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 《西藏篇》一個業務代表的真實故事
不知你是否已經看過農夫山泉二十周年廣告片的第一部,《一百二十里》。記錄了武陵山工廠水質檢測員肖帥,跋涉一百二十里,進山取水樣的一天。
農夫山泉推出第二部,西藏篇,也是一個和距離有關的故事。
講述的,是農夫山泉在西藏的一位業務代表,尼瑪多吉,以及他在布達拉宮前最后一公里的故事。
《最后一公里》
尼瑪多吉是農夫山泉十二年的員工。
是公司在西藏的一位業務代表,主要負責的區域,是布達拉宮,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
農夫山泉在西藏地區出售的瓶裝水,主要來自八大水源地之一的長白山。
由于西藏沒有城市倉庫,所以,水一到拉薩火車站,多吉和他的同事就要立刻裝卡車,有時甚至飯都顧不上吃,就要直接送往各個賣點,以確保水的品質。
多吉說:“冬天拉薩特別冷,水要結冰的。所以這些終端點,我得趕快給他們送。”
穿越雪原和高山的多吉,把水送到各個終端店


多吉負責的終端店,分布在布達拉宮,哲蚌寺等各個寺廟。
而為了保護古跡,這古寺前最后的一公里,需要多吉用人力,把農夫山泉的水背上去。
多吉在布達拉宮前的一公里送水路


在信佛的多吉看來,水從三千多公里外的長白山,來到西藏,本身就是一種緣分。
“我的同事完成了99%的工作,最后的1%是我來完成的。”多吉對我們說道。
這1%,是布達拉宮前的最后一公里,多吉走了將近十二年。
時間變了,布達拉宮沒變,農夫山泉的堅守與品質,也不會變。
“我也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多吉笑著說。
多吉的故事講完了,但是故事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個像多吉這樣的1%,支撐農夫山泉走過了二十年的日日夜夜,山川湖海,來到不同消費者的手中。
西藏業務代表合影
除了已經推出的兩個故事外,后續農夫山泉還有兩個故事要講,故事的主角,都是農夫山泉的員工。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