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品牌如何打爆新品?抖音電商會員日給出高效樣本
從流量,到留量
從何處要增長,一定是各行各業的經營者今年尤其關心的話題。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我帶領團隊去大量的企業進行走訪。從一次次的交流中,發現公司的管理層普遍面臨以下困擾:以前的流量打法和低價策略黯然失效,打磨許久的新品沒達到銷售預期,他們對如何迎戰雙十一、雙十二也犯了難。
而這一切歸根結底,是流量越來越貴,消費者愈發理性,導致品牌謀求增長的難度直線上升。知名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聯合CCID、新京報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互聯網公司的獲客成本,已經由37.2元上漲至486.7元,漲幅超過十倍;到了2022年,據媒體測算,主流公域電商的平均獲客成本高達800元。德勤《2023中國消費者洞察與市場展望》報告則提到,當前,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均趨于務實和理性。
身處存量時代,品牌要如何破題?我的建議是,摒棄流量思維,挖掘留量紅利。具體而言,放棄以往只知道買流量、搶用戶,卻不加以維護的傳統打法;而是將流量留存下來,通過精細的會員營銷,形成持續的復購、裂變。打個形象的比喻,傳統打法就像漏斗,用戶隨著流量耗盡即走;精細的會員營銷則是沙漏,將用戶化為品牌資產的一部分。
不過,到底什么才叫精細的會員營銷,又要怎樣操作呢?不久前結束的駱駝抖音電商會員日、UGG抖音電商會員日,給經營者們提供了兩個有效范例。
接下來,讓我們以此為例,層層展開它們用會員營銷引爆新品的內核。
上新即打爆,靠的是內容力
正如開頭提到的,在最近的兩個月里,我密集地拜訪了一些企業,其中也包括不少服飾公司。得到一個深刻的感觸是:這些年,各行各業推新品難,但服飾行業想打爆新品尤其難。
比如,某個女裝品牌的創始人孫老板告訴我,上世紀90年代,她和老公開服飾廣場,一天就能賣出一萬多元的貨;生意做大以后,她又在南方投資工廠,做起了自己的女裝品牌。該品牌在巔峰時期,一個月有幾百萬、上千萬的銷售額。
但在一年前,她決定徹底放棄服飾這門生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新像一場“賭注”。哪怕全年無休地找貨、找渠道,她還是摸不準消費者的偏好。運氣好時,能把一款單品賣爆,運氣不好時,新品滯銷就會導致大量庫存積壓。
我聽完后十分感慨,如果孫老板繼續做服飾生意,把陣地放在抖音電商,結果應該截然不同。為什么這樣說?不妨讓我從駱駝、UGG參與抖音電商會員日的案例中,為大家一一拆解。
線上+線下深度串聯,助力新品“殺出重圍”
在我看來,品牌與用戶的距離太過疏遠,是新品滯銷的關鍵原因。很多傳統服飾品牌,重度依賴經銷商和線下渠道,基本沒有跟用戶產生高效互動的可能性。
經銷商固然可以為品牌在短期內帶來極高“走量”,好的門店選址也能聚集不錯的線下流量。但品牌面臨的首要問題,即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要如何迅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讓新品殺出重圍?
針對上述問題,駱駝抖音電商會員日給出了有效的解決路徑——以內容為橋梁,深度串聯起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將上新爆點無縫鏈接至目標用戶。
9月24日,駱駝以“敦煌·無境”為主題,在敦煌舉行了一場秋冬新品時裝秀。線下,與沙漠景致融為一體的新品展示,將品牌的戶外美學表現得淋漓盡致;線上,通過抖音全程直播的新品發布秀,為品牌帶來充分的流量曝光。
如果大家和我一樣,在大秀上種草了一款駱駝沖鋒衣,只需到抖音電商旗艦店下單,還能享受到抖音電商會員日的各項權益。對品牌而言,線下的大秀展示,與線上的直播內容、商城場景結合,既為新品上市營造足夠聲勢,又將聲勢轉化為了實際的銷量,讓“孫老板們”免去憂慮。
流量+內容雙向賦能,給爆款“配上引擎”
實際上,我在開頭建議經營者摒棄粗暴的流量打法,并非認為流量不重要。而是希望品牌能將流量與內容結合在一起,服務于生意本身。
以UGG抖音電商會員日為例,9月27日,UGG邀請頭部達人方圓空降直播間,穿上斷貨爆款Tazz與用戶互動;9月29日,明星宋妍霏空降UGG的抖音直播間,為用戶送出了會員專享券、爆品專享券等各類福利。
一方面,屏幕前的用戶可以通過“達人講解”、“明星互動”等情景化的內容,對上新單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另一方面,明星、達人作為天然的流量觸點,為UGG聚集了大量新老會員,并在互動中驅使其做出購買決策。
這也意味著,當品牌有了內容和流量的雙向助力,加上抖音電商的資源支持,將更早、更快地實現“上新即打爆”,達成生意目標。
深度經營,筑牢會員“留量池”
隨著90后、0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高度個性化、多元化,并且以情感驅動的消費需求,對品牌的經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會員營銷從單純的比會員數量,爭搶平臺流量的上半場,步入拼會員質量,創造品牌留量的下半場。如果我們將品牌商家的增長力,比作一棵大樹,只有當大樹根系扎得夠深(老會員提升),并不斷延伸根系的寬度(新會員增長),才能源源不斷地為新品爆發提供養分。
會員拉新:多樣玩法,拓寬“人群寬度”
本次抖音電商會員日期間,駱駝便與平臺強強聯合,圍繞貨架場推出多重玩法,實現了會員增長與新品爆發的雙重目標。
它具體怎么做的呢?
