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i做e,社交悍匪老鄉雞算是把「用戶關系」玩兒明白了
最近大家總在聊一些「住在熱搜上的品牌」。
尤其是那些住在熱搜上,又備受大眾憐愛的品牌。
好比「椰樹」,審美堪稱品牌界的泥石流,騷操作不斷,爭議也不少。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品牌,卻不僅收獲了極高的大眾關注度,三不五時被送上熱搜,還收獲了極高的大眾包容度。
又好比最近剛上了熱搜的「老鄉雞」,自爆家丑、請客翻車,卻不僅次次都能收獲熱搜,還每次都能逆轉口碑,獲得大眾的一致稱贊。
人們常說大紅靠命,然而能夠「紅且有人愛」,卻是更難。
不要說黑紅也是紅,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品牌,就要惹人關注又惹人憐愛。
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椰樹老鄉雞是如何鍛造「備受憐愛型」熱搜體質的吧。
品牌人格化
讓你記住我,更讓你愛上我
此前在撰寫椰樹的時候,易姐曾提到過品牌的人格(原文點擊《low到極致就是潮?椰樹牌椰汁的奇葩品牌人設打造》)。
美國學者瑪格麗特·馬克(Margaret Mark)和卡洛斯·皮爾森(Carol S. Pearson)共同提出過一個「品牌原型」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有生命力的長壽品牌是具有人格原型的。他們將原型分為四類共12種:
獨立動機類人格:純真者、探險家、智者
征服動機類人格:英雄、亡命之徒、魔法師
歸屬動機類人格:凡夫俗子、情人、弄臣
穩定動機類人格:照顧者、創造者、統治者
品牌原型相關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出現,主要涉及品牌原型與消費者對新產品、廣告、品牌延伸和品牌定位的反應之間的關系。
品牌的人格,有助于品牌被消費者所標記、所記憶。
道理很簡單,品牌是抽象的,沒有溫度的。想要讓人愛上品牌,本身就是一件違反人性的事,但人是溫熱的、具象的。如果品牌可以讓自身「人格化」,把冰冷的、陌生的、缺失人性的品牌,變得溫暖、具象而容易親近,就更能讓人認識自己、喜歡自己。
現有研究也佐證了這一點。
「在新產品評價方面研究表明,那些具有中等一致性水平的新產品獲得的評價最高。」
「在廣告評價方面研究顯示,消費者更傾向于采用基于原型的加工方式來評價廣告。」
這也是一眾品牌都關注品牌人格化,或多或少希望能夠實現品牌人格化的原因之一。
椰樹老鄉雞在騷操作頻出的同時能夠不惹大眾厭煩,同樣離不開其獨樹一幟的品牌人設打造。
從品牌人格的角度來看,椰樹與老鄉雞的人格雖然不盡相同,卻都憑借著其自然、樸實、毫不做作的人格,收獲了大眾的包容甚至是喜愛,因而總能在輿論颶風中全身而退。
當然,你也許會問:光是那許許多多的人格,就已經足夠讓人頭疼了,品牌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品牌人格,實現品牌人格化,甚至鍛造出「備受憐愛的熱搜體質」呢?
易姐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向 e 人學做關系,向 i 人學做價值。」
在本文中,易姐將圍繞「品牌如何構建關系有利型人格」,進行詳細闡述。
為i做e老鄉雞
算是把用戶關系玩兒明白了
「i人」、「e人」的說法,源于MBTI人格測試(又稱16型人格、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人格類型理論的一種) 。
MBTI中的「 i 」,代表著內向、內傾型。而i人,則被大眾引申為:性格比較內斂、內向的人,簡單來說就是「社恐」。
MBTI中的「 e 」,則代表外向、外傾型。而e人,則被大眾引申為:性格比較外向、比較自來熟,非常能熱場的人,也就是此前大家常說的「社牛」。
當然,i人也好,e人也罷,每一種個性自有其魅力。
不過,如果把這一人格特征代入品牌的話,易姐建議品牌——
「像 i 人一樣去做品牌價值,像 e 人一樣去做用戶關系。」
1 「社牛」一點,
給自己多加「戲」。
品牌如何像e人學習,打造自身關系有利型人格?
