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理想汽車4個反行業種草技巧(上)
近期,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得到開了一門《李想:產品實戰16講》。
2W+人付費學習,這一次李想又以產品經理講師的角色進入公眾視野,對于這一次開課的理由,李想也坦言這是市場部洞察、調研后的計劃。微博之王、產品經理、造車新勢力。2023年的理想可謂是風光無限,位居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目前理想最新毛利率甚至已超越特斯拉。而作為品牌內唯一五座的豪華SUV,理想L7也為上半年的戰報貢獻了不俗的銷量。截止8月1日最新數據,理想L7上市5個月總交付量已突破5萬輛。也是在理想高歌猛進的一年,市場對于L系列的爭議一直存在。比如增程式是否只是個過渡性的解決方案,理想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奶爸車調性缺點意思。
而在技術投入遠低于蔚來、小鵬的情況下, 被外界嘲為“套娃式造車”的30萬+SUV為什么屢試不爽,這需要回到李想以終為始的造車理念上尋找答案。一年前,李想就公開提到,在20萬元以上汽車市場中有89%的群體為家庭用戶。從產品出發,明確家庭用戶的定位可以讓員工更加精準地進行產品研發。也正因如此,從品牌、產品到銷售、營銷。理想的目標都是直接奔著家庭用車去的。基于清晰的產品定位,理想的營銷投入也更為精打細算。關于營銷費用,李想曾表示自己的品牌市場費用率為0.6%,遠低于主流市場的2-3%。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理想在銷售市場上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果只把其營銷成績歸功在車垂、數碼的主動權上,那就小看了其在整體營銷策略上的動作。
以L7這一年輕型號為縮影,我們近期對理想在社交媒體上的動作進行了分析復盤,看到了一些更聚焦又或是「反套路」的結論:
<上篇>
相比于很多汽車品牌既要新知白領又要有娃家庭的寬泛定位,「極致聚焦」為理想在高端家用車賽道帶來了幾近贏家通吃的勝利
相比于反復追新車造話題,理想對于造話題始終堅持「少即是多」的原則
<下篇>
除了瞄準主流男車主,理想也更重視家庭伴侶決策,一票否決權在哪里,理想就在哪里
反向把控節奏感,將重心放至發布后,理想始終重視「銷售期」社交營銷加碼
-對此本文將會分為上下兩篇在平臺進行更新,本篇將圍繞品牌定位與話題展開-
一、網上一片聲討,為什么奶爸車還這么香
用戶需要什么,車企就造什么。在行業內,這個觀點并不陌生,但像理想這樣真正做到將「用戶需要什么」放在了第一卻并不容易。而這一點,卻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理想“線上沒贏過,銷量沒輸過”。我們運用眾引在汽車業務的角色定位三交形來看,其實市場中的每一款車,對于其消費者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定位。比如路特斯、悅也把車做成了成年人的“大玩具”,Model Y成為了潮流白領的購車選擇,所謂的道具屬性也就是指產品在彰顯消費者性格特質、身份地位上的功能。而理想則是真正將「Famliy car」的工具性做到了極致。
首先,一個發問,汽車作為第二空間,作為「移動的家」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它的答案可能是舒適、無焦慮、幸福。再將這些體驗拆分細化到產品的功能點上,則是大空間、按摩座椅、皇后座駕、增程式混動、聲紋識別、后排電視.....需求和產品功能性的貼合讓理想從理想one到L系列快速own住了「高端全能家用車」這個主賽道。
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家用車擊中奶爸們的需求,理想在產品角色定位上也就從工具進一步的躍進到了道具。當你在路上看到理想車主,很容易會將其與中產、奶爸、二娃家庭、顧家這些印象聯系起來。清晰的定位與貫徹產品本身的用戶思維,理想的L系列在市場中是十分自洽的。當然每一個定位都有選擇成本,而戰略本身也是一種放棄的藝術。在握緊奶爸車的整個品牌定位的同時,理想的定位也意味著放棄了大部分的年輕人,放棄了“第一臺車”的興奮點。面對多元化的群體與市場需求,一款產品很難做到既要又要,在「極致聚焦」這一點上李想與理想汽車一直想的很清楚。
二、理想用最“偷懶”的方式,做最高效的話題
在車企營銷中,新車發布都會伴隨著無數個熱點話題的誕生。而品牌的期望無一例外都是造一個絕無僅有的話題,做一個超級事件,打爆全場域聲量。理想很豐滿,但事實是節點一過,熱度褪去,如果不做好長線的維護,品牌建立的用戶心智又會快速被上下游詞的競品快速瓜分,短期的熱度無法長效的作用在品牌銷量上。不僅如此,每到新品上市期,新的話題需求就像是西西弗斯的巨石一樣反復推倒重來。相比之下,理想并不死磕“造話題”。
在抖音,理想除了車型相關的話題,關鍵話題幾乎都聚焦在了#創造移動的家#。品牌合作的達人內容除硬核測評以外,幾乎都會帶上了該話題,目前該話題閱讀量已超過51億。在話題下,無論是搞笑達人還是劇情號,視頻中都無一例外的集中展示L7的皇后座駕與大空間特點。加之以親子、代際、戀人出行的家庭用車演繹,用戶對溫馨、便捷的家庭出行也更加“可感”。
從L9到L7,理想在抖音一直堅持延用同一個話題打透用戶心智。當今社會,我們常常將「內核穩定」作為自我修煉的一大期望。某種程度上而言,理想在社交話題上則做到了所謂的「內核穩定」。基于#創造移動的家#,理想汽車“不變”的是穩固而深度的品牌價值,它標記著家庭車主的人生階段,服務于每個家庭成員的深度體驗。在此基礎上,哪些又是可以隨機應變的呢?答案是永遠生機勃勃的新熱點、新玩法。
以熱點包裹內核,成就了一個看似“不會過時”的爆款話題。也正因如此,即使不是品牌動作,平臺用戶在UGC創作中也習慣添加高熱度話題,由此為話題持續增加常規的內容量與內容熱度。一個強綁定的、有趣的、長生命周期的品牌話題由此成活。在車企營銷中,針對不同的新車,品牌往往希望拆分新的技術突破、產品賣點打造獨一無二的平臺話題。但萬變不離其宗,話題最終的目標其實都是抵達用戶心智。既然如此,與其創造無數個新的子話題,不如做大一個具有強情感鏈接、熱度不清零的母話題。而這也就是理想在營銷中可貴的長期主義與復利思維。客觀來說,理想之所以可以將話題的復利做到極致,也與其這一階段相對單一的產品策略有關,放置在整個汽車行業很難一概而論。但關鍵話題給消費者加諸的思想鋼印,以及高熱話題為新品營銷帶來的助推作用,是值得借鑒與學習的。
限于篇幅關系,本次推文僅分享了《深度拆解理想汽車4個反行業種草技巧》上篇,另有:
理想在攻略奶爸的同時,如何真正拿到家庭伴侶的關鍵一票?
理想如何巧用營銷節奏持續助攻新車銷售期?
我們將會在下篇更新詳述,關注我們,追更完整版。
-
本文作者:眾引傳播(公眾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