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我們家里都有一棵老樹
提到養老方式,我們能想到很多種——把爸媽帶在身邊、帶他們去養老院、請專人照顧等等。
但要怎樣做,才算對爸媽最好的回報?
在接到平安的居家養老項目后,我們有了新的認識。
居家變老,不等于居家養老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人有1.9億,占人口比重13.50%。我們已經儼然趨近深度老齡化社會,養老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出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在面對養老方式的選擇時,接近九成的老齡人口選擇居家養老。其中絕大多數家庭缺少適老化改造,或者讓老人接受定期的身體檢查。
這些都讓“居家養老”,簡化成了“居家變老”。
提到更好的養老方式,我們似乎總會想到養老院——既有專人照顧,也讓子女省心。
在我們做了大量調查后卻發現,對于老人而言,離家養老未必是他們最想要的。
當老人離開家,也意味著他們離開自己根植一生的土壤。那里有結識多年的鄰里,有屬于自己的掌控感,更有那些無法像行李一樣帶走的回憶。
因此,居家養老不止出于理性的考量,還包含了國人對家的眷戀。
這是我們骨子里對“落葉歸根”的向往。
平安養老管家,因應而生。
一支關于「老樹」的寓言式影片
如何快速讓“居家養老”進入大眾心智?
需要在中國文化語境之下,尋找居家養老的情感鏈接。
我們常說“葉落歸根”,人的一生就像一棵樹,歷經風雨,開枝散葉,最后長成老樹蔭蔽后人。大樹,對中國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情感和隱喻。
我們繞樹玩耍,在樹蔭下躲雨,人生中的大小事件,都被它們一一見證。它們從未離開腳下土壤,一直默默守護在我們身邊。我們同樣不舍得讓它們拔根而起,離開最熟悉的環境。
老人和老樹一樣,他們根植于家。
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老人安度晚年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在自己的一方水土,在自己的家中安心養老。正如《禮記》所云,“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
平安養老管家,每一處安心妥帖的服務,都能夠助力居家養老,也讓兒女的愛一直在家。
樹老不離根,人老不離家。
所以,這次我們邀請了一棵老樹作為男一號,演繹了一段“離家老樹”的故事。
我們以院中老樹為核心,用寓言式的講述手法,希望通過男子與老樹之間的故事與大眾共情,喚起我們與爸媽相處的回憶,以及對養老方式的思考。
見證我們的人生大事
成為我們的依靠和庇護
化成我們童年里的光
祝愿每棵家中老樹,平平安安。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