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悸動燒仙草×B站綜藝:看得見的聲音
看得見的聲音?
聽得見的美食?
食物也有音樂?
這個秋天,悸動第二屆仙草節!一起在美味和音符里暢游,和餓小寶、小悸動一起享受雙十一別樣狂歡吧~餓了么×悸動燒仙草×B站綜藝“我的音樂你聽嗎”打造跨界聯合主題TVC《看得見的聲音》,快跟隨人氣學員潘俊舟一起來段盒子里的美食音樂之旅!
一、堅持可持續表達,向流量和價值要效率
眼下,越來越多的作品困在了“顏值經濟”的玩法上。從流量廝殺到平臺導向,顏值經濟正在成為吸引流量最快和最直接的因素;同時,面對流量的轉瞬即逝,除了追逐片刻的轉化率,品牌方和代理商也紛紛使出全力,試圖在商業、內容、價值的測量尺度上尋得一份相對的平衡。
如何兼顧流量和價值,完成品牌的可持續表達?這是品牌方的難題,也是代理商的難題。
基于對可持續價值的堅持,我們在品牌爸爸發起的三度聯名+跨界的TVC挑戰中,給出了自己的解題式:堅持顏值基本盤,融合多維價值,向流量和價值要效率。
在作品表達中,除了產品特征+顏值經濟+綜藝營銷的融合表達以外,我們還關注主品牌價值是否在TVC中達成貫穿;除了聯名價值的交集點獲得精準抽取以外,我們還關注不同品牌之間的表達是否存在理解縫隙;除了視覺識別上的融合連貫性以外,我們還關注各個品牌的資產是否達成了最大化發揮。沒錯,顏值(明星)+美食(產品的利益)+聲音(綜藝的口碑)+共鳴(平臺的守護),一個都不能少!
二、奶茶跟音樂,為什么不能有關系?
通過創意造景,我們讓奶茶與音樂建立了關聯,將整個桌面變成了會變魔法的“音樂鍵盤”:
通過將“悸動燒仙草”品牌爆款產品“悸動燒仙草·厚厚乳版”所使用的厚牛乳、清幽烏龍茶、古法仙草、黑糖珍珠、紅豆、葡萄干、椰果、花生碎等原料規則排列,并將每個食材分別對應一種樂器sample,建立自己的專屬聲音。
在動畫細節的雕琢上,我們始終圍繞產品價值核心,通過元素設置和漫游設計,呈現產品制作過程的同時,順勢達成核心功效(清熱降火)的傳達:
比如象征音樂的指揮動作,勢出趣味滿滿的音樂組合;音樂人輕輕觸碰了仙草凍,隨即獲得了創作靈感;借由一個響指動作,引導觀眾穿越到了仙草生長之地,體驗了一場仙草入水,經過熬煮和冰浴凝固成仙草凍的視覺盛宴。
三、外賣箱只是外賣箱?NONONO~還能變魔法!
在這次的劇情中,餓了么外賣箱成為了一個“趣味穿越盒子”,并隨著音樂人的漫游和穿越,完成了劇情在“外賣箱”中的演繹設定,最后產品在外賣車后座自然露出,由象征平臺守護的餓小寶帶走。
整個視頻,通過將美食和音樂的可視化敘事,實現設計感和趣味兼具的內容輸出,引導觀眾在一場視覺漫游中感知三方品牌的利益點和價值點。
四、線上躁起來了,線下也不能停!
B站綜藝《我的音樂你聽嗎》人氣學員潘俊舟還擔任了一日店長~
更有超多網紅模特來到店里探店直播,帥哥美女美食的組合簡直太贊!24k純手工周邊大放送吸引了路人紛紛來店里打卡拍照,誰不愛可愛的餓小寶和粉色海洋!
五、餓了么有聲音,我們的聲音可以放嗎?
幕后花絮1:
動畫團隊:“你們先把音樂發來我們才能跟著節奏畫。”
音樂制作團隊:“你們要先把所有畫面發給我我才好做BGM啊。”
這“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頭疼哲學問題打得我們措手不及。
穿插動畫、定制音樂這兩個新模式就這樣同時來到了這次的視頻策劃中。。
很顯然,我們為這毫無準備的策劃靈感上了頭。
幕后花絮2:
凌晨三點團隊內的反復爭執。
為36秒入節奏的這一聲,反復讓音樂團隊的返工(就算加錢也要繼續改)!
如何兼顧三方的品牌露出從A-copy到E-copy中也總算找到了平衡。
幕后花絮3:
包店前兩天臨時更改的海報,下著大雨的那天從圖文店抱著一堆2米長的KT板到公司,叫上小伙伴放下手頭的工作一起當“剪裁工人”。
老板也得上陣,誰也別想跑。
一地的泡沫,一身的白絮。有多狼狽呢,就沒人想起來拍張照。
沒有見到凌晨四點的太陽,倒是見了不少凌晨四點的清潔阿姨。
我們很想為自己營銷些什么。最后寫下來的居然是一段“訴苦”。
這個幕后故事包含的是堅持(chǎo jià)、愉快(pí bèi)和自信(mí máng),為那開頭的“一時上頭”買了大單。
所幸,如所有奔赴初心的追夢者一樣,有個 happy ending。
Anyway,下一次,我們還上頭。
餓了么核心參與團隊:
孫慧蘭、王卓超、吳瑩、張賓揚、錢婧、徐夏弦、鮑麗麗、萬思達、李浩、姜東曉、葛佳偉、賈春桃、黎茗、邵兵
悸動燒仙草核心參與團隊:
孟繁偉、張金芳、劉雨珊、黃繼超、朱玲玉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