首先就需要品牌「社牛」一點,多給自己「加戲」。
此前曾在網上看見過一個博主分析她的一位女性朋友受歡迎的原因。
這位女性朋友在容貌上只能算中等,卻備受男性的歡迎與喜愛。究其原因,首先就在于她非常懂得在公眾場合通過肢體語言展現自己。
相較于其他女性,她的肢體語言會更多,而又能夠展現女性魅力,這使得她更容易獲得男性的關注。
e人之所以社牛,就在于其往往「戲多」。
以老鄉雞為例。
想必大家不難看出,老鄉雞,老e人了。
無論是2020年那場著名的「手撕聯名信」事件,還是此后的「土味發布會」,老鄉雞的社牛屬性都暴露無遺。
2020年元宵節,一則視頻在網上走紅。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在視頻里親手撕掉了員工要求「減薪免薪」的聯名信,并且喊話員工「就算賣車賣房,也要確保旗下16328名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 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手撕聯名信」視頻截圖
△ 老鄉雞「手撕聯名信」事件多次登上熱搜
而在「手撕聯名信」時間以后,老鄉雞更是在「社交悍匪」的路上越走越遠。「手撕聯名信」熱度剛過不久,老鄉雞就用一場「土味發布會」再度抓住了大眾的目光。
紅磚、土墻、紅色綢布蓋住的長桌…這場發布會上充滿了各種土味元素。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更是穿著一身藍色秋衣出場,極具其個人特色。
這場被網友稱之為「八零年代土味風格」的發布會土到了極致,土出了張揚,也土出了記憶點。實時數據顯示,這場發布會視頻吸引了1.4億的播放量。網友「土到極致就是潮」的評價更是刷爆了彈幕。
這還沒完,在土味發布會后,老鄉雞迅速簽約了岳云鵬為代言人。消停了沒多久,又在2020年底通過一番驚爆大眾眼球的「自爆」,再度登上熱搜…
社牛戲多,然而他們層出不窮的「小動作」,正是他們向外界建立聯系的方法。
社牛們通過不斷給自己「加戲」,建立了一個個「連接點」。這些連接點就像是一個個插座接口,提供著社交貨幣,甚至是情緒價值,吸引著大家與之互動。
2 情緒價值萬歲
品牌,請帶著我發瘋。
說到「社交貨幣」,說到「情緒價值」,想必大家不難看出,如今的大眾對于「情緒價值」的需求正在日益提升。
這一點,從「發瘋文學」一詞的爆火也可見一斑。
「發瘋不一定有用,但一定很爽。」
「發瘋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
人們傳頌著各種發瘋文學,研究著各種發瘋文學精神狀態。然而「發瘋文學」爆火的背后隱藏著的,正是當代人壓抑許久的情感釋放需求。
「品牌,請帶我發瘋。」
這句話,就差寫在消費者們的臉上了。
誰能「成為大眾的嘴替」或者「帶領大眾發瘋」,誰更能滿足大眾的情緒價值,誰就更能讓大家覺得你真是一個很有趣的品牌,進而助力深層情感鏈接的建立。
因此,在構建好關注點以后,建議「社牛品牌們」通過盡可能輕松、無縫、愉快、有趣的互動,滿足用戶的差異化情緒價值。
你也許想問:如何盡可能輕松、無縫、愉快、有趣的互動?
