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錢包:“銀聯錢包候車亭” 傳播戰役
各式線上消費平臺的“電子支付”搶客大戰中,蜂擁搶占線下商家合作和散發消費優惠“吸粉”成為了各路兵家的慣用套路。作為中國銀聯這一傳統支付巨頭旗下的“銀聯錢包”,又該如何在一場場昏天暗地的“優惠派發”廝殺之中突圍而出?
銀聯錢包傳播戰役的重點任務,歸結起來就是如何打好“銀聯錢包”獨步江湖的三張好牌:全面覆蓋的線下商家終端,刷卡支付習慣,和銀行IC卡的安全性。
占領消費者心理軟肋: 在最怕丟錢包的地方,銀聯送你一個不會丟的錢包
重陽大促前夕,廣東銀聯聯手奧美,細致梳理消費者的心理洞察,發現安全性一直是人們對“電子錢包”舉步觀望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對消費優惠十分敏感的廣大工薪人群,他們能夠承受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弱,而這一群體正正是“銀聯錢包”用戶增長的主要來源。而銀聯錢包與各大銀行共同推動的62開頭銀聯IC卡,是采取“線上領優惠,線下刷卡付”的用戶模式,更能滿足消費者對安全性的訴求。于是這一次,廣東銀聯把傳播資源投向了錢包最不安全的地方——候車亭。在這個錢包丟失的高發地,銀聯為消費者帶來了“既不會丟失,還能帶來優惠,讓消費者省錢”的錢包,進行了一次創意滿滿的營銷傳播新嘗試。
廣東銀聯選取了珠江新城周邊、大型居民區的購物中心等在廣州市內黃金位置的一批公交車候車亭作為傳播的主陣地。在候車亭這一錢包丟失的標志性地點,廣告燈箱內設置創意裝置——款式各異的實物錢包,配合溫馨提示:“小心你的錢包哦!”,激起消費者強烈好奇,“碼上打開,不會丟的錢包”引發大量市民圍觀掃碼,更自發在朋友圈曬照,討論度一時高企。
通過手機掃碼,消費者領取到針對重陽節與廣東銀聯合作的廣州本地數百家商戶的消費優惠券,線下創意帶來的關注度被成功引流至線上。
據統計,“銀聯錢包候車亭”上線期間,掃碼訪問率比普通的候車亭平面廣告高出319%,“銀聯錢包”百度搜索指數環比上漲252%,“銀聯錢包”APP新增用戶25萬人,共派出優惠票券100多萬張。
點燃二次傳播:線下實體創意延展線上話題再創作
為了進一步延展“銀聯錢包候車亭”的話題效應與影響力,通過特殊工藝的再加工,“銀聯錢包候車亭”被二次創作,塑造了成“被砸”的外觀畫面。由于畫面逼真,路人網友甚至警察都信以為真。各路PS大神也按捺不住,對“真兇”狠狠地惡搞了一把,綠巨人、蜘蛛俠都成為了犯案嫌疑人,此舉再次引爆了社交輿論熱議。
由于選取了貼近大眾消費者的生活場景,從消費者“丟錢包”印象點切入,此次傳播成功地激發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塑造出線上的熱點社交話題,有效推動“銀聯錢包”注冊使用的同時加深了銀聯品牌與消費者的聯系。據活動后的消費者調研,99%的消費者對活動持肯定態度,97.68%的消費者表示,會繼續使用銀聯錢包。
時下線上互動H5充斥眼球,大多數人在線上新媒體中進行白刃戰,苦苦尋求破局之道,廣東銀聯卻反其道而行,在傳統媒體中找到機會,成功實現了線下到線上的O2O營銷傳播。好的創意不一定源于新媒體,而且不僅是單一的存在,還應該能被不斷擴散與延展,有著不斷發酵的可能性。聚焦消費者洞察,傳統媒體也能煥發出新活力,也能有新的春天。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