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百利公益活動,觸覺義肢,讓愛能被感觸
原標題:伸手便能觸到的愛是怎樣的?
你是否有過戴手繩的經歷,還記得它在手腕上的感受嗎?系得緊了可能會不舒服,但系得松了又擔心滑落,這似乎有點像我們與家人之間的關系?
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要想簡單描述出這種感受并不難。然而,對于有些孩子來說,這成了一個讓人失落的無解難題。
每年八月舉行的「兄妹節」(Raksha Bandhan),是印度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意在表達兄弟姐妹之間的愛與關懷。在「兄妹節」當天,印度女性不分長幼,都會為自己的兄弟們手腕上系一條叫做「拉基」(Rakhi,也稱「圣線」)的護身繩,祝愿對方平安健康。然而,印度許多身患殘疾的兒童,特別是上肢殘疾的兒童,無法參與這個歡樂的親情時刻。
為了讓這群孩子不再遺憾錯過「兄妹節」的美好,作為一個致力于傳播愛與快樂的品牌,吉百利攜手奧美孟買,在技術專家的協助下打造了一個關于手足之愛的創意解決方案——「我的第一條拉基」,開發了印度首個衍生式設計觸覺感知義肢,利用科技的力量幫助印度殘障兒童重獲觸覺。
「有時我在想,拉基被系在手上的感覺是怎樣的,它的線一定非常的柔軟」,面對即將到來的「兄妹節」,這位印度男孩 Shubham 心中充滿著對這個溫馨節日的憧憬。然而,與普通兄妹不同的是,雙臂殘疾的他無法接受妹妹為他系上的「拉基」,手臂系上「拉基」的感覺對他來說只存在于想象中,美好但遙不可及。
在印度,像 Shubham 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先天或后天的不幸,讓他們不得不錯過這些生活中的動人時刻。
為了維持生活,在通常情況下,大多數肢體殘障的孩子會使用義肢,但隨著身體的發育與成長,義肢需要隨時更換,而可以完美匹配身體的義肢往往價格高昂。除此之外,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基礎義肢的功能和作用都十分有限,且無觸覺感知系統。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理感覺之一,觸覺的缺失帶來的影響是難以挽回的。
然而,一切因為一個創意解決方案的誕生而改變了。在「兄妹節」之際,吉百利攜手奧美孟買與技術專家合作,研發出了一款低成本義肢,其配備的柔性傳感器和振動馬達可以幫助使用者感受外界的觸碰,重獲觸覺。?
「普通的義肢通常都很笨重,而且具有復雜的設計系統。在產品研發階段,我們使用了基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計算機功能,這幫助我們打造出了一個耐用、輕巧的義肢」技術合作伙伴 Abhit Kumar 詳細介紹了這個印度首款觸覺感知義肢背后的科技元素。
每一次觸碰,每一個位置,背后都是著精心的計算。在 Fusion 360 軟件和 3D 打印技術的幫助下,義肢被賦予了「生命」。
最終,Shubham 如愿在「兄妹節」這天戴上了「拉基」,在妹妹甜甜的笑容中,他收獲的不僅是久違的觸覺還有手足間溫暖的親情。
除了制作義肢和影片之外,為了擴大影響力,幫助印度各地像 Shubham 一樣的孩子,吉百利為該項目創建了主題網站,讓大眾參與到傳播中,從而幫助更多殘障兒童「恢復」觸覺。
另外,吉百利承諾在未來一年將繼續與技術機構合作,為更多印度各地的兒童提供這些低成本的感應式義肢,持續用科技傳遞希望。
愛,讓遺憾不再。在印度「兄妹節」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吉百利與奧美孟買利用科技創新,讓印度殘障兒童再次「觸」到了彌足珍貴的手足之愛,填補了過往錯失的美好。在踐行傳播「愛與快樂」宗旨的過程中,品牌也收獲了大眾的認可與信賴。
愛的感受與生俱來,有時可能伸手就能感受到。
我的第一條拉基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