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瑪年度品牌片:中國草根籃球的《一席之地》
原標題:Under Armour年度品牌片:《一席之地》
這是Under Armour安德瑪一個關于中國草根籃球的故事,話不多說,先看片。
視頻文案
回答我
你在猶豫什么?
怕擠不出進攻位置?
怕丟了防守位置?
還是怕這沒有你的位置?如果你渴望那些位置
渴望那些你失去的位置
那個你想去拼的位置
正在拼的位置
一起拼的位置
那就去統統給我拼回來
去拼回屬于你的位置拼回你在場上的位置
甚至焦點的位置一個比現在更高的位置
一個比更高更高的位置
就算沒有位置
更要創造位置你的位置
全憑你自己去拼在這里
永遠都有屬于你的
一席之地
當我們得知UA這一次要講的故事是關于中國的籃球草根們,并由此開啟新一季Let’s 3三人籃球賽這個命題。首先思考的問題便是:誰,是中國的籃球草根?
小區球場穿著老頭背心精通勾手的大爺算嗎?算;五分鐘課間也要跑去球場投幾個的學生算嗎?算;抖音粉絲百萬偶爾還上綜藝的網紅球手算嗎?算。
草根,這個定義的范圍實在是廣,究竟要從什么主題切入,才足以概括他們?經過反復評估,我們選擇一個關鍵詞“位置”。 “位置”,可以是后衛,前鋒,中鋒;也可以是進攻的位置,或是防守的位置;也包括那些被虐的新手和虐人的高手。
不論你是誰,自你踏上球場的那一刻起,便擁有自己的位置,一個屬于你的一席之地。嗯,這很“草根”。
講到運動草根,腦袋里第一反應大概是:好玩,接地氣。但對比越來越Fun的運動廣告趨勢。如此順流而下,那還UA嗎?
對于運動的一貫的態度,UA是 “苦”的。汗水,苦練,硬核,“有我就沒完” 才是UA的核心精神,也是UA一直所強調的。既然想要區別于其他運動品牌,那勢必要放大UA的“苦”。
為了更好的去體現草根籃球手的汗水,苦練,硬核的精神,我們找來大量中國草根籃球的紀錄片,看完之后的確大受震撼。他們不在乎打球環境,有框能打,沒框能練;沒比賽就自己張羅;買張火車票不遠千里去受虐;傷了用食用冰袋裹上,貼貼膏藥。但不論自己水平高低,對手能力幾何,只要上場便拼盡全力,這種純粹,或許也是籃球讓人著迷的所在。
最終,我們確定了四位草根,希望用他們的經歷,來詮釋這個有關于“位置”的故事。并且找來說唱歌手“小老虎”獻聲旁白,為故事再添幾分“草莽街頭”的氣質。
到哪都是一頭剛睡醒的發型,中國街球炒菜王——趙強ISO
身高體型并不出眾,卻一直苦練的小縣城球員——鄭慧杰
在UA LET’S 3拿到冠軍,依然在讀書的——高文浩
曾和庫里單挑,球技嫻熟03年小姑娘——范蕊雅
真實地打,真實的苦
我們找來的角色,既是演員更是現實中刻苦的球員。為了更好的還原草根籃球的真實感,導演選擇大量手持鏡頭,并在拍攝時,要求所有參與表演的球員把注意力投入到球場。即便只為捕捉一個投籃動作,從球員開始的擺脫,跑位,接球,出手,防守隊員要盡全力封蓋,包括無球隊員在籃下卡位搶板等等,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做到每球必爭。
是廣告,也是紀錄片
導演在原定腳本之外,拍攝了大量諸如以上的紀實鏡頭,與其說這是一支廣告片,更不如說它就是一支“中國草根籃球”的紀錄片。我們希望用籃球最真實的樣子,去激勵更多熱愛籃球的草根,去尋找他們的位置。
故事的結尾:和庫里結緣的女孩
故事的最后,一場人聲鼎沸的夜賽,為了追尋更高位置的三個男生組隊聚首于此,而他們的對手則由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女孩范蕊雅領銜,面對強大的三人組,接到籃球的女孩——范蕊雅,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
當女孩再次睜開眼睛,時空折疊,眼前不再是強大的對手和喧鬧的夜賽,只留下烈日蟬鳴空無一人的球場。原來那一場高水準的比賽,只存在于女孩的想象,現實里三個男生也并沒有像勵志電影的安排一樣組成一隊。或許此刻,他們依然在各自的場地,流著汗追求著屬于他們更高更高的位置,而女孩也不例外,堅定的邁開步伐,開始獨自訓練的日常。
一切是女孩的一次憧憬罷了,但只要堅持對籃球的熱愛,堅持訓練,某一天,夢想何嘗不會照進現實。
