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國人帶著童心做中文設計
撰寫:白馬,排版:白馬,校對:白馬、荔枝,來源:設計便利店
原標題:擬人化字體長啥樣?這個外國人帶著童心做中文設計
外國人的迷惑t恤和紋身
對于非母語者,神秘東方文字的圖形屬性遠大于閱讀屬性,導致笑話頻發。無論是漢字t恤還是老外文身,總能持續刷新筆者對中文的認知。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設計師——美山有,就是一個熱衷漢字的外國設計師。
美山有作品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可愛!手寫的拙樸感混合著天馬行空的創意圖形,突破漢字本身結構的同時又識別度滿分,可愛到下一秒就要背上書包和朋友們歡樂春游。今天就來一起探究美山有字體設計的童趣秘籍吧。
01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美山有以童趣的字體風格著稱,乍一看你可能會覺得這也不難嘛。但愛好做字體的人一定知道,可愛到如此自然的程度絕對是個技術活兒!生硬加入圖形有多違和只有試過的人才懂。美山有的圖形不是憑空得來,而是有其規律可循。
無論是中文還是西文,對字體進行擬人化重塑是美山有的常用技能。這種狀態就像剛學寫字一樣,把字當成小人畫上臉和表情,瞬間字體就有了喜怒哀樂。
這種字體方式也很適合用作心情日記。“梅雨天太潮濕了心情很差;工作久坐背像針刺一樣疼難以集中注意力;辭職以后成為快樂自由人。”
擬人化需要對圖形細節進行高度概括化,包括顏色也要簡單明了,繁復的細節刻畫反而會讓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美山有的早期作品,人物五官過于零碎且顏色繁多,看上去就略顯粗糙,幼稚而不童趣。
「栗子」中有大栗子,「南瓜」里有南瓜,字義即字體,可愛又識別度滿分。超適合用在兒童識字卡上。
早餐的花卷、旅游遇到的小島、石頭、瓷器上的龍。生活中處處是素材。
作為非漢語母語者,美山有不被漢字章法和結構所束縛,能更多的以圖形視角去處理字體。在漢字的表意屬性加持下,通過聯想在字體中加入自身理解形成獨特的表達方式,總讓人會心一笑。
在靈感之上,可以總結到三種他的常用技法。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彌補加入圖形導致的識別性問題,讓字體好看又好認。
02
不加圖形的圖形感從何而來?
除了目力可及的童趣圖形,在可愛之外,美山有的很多作品不額外添加圖形,也有其獨特的圖形感受。這是如何做得到的呢?
流動感的字體需要先用鉛筆對外形進行規劃
在美山有的作品中常見流動形態的字體,這類改變字體常規外形的方法是營造圖形感的利器。而在外形自由不羈的情況下想要維持結構平衡就需要對字型整體進行規劃。美山有一般會用鉛筆先規劃好外輪廓線,然后再對內部進行填字。
跟設計版面一樣,字體也有“留白”,這些負空間的造型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美山有擅長從字體結構的簡化入手,對字型負空間進行極致歸納,從而營造圖形感。
這組作品是對負空間進行了線性歸納。處理線性負空間需要盡可能的減少筆畫曲線,最好橫平豎直。所以成品會給人方正、整齊、宛如印章的視覺印象。
以上作品將負空間歸納成幾何圖形。在視覺感受上會更靈活,不同圖形的疊加使用也能增加字組的豐富性。
這里總結了線性圖形和幾何圖形兩種形式。纖細的字體筆畫由于過于分散,會導致內部余白擠壓不足,所以歸納負空間的方法更適用字重大的字體。
日語系統本就由平假名、片假名、漢字和羅馬字四種文字構成,有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字體。而中西結合、多語言混搭等跨文化造字方法,能讓熟悉的文字陌生化,從而帶來圖形感和新的趣味。
03
童趣風格的商業遷移
卡通童趣的風格雖然可愛,但它是否是僅存在于練習中的自嗨呢?答案是否定的。美山有在商稿中依舊保持自我風格,完美的將趣味化字體與項目氣質相匹配,甚至在配套延展中也做到了相輔相成。
YAMA是一家狗狗主題的店鋪。整體風格是昭和式的復古可愛,同時也富有亞文化氣息。
活動配套的地址宣傳單
在YAMA“樂園犬展”主題活動上,美山有一如既往的使用了腦洞擬人字體,將遛狗的場景融入“狗”字中。同時迎合店鋪亞文化的氣質,在后續延展上借鑒了生成建模、熒光撞色、凌亂字體編排等新丑風的表現形式。并在宣傳地圖上將時間地址以小狗形象進行排列,十分貼合主題。
巖沢兄弟的“奇美拉游樂園”展覽視覺設計。字體部分結合動物、臺燈等元素,編排靈感來源于兒童連線游戲。
喜如月餅logo設計。以創始人全家福照片與月餅形態為基礎,從而演變為圖形logo。
美山有可以說是把卡通字體的靈活性運用到了極致。不同于國際主義的秩序化,鮮明的顏色、擬人化的形象、圓潤感的線條等特征給人放松、易于接近的感覺,從而令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親切感。
vans九龍舊車連合戶外活動
不過美山有的商業作品并非只有可愛風格,也有現代潮流的字型。還記得前面提到的負空間歸納么?在為vans戶外活動制作的主題字體中就用到了這個方法。每個字都以矩形為外框做成統一大小,方便自由組合。負空間則以三角形為基礎圖形,配合傾斜處理打造出運動般的動勢感。
相信很多設計師都有讀不懂英文、但用英文作為裝飾編排的經歷。那以漢字作為符號時,會產生怎樣的設計呢?除了今天介紹的美山有以外,還有很多世界各地的設計師都開始了解和嘗試漢字設計。而這些跨文化設計中的外國視角,或許也能為我們母語設計師帶來不同維度的設計靈感。
圖片來源:ins: @u380
Reference:1.《レタリングで學ぶ自由な文字のデザイン》
coloso.jp/visualcommunication/graphicdesigner-miyama-jp
2. ins: @u380
作者公眾號: 設計便利店(ID:designmart)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