,從打工人的角度講述「這杯我請」的故事。
從離職的這一杯,到日常的每一杯
“這杯我請”的故事從離職開始,卻不僅僅是離職的這一杯。一杯奶茶、一杯咖啡,本來就是件再日常不過的小事,我們也不需要強行給“這杯我請”賦予沉重的情感負擔。但遇到那些可愛的同事們,那些值得我們說這杯我請的人們,誰說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我們想講的并不是離職,而是職場里那些可愛的人。一起摸魚劃水下午茶的奶茶搭子,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加班熬夜的人,一起吐槽吃瓜在小群里激情開麥的人。 讓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也不由得感嘆,還好有你們,讓職場也變得有愛起來。
開會昏昏欲睡,和摸魚搭子用一杯奶茶開啟gap time。
無論多難搞的項目,只要組里的最強支柱在,就沒什么可慌的。
總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急性子,吵了無數回,卻從來都不記仇。
在每個周五下午,迫不及待發起奶茶局。
工作也許很苦,但只要大家嘻嘻哈哈喝杯奶茶,好像就快樂了一些。
這杯我請,給所有值得的人
一杯奶茶或許很輕,但傳遞的情感卻是實實在在的。
這也是餓了么希望傳遞給大家的信息,當我們有一些輕輕的小小的情感想要傳達給對方的時候,不如試試給TA點一杯奶茶。用實際行動傳遞情感,也能在小票上把你想說的話都告訴對方。
最后,無論在哪, 希望我們都能遇見那個值得說“這杯我請”的人呀!
創作人員名單
制作:明晰制作
導演:Mika
數英獎案例展示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天與空,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餓了么希望通過一支短片,挖掘「這杯我請」IP 背后的情感故事,賦予IP社交價值,吸引更多人通過餓了么外賣傳遞情感。當奶茶社交成為一種流行,餓了么如何通過更特別的角度,講述奶茶社交故事,更加打動用戶?
【洞察與策略】
在職場中,奶茶社交尤為頻繁。你來我往的一杯杯咖啡奶茶,組成了大家一起共事的回憶。
【創意闡述】
“這杯我請”的故事從離職開始,卻不僅僅是離職這一杯,更是那些職場中可愛的同事們。從職場中的奶茶故事,到我們遇見的那些值得說“這杯我請”的人,餓了么想提醒大家,記得用“這杯我請”的實際行動,向身邊的人傳遞那些輕輕的卻很動人的情感。
【結果與影響】
視頻相關話題#誰說同事不能成為好朋友的#沖上熱搜話題榜 33位。在微博、抖音平臺,有眾多網友參與話題#這杯我請的100種翻譯#留言互動。
全網曝光量10億+,討論量8.9萬+,互動量48.8萬+。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