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二更:用席卷全身心的好內容,俘獲你的注意
一個超級新物種在河南的誕生
今年,一場不同于以往所有藝術形式的超級新物種的亮相,讓全國人的視野,重新聚焦到了河南身上。
21個劇場、56個空間格子、王潮歌導演最新力作......拋開這些在距今報道中被無數次引用的響亮噱頭,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最大創新之處,其實,正在于時間與空間的巧妙融合:當觀眾游走于幻城之中,就像在探索一座時間迷宮,傾聽著這片土地上關于糧食與傳承的古老故事,也感悟著歷史與未來交相輝映帶來的靈魂震撼。
河南,由此被重新感知。
以一個文旅項目為起點,從而改變觀眾對一座城市的印象,是建業集團今年在文化旅游版塊的一大創新性突破。自1992年成立以來,建業集團走過近三十載春秋,企業使命經歷幾輪升級,最終落為“讓中原人民都過上好生活”,業務版塊也由此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建業,早已和所有的河南人,所有的中原人站在了一起。
自然而然地,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從誕生至今,便承載著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先生的高度期待。他曾經撰文寫到,《只有河南》有四“最”三“心”:最大、最長、最多、最新,無關商業、名利,只關乎建業做文化作品的真心、信心和耐心。
只有河南,是挑戰,但更是機會——通過這個機會,建業將更好地傳承黃河文化,弘揚中原文明,從而讓更多人認識河南、了解河南。
當故土情深遇見深度大咖,如何將這份“深”傳與受眾
故土情深,主旨高深,余味深長.....如何讓這樣陽春白雪般的作品打破文藝圈的天然門檻隔閡,從而順利與市場破冰,成為建業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為此,建業找到了創意團隊二更,憑借二更在短視頻創作與深度內容挖掘上的專業能力,將其中深意層層抽絲剝繭,從而使只有河南滾燙深沉的內核完全展現于世人眼前。
從首次碰頭會,到反復打磨推敲的創意溝通會,幾輪過后,建業與二更最終敲定:通過先后兩條影片,邀請從特定垂直領域擴展到泛影響力圈層的兩位大咖,分兩步走,為這座幻城落下專業角度的注解,也讓好作品好內容真正出圈。
首先,迎合6·6這一開城節點,邀請戲劇領域大咖史航與總導演王潮歌進行對談,從微觀角度,探討只有河南之于普通個體的意義。由此觸動觀眾內心,也讓他們沉下心來,萌生產生前來一探究竟的渴望。
而在第一波過后,邀請專業文化與財經大咖秦朔,從更宏觀的角度,評價只有河南之于中國,時代的意義,發動觀眾進行更高層次的頭腦風暴,共享思想盛宴,升華內涵,實現受眾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實際拍攝時,現場的執行團隊也在第一時間,感悟到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文化熏陶。
王潮歌導演的一句反問“這個時代難道不需要深度嗎”,點醒了在場的所有人,他們開始反思自我,也思考著褪去時代強加于身上的“人設”;而當秦朔動情地講述他與河南的深刻淵源,以及他是如何在只有河南找自己跟歷史、跟回憶的連接時,許多同學也因此被觸動,惦念起自己的家鄉......
由此,從頭到心,打通受眾的任督二脈。
建業模式:一種“從頭到心”的“全身心式”內容輸出模式
好內容,自然會收獲與之相稱的反饋,建業最終交出了一份異常亮眼的成績單:總計渠道曝光量1178w+、總計渠道播放量834w+、兩篇微信公眾號頭條總閱讀量達40w......
兩支影片的上線,首先提升了未到實地探訪的潛在受眾的心理預期,而待開城之后,當他們真的到了實地探索,也無一不被這座幻城所驚艷。截至目前,只有河南已收獲了從業內人士到普通觀眾的良好口碑,有秦朔、史航兩位大咖本人都在私域朋友圈為只有河南親身宣傳,更有來自觀眾的真情實感的評價:開盲盒的快樂,有強烈的代入感,有令人贊嘆的聲光電技術,有震撼、有情懷、有感動,仿佛大型迷宮,令人沉醉其中……
而這些種種,實際上得益于整體內容方法論的成功:第一步先打動內心,俘獲受眾的初步關注之后,第二步再邀請受眾加入這場頭腦風暴,享受思想盛宴。
在全流程的環節中,建業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從頭到心”的“全身心式”內容輸出模式“建業模式”,受眾從一開始便被好內容牢牢抓住——而這,也將成為一種可以被推廣至多數應用的普適性方案。
寫在結尾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包羅世間萬千想象的一個集合。
于建業董事長胡葆森而言,它是河南企業對家鄉的赤子之心,是生長在黃河邊的建業“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的文化自覺;于總導演王潮歌而言,它應有讓一個從未看過戲的人、甚至是一個討厭戲劇的人,因此而重新喜歡上戲劇文化的廣譜作用; 而在著名文旅專家熊曉杰看來,它不是“中國的狂人國”,而是“世界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
或許,等到下一個假期來臨時,你我的下一個旅行目的地,還可能是這個嶄新的——寶藏河南。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