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告門
過日子,可沒那么簡單。80后過來的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早些年掉桌上的一粒米飯,必須撿起來吃的道理。也不會明白,管著家里柴米油鹽的媽媽,為什么非要和菜販子講個1毛錢的優惠。這是摳門和吝嗇的表現么?當然不是,這叫精打細算,這可是一門生活哲學,是一種優良傳統。
但隨著社會與家庭環境的逐漸富余,年輕一代的消費觀與價值觀正在發生改變,對她們來說,節省似乎成了窮的另一個說法,甚至還大肆反其道,開始樂于炫耀自己有多奢侈,多會浪費,來達到炫富的目的。
這種想法真的對么?今天就有個品牌,它叫全聯,這家臺灣的超市最近與奧美合作,找來14位路人,拍攝了一組廣告,企圖用他們的生活經驗與心得告訴你,節省也是一種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年輕一代的經濟美學。
廣告一共分了14個短片,被投放在不同的媒介上。創作風格非常單一,就是一句巧妙又易懂的道理配上一個年輕人的陳述。而通過14個形形色色的人物的表現,基于文案的出色洞察,廣告就像自己的朋友在勸導一樣,更易讓人產生共鳴。同時,這14個道理也企圖改變年輕人的消費觀,再看看它們的海報,仔細品味文案的風采。
很多女生都把長得漂亮當成老天爺的賜福,就是一筆人生的財富,但那是天生的,不是么。能把錢用的漂亮的漂亮女生,才更出色。
可能很多年輕人還是不太會憑借幾句大道理,就愿意加入省錢的隊伍。但文案的聰明之處,在于他將問題轉換了思維,去全聯省錢的目的是可以讓自己更時尚,這樣一下就有關聯了。
錢只是一張紙么?應該要看到錢背后的汗水,你就會懂來之不易更珍惜的道理。
媽媽是我們最親的人,這句文案將省錢這件事與媽媽關聯起來,告訴你,省錢的人最美,就像媽媽一樣。
巧妙的借用了年輕人的叛逆思維,酷酷的語氣與一個簡單的道理,讓人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前陣子康熙來了還有播出,臺灣人很注重養生,他們的飲料中一般都會讓店家去糖或者去冰,這對人來說是一個愛惜健康的好習慣,去糖去冰去全聯三者并列,讓它們在價值觀上形成統一戰線,又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這句就利用巧妙的句式,讓人在朗朗上口與字詞反復中,意圖成為一個口頭禪式的句式,同時符合想要宣傳的主題。“有內涵的口頭禪”,這也是大多文案的終極目標。
”知道一生要去的二十個地方之后,我決定先去全聯“,因為要去全聯買便宜又劃算的東西,省錢去更多的地方。
明確指出年輕一代應該要有的消費觀與價值觀:省錢是正確的事情!
顏值高固然重要,可男人不光要看腦袋,更要看會不會過日子。這張海報更傾向與男生們溝通。
美的確是讓人愉悅的東西,這句純粹的在推銷自己的價格優勢了,同時為整套廣告想要表達的內容做結論:全聯的價格很便宜,要省錢去全聯。
這張海報主要是和廣大的年輕情侶溝通,基于他們的角色出發,為他們樹立“小家庭”應有的消費觀。
比較討巧的說法,我的豬長得特別快是什么說法,原來就是存錢罐變滿的意思。將存零錢這件事換了一個說法,更有趣味,更具對年輕人的號召力。
最后這句完全是公益廣告的架勢,為全篇提綱摯領,并拔高了全篇的主題:倡導年輕人從消費觀到價值觀的改變。不得不說文案太精彩了!14個衣著時尚的人,道出各種省錢的各種道理,說服力十足,并從而為全聯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光顧。
這是全聯品牌年輕化的第一步,全聯30歲以下的消費者僅僅只占9%,而很多臺灣的年輕人去全聯消費會有一種“委屈感”,甚是覺得拿全聯的超市塑料袋都會丟臉,好像是因為自己很窮,才來這里。這點可能和內地有一點差異,至少大部分年輕人不會把去超市當作丟臉的事情。但全聯這次將廣告定義為經濟美學,卻正好能向更多的年輕人傳遞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現實中追求理想,在理想中顧及現實。
臺灣全聯經濟美學文案:
長得漂亮是本錢,把錢花得漂亮是本事。
知道一生一定要去的20個地方之后,我決定先去全聯。
來全聯不會讓你變時尚,但是剩下來的錢,能讓你把自己變時尚。
省錢是正確的道路,我不在全聯,就是在往全聯的路上。
養成好習慣很重要,我習慣去糖去冰去全聯。
我可以花八塊錢買到的為什么要掏十塊錢出來。
花很多錢我不會,但我真的很會花錢。
因為這是林北辛苦賺來的錢,幾塊錢很重要。
真正的美,是像我媽一樣有顆精打細算的頭腦。
會不會省錢不必看腦袋,看的是這袋(全聯購物袋)。
美 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比方說全聯的價格。
距離不是問題,省錢才是重點。
來全聯之后,我的豬長得特別快。
離全聯越近,奢侈浪費就離我們越遠。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