訣竅在于「輕」。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鄒振東教授,曾在其所著的《弱傳播》一書中提出「輿論的輕規則」理論。
「輿論的輕規則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很重要的東西,在輿論世界不一定重要。在現實生活里不重要的東西,在輿論世界卻可能很重要。」
現有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
英國社會心理學家尼古拉斯·埃姆勒觀察人們談話內容時發現,
「人們的日常談話中,89%——90%是閑言碎語,其中65%的內容是「吃瓜」、「聊八卦」。」
所以,在表達上,品牌可以松弛一點,哪怕讓人覺得你是在發瘋。品牌互動沒必要那么深刻,「舉重若輕」反而可能贏很大。
△ 老鄉雞「加戲」式發博方式,沒話找話,實在沒話「咯咯噠」,這一方式同樣吸引了不少網友與之互動。
3 「戲多」,
且不以「戲多」為恥。
當然,無論是品牌人格的構建還是用戶深度關系的建立,都非一朝一夕之事。
品牌要想構建自身「關系有利型人格」,還需要像e人一樣,「戲多」且不以「戲多」為恥。
是的,從MBTI理論來看,i人也會有social(社交)的時候,甚至有的i人社交起來,同樣堪比社交悍匪。
而MBTI區分i人與e人的根源,在于e人不為社交所消耗。與i人在社交后會感到消耗不同,e人樂于舒展自己的意志,并且不為自己意志的自由舒展而感到羞恥或內耗。
放在品牌身上,椰樹就是典型的這類品牌。
無論大眾再怎么嘲笑其土潮包裝,椰樹都堅持把土潮風格進行到底↓
在廣告被批過于低俗的時候,回擊說自己這是藝術↓
在「從小喝到大」系列廣告備受詬病之后,椰樹的反應也并沒有像其他品牌一樣「道歉三聯」。而是拍攝了新的廣告,力證(或狡辯?)自己「從小喝到大」的「本意」。
同樣的,在猛男直播被批擦邊色情的時候,依舊堅持自我,表示自己是展示健美的身姿,不是擦邊。
一個人設之所以翻車,在于其內核不夠穩定。
「強大而穩定的內核,不僅有利于鑄就真實而穩定的人設,也更有助于品牌人格魅力的塑造。」
群魚效應告訴我們:
「個體都是孤獨的,認同于一個組織,也就有了歸屬感。」
也因此,古斯塔夫·勒龐說: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可以說,對于歸屬感的追求,是根植于我們腦海中的集體無意識。
那么,如果一定要聽從、要追隨,我們會追隨誰?
「我們會下意識追隨強大而堅定的聲音」。
而椰樹穩定的內核,不為「戲多」而PUA自己的堅持,也鑄就了椰樹獨一無二的、穩定的、極具魅力的品牌人設,讓大家覺得它「天性如此」,它「好自然好不做作」,進而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對椰樹品牌的包容度。
以近期備受熱議的「猛男直播」為例。
椰樹的真實,提高了大眾對其品牌的包容度,直播男模們備受吐槽的「雙開門冰箱上身下接超緊小短褲」穿著,就被網友們挖出老板本人早在多年前就已穿過。
不少網友因此幫椰樹說話,表示:老板身體力行地證明了,這真不是衣服檢不檢點的問題——如果不是因為模特們胸肌這么大,它就是件普普通通的老頭背心。
椰樹在「猛男直播」中坦蕩的態度,也消解了大眾「本能性」的尷尬,讓大家終于得以放下矜持與包袱,去認真審視椰樹的審美,并漸漸發現,大大方方展示健美身材,椰樹的審美,沒有問題。
4 人性化思考,
并努力展現人性化思考。
當然,社牛之所以為社牛,不僅僅是因為其樂于展現自我,并且內核穩定,無內耗、低羞恥。更在于其懂得如何讓人喜愛。
這一點說起來很玄,做起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培養自己的共情力。
放在品牌身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戶思維」、「人性化思考」。
無論是「用戶思維」還是「人性化思考」都已是老生常談。
然而易姐想說的是,
I 品牌要有人性化思考,更要能將自身的「人性化」思考,傳遞給大眾。
以老鄉雞為例。
老鄉雞「戲多」卻備受憐愛的原因就在于,老鄉雞是一個不乏「人性化思考」,且擅長將自身的人性化思考展現給大眾的品牌。
在「手撕聯名信事件」中,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在視頻中手撕聯名信是「戲」,然而在這場「戲」背后,傳遞的卻是人性與人情。
要知道,彼時正值「寒冬」。一眾餐飲品牌受到疫情影響,營收額大幅下滑,有的甚至現金流告急,瀕臨倒閉。