首先,駱駝借助抖音電商貨架場的全域資源,在其進行了秋冬新品的首發;其次,它通過商城等各項搜索資源的助力,提升了搜索承接效率;緊接著,品牌館1元抽簽會員專屬活動,成功將商城公域流量轉化為品牌會員。此外,除了上新單品,駱駝拿出上百款秋冬爆款商品參與商城超值購頻道,將更多高潛用戶納入品牌的會員池。
在我看來,駱駝的多重玩法也是對會員營銷的一次探索與突破。以前的會員營銷,是粗暴式的,為了拉新,品牌要么選擇降價促銷,要么附贈缺乏差異化的禮品;而駱駝在抖音電商會員日的營銷,則是互動式的,會讓用戶覺得自己很精明,且備受關注。
數據顯示,在抖音電商會員日期間,駱駝的品牌會員累計增長37萬,讓更多經營者看到用新渠道、新方法打開新局面的可能性。
老客喚醒:多重福利,筑牢“留量深度”
與駱駝不謀而合,UGG也敏銳地意識到,作為針對會員經營的平臺級營銷IP,抖音電商會員日無疑是一次增長機遇。在吸納更多新會員的同時,還需要圍繞已有的會員池制定專屬權益,深度強化老用戶對會員價值的體驗。
因此,UGG在抖音商城再次上新核心爆品“斷貨王--Tazz”、“人氣爆款--厚底雪地靴”,并在平臺資源的支持下,為品牌會員配備專享的Tazz禮盒限量搶購、1元抽簽購Tazz禮盒、Tazz爆品專享券、會員專享券等多重福利。
本次抖音電商會員日期間,UGG的每一步,都圍繞著核心爆品與會員經營,讓消費者更加認同會員價值,成為品牌的忠誠消費者。如此一來,它不僅能在每次上新時助力銷量、會員齊增,也為品牌再次加強“老客粘度”。
抖音電商,從爆紅到長紅的生意陣地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打造出一個爆紅單品已經不易,想“長紅”就更加困難。但從駱駝、UGG以及更多品牌案例中,我發現在抖音電商這一陣地,已經涌現了不少持續火熱的超級爆品。
為什么品牌在抖音電商可以做到這些?我認為其中關鍵就在于抖音電商會員日獨特的IP價值——圍繞品牌人群資產,形成拉新—轉化—復購的全鏈路,最大程度地發揮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
曝光拉新
過去,人們認為新品難以成為爆品,因為產品的出圈大都需要品牌與口碑的長周期累積。
然而,在駱駝抖音電商會員日的案例中,我看到品牌通過抖音開屏廣告,為敦煌時裝秀拱熱話題;與此同時,它發起全民任務#駱駝2023敦煌時裝秀,再次為新品發布增加曝光、制造聲勢。
借助大流量大曝光,駱駝快速在更多用戶心中形成品牌認知,積累起對產品有好感的潛力人群。
種草轉化
正如我在前文所說,漏斗型的流量打法已經黯然失效,就是因為品牌與用戶的關系過于疏遠,人群流量無法有效轉化為資產。
針對上述問題,UGG在抖音電商會員日期間,邀請了方圓、劉思瑤nice、牛又面、一只不秀、羅代表等頭部達人,對用戶進行全方位的種草滲透。最終的成交數據證明,達人們各具風格的穿搭展示,讓曝光拉新階段還在觀望的潛力用戶,直接轉化為品牌會員并完成購買行為。
此時此刻,種草轉化也讓品牌和會員的關系從淺層的“我知道”“我買過”,進一步升級到“我喜歡”階段,為爆品的持續火熱埋下種子。
復購裂變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沙漏型的會員營銷,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廣告投放邏輯。即從“吸引用戶過來了,購買了,走了”,轉變為“讓用戶進到品牌會員池,把人留存下來,留住之后讓他反復地買,形成口碑裂變。”
為此,抖音電商會員日將整個上新打爆的流程,分為預熱蓄水期、爆發期、運營期,并配備不同的特色玩法和資源助力,從而實現高潛會員觸達、會員成交爆發、會員持續經營。
在持續經營階段,無論是產品工具對會員的持續觸達,各類媒體矩陣的發酵傳播,還是會員福利的不斷派送,都可能讓處于人群池中的會員再次“激活”,哪怕是服飾這樣明顯具有“新鮮屬性”的消費品,也能實現極高的復購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