范蕊雅曾在2015年與庫里有過一次單挑,當年12歲的她被球迷們稱作為“女版小艾弗森”。面對庫里,她絲毫沒有顯露出膽怯,更出乎意料的是,庫里不僅“輸”掉了比賽,而且還數次遭到搶斷。如今,她雖然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小不點”,卻依然延續著自己的籃球夢想。
幕后花絮
在片場,看著這些草根到場后就主動開始熱身訓練;在午餐休息,拍片的間隔,也頂著40℃的太陽,拿球不斷練習,或彼此切磋。與其說是在拍攝廣告片,不如說是他們在完成千百個日常中,一次條件更艱苦的訓練。
我們愿意相信,“有我就沒完”的他們終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創作企業名單
品牌方:Under Armour安德瑪
創意代理商:DRD4
制作公司:The Pandemic Story
創作人員名單
創意公司:DRD4
業務總監:Joyce Qiu
客戶總監(兼創意): Vincent Xie
客戶經理: Leah Feng
創意總監(美術):Robin Zhang
創意組長(文案):王楊則坤
制作公司:The Pandemic Story
監制:Ay Wei Wong
導演:James Cai
攝影指導:安錚
制片:Ser Ping Lee
執行制片:劉晹
場地經理:湯瑋俊,小陶,李勝男
制片助理:成效軒,楊小美
燈光師:皮荊平
錄音師:黃潯
美術指導:黃冠理
道具師:郝道家
造型師:Lotus Chen
演員經紀:Fiona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DRD4 上海,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在第一季UA Let’s 3草根籃球賽落下帷幕之際,UNDER ARMOUR 把目光放到了中國草根球員的身上。希望通過一支影片,展現草根球員們拼命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旨在喚醒那些或許還在迷茫,不知道未來在哪的草根球員,幫他們掃除心中的迷茫,激勵更多的球員加入到新一季的草根籃球賽。
【洞察與策略】
我們是如何想的:
當我們得知UA這一次要講的故事是關于中國的籃球草根們,我們首先思考的問題便是:誰,是中國的籃球草根?
草根,這個定義的范圍實在是廣,究竟要從什么主題切入,才足以概括他們?經過反復評估,我們選擇一個關鍵詞——位置。 “位置”,可以是后衛,前鋒,中鋒;也可以是進攻的位置,或是防守的位置。
不論你是誰,自你踏上球場的那一刻起,便擁有自己的位置,一個屬于你的一席之地。
我們是如何做的:
采用真實的草根球員作為“演員”,用拍紀錄片的方式拍一條廣告片。
在影片中,我們更不能放棄的還有UA對于運動的一貫的態度,運動就是 “苦”的。汗水,苦練,硬核,“有我就沒完” 才是UA的核心精神,也是UA一直所強調的。我們想要將這種“苦”真實地、完整地、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創意闡述】
在影片中,我們確定了四位草根,他們的出身、性格、特長都各不相同,但他們就是中國籃球草根們的縮影。
到哪都是一頭剛睡醒的發型,中國街球炒菜王——趙強ISO
身高體型并不出眾,卻一直苦練的小縣城球員——鄭慧杰
在UA LET’S 3拿到冠軍,依然在讀書的——高文浩
曾和庫里單挑,球技嫻熟03年小姑娘——范蕊雅
我們希望用他們的經歷,來詮釋這個有關于“位置”的故事。在拍攝中,導演放棄了常規的分鏡腳本拍攝,所有球員都被要求真打、真練,他也在原定腳本之外,用手持鏡頭拍攝了大量紀實素材。與其說這是一支廣告片,更不如說它就是一支“中國草根籃球”的紀錄片。我們希望用籃球最真實的樣子,去激勵更多熱愛籃球的草根,去尋找他們的位置。
【結果與影響】
總曝光量 2.3+億次
視頻播放量 2800+萬次
話題互動量 2900+萬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