也正因此,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在同行都在集體裁員、暫緩發放薪水時「手撕聯名信」,表面戲多,但內里卻人情味滿滿。
而老e人老鄉雞,以及其e人老板束從軒,只是通過「加戲」,將自身本就懷有的人情味兒,傳遞出來了而已。
同樣的,在「自曝其短」事件中,老鄉雞主動發布「自查自糾」報告,自曝自己多家店鋪存在的問題是有「做戲」的成分,然而也向大眾展現了其品牌對于顧客用餐安全的重視。
△ 此前,老鄉雞在其發布的自查自糾工作報告中標示:南京鴻利廣場店八角調料過期、武漢文體匯店煮飯器械不清潔、淮南縣鼎鑫幸福城店鹵味中有異物……在該「報告」中,老鄉雞共列舉了18項問題。
而此次老鄉雞能夠在請客翻車以后逆轉口碑,同樣離不開其內里的用戶思維與人性化思考。
9月28日,老鄉雞在微博發布信息表示老鄉雞20周年,要「請全國人民吃飯」。
并且,提前十幾天就已經開始用抽獎活動進行預熱↓
△ 左:老鄉雞20周年第一波抽獎
右:老鄉雞20周年20連抽總結
然而,10月8日當天,由于活動太過火爆,許多網友反饋說「搶不過大爺大媽」,門店根本排不上。
而老鄉雞給出的回應是,第二天再上線十萬多份外賣,秒殺價0.01元,算是補給搶不過大爺大媽的年輕人。
不僅如此,老鄉雞董事長束叢軒還在9日下午發布了一條微博,用極具溫情的口吻,一一點明了其品牌的「人性化」。
敲重點:
我的顧客們,你們沒有吃到,但我們「替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次飯」如此,也很有意義;
我們此次活動,還讓許多環衛工人與外賣騎手也吃到了免費的飯菜,實現了實實在在的公益價值。
雖然最終出現了一些意外情況,但我們第二天的外賣渠道,是特意為大家增加的。
不難看出,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的這篇「道歉信」堪稱教科書級別。不僅每一個點都打在了點子上,且極具「人性化思考」與「共情力」。
可以說,
基于人性化思考搭建「戲臺」——在「戲臺上」展現自身人性化思考,已經成為了老鄉雞的慣常操作。
然而老鄉雞雖然戲多,卻也每次都做出了實實在在的付出。
△ 10月8日,老鄉雞在其官方公眾號發送推文,稱已在全國1120家門店合計送出約60多萬份套餐、112萬個雞蛋等等,并預告10月9日中午還有10萬份免費外賣等著大家。
沒有人會詬病實實在在的「利他」行為,這也是老鄉雞「戲多」卻依舊備受大眾包容甚至憐愛的原因所在。
△ 在請客翻車以后,老鄉雞憑借暖心回應再度收獲好評,登上熱搜第一。
品牌連接時代,請勇敢為i做e
大眾對品牌的認識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經歷了數次迭代:
「品牌商標論→品牌名牌論→品牌承諾論→品牌品質論」。
而如今大家都在說,我們則已經進入了「品牌心智」時代。
然而在易姐看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人群的代際變遷,我們已經飛速進入到了「品牌連接」時代。
何為「品牌連接」時代?
《紐約時報》前執行副主編,著名商業作家勞倫斯·英格拉西亞曾表示 :
「強連接」才是打造新型顧客關系的核心理念。
也就是說,要用「連接」取代「推廣」。讓品牌和顧客之間不再只是買賣關系,而是朋友關系。
為何?
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原有的「人、貨、場」已經被顛覆。
一方面,數字化打碎了我們原有的世界,使得媒介碎片化、去中心化,使得廣告再也無法形成規模化效應,既更難觸達消費者,也更難以產生重復效應,加深品牌信息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記憶程度。品牌原有的「占領心智」策略受到挑戰。
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爆發縮小了產品品質間的差異化,新貨架的誕生大大豐富了消費者的購買觸點。使得對于消費者而言,在哪兒買?買哪家?已經無關緊要。
當玩法改變,原本的棋局也被一把掀翻。
「品牌心智論」漸漸淪為空談。品牌們用盡全力傳遞「我很強」的認知,到消費者心智之中,卻往往變成了「大家都很強」。
而在「大家都很強」的心智認知下,誰能讓消費者時時掛心,誰就有了更多被選擇的可能。
所以品牌們,勇敢去做e人吧,去構建自己的「關系有利型人格」。
THE END.
本文首發首席品牌智庫「品牌有一套」欄目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