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拿鐵,9.9與3000元的全民上頭還是科技狠活?
大家好,我是衛明。今天和大家聊聊昨天朋友圈熱議的事情。
昨天這瑞幸的醬香拿鐵確實刷屏了,朋友圈,微信群里也到處都是。這屬實是中華文明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西合璧了。
甚至某一瞬間還讓我有了飲品也在“煉金”的感覺。
大家一上班就紛紛開始炫耀起了醬香拿鐵的照片,好像買了一堆年貨馬上要送上門的感覺。一些人流量不高的瑞幸店,似乎也突然多了很多人氣。
正想拿起手機點一杯,發現附近的瑞幸門店里醬香拿鐵已經售罄,關鍵是,其他的產品也都不賣了,難道手里的醬香訂單已經撐滿一天的量了?
于是趕緊問了一下正在喝的朋友們味道如何?
有人和我說,喝了一口覺得不好喝,就棄了。
還有一位朋友說,類似酒心巧克力的味道。
也有朋友調侃道,嚴謹來說,喝的是茅臺調味奶ing。
緊接著另外一位朋友說,人家才不管你好不好喝,反正好賣就是了。
確實,茅臺+拿鐵,聽上去就很有買單的欲望。
19元,既可以喝到年輕人的活力,也可以聞到中年人的成熟。
科技狠活?爭議不斷?
但也就在昨天,質疑醬香拿鐵里是不是真的含有茅臺白酒的聲音不斷。
官方的宣傳里確實說了是含了茅臺酒,為何還有質疑?
因為網絡上爆料,在門店里,店員們往咖啡里倒的是白酒風味厚奶,于是又有人看了一下配料表,排在第10位的確實是白酒,但含量還是非常稀少的。有些人對這個白酒是不是茅臺酒產生了質疑。
于是這次質疑還引發了白酒風味厚奶供應商——寧夏塞尚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建國的回應,他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在厚奶生產過程中,茅臺酒廠押運來價值3000萬元的茅臺,并派人盯著一瓶瓶加進原料中,又將瓶子運走。
昨夜今晨,我看到一些視頻博主也發出了現場茅臺酒制作的畫面,可能是乳業公司提供的吧。這也算是側面印證了茅臺酒的真實,但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是厚奶,屬實給印象打了一點折扣。
想想也是,瑞幸那么多門店,不可能像有些咖啡店那樣,直接放茅臺酒,給你倒一小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還有很多人問,喝了醬香茅臺,能不能開車?
隨后一些交警的官方平臺也對喝了醬香拿鐵的用戶做了呼氣測試,證實確實是含有酒精。
于是又有一些媒體呼吁,開車不要喝醬香拿鐵。
這波營銷合作,可以說是效果拉滿,有稱贊,也有爭議。
不過,很多用戶可能也無所謂了,更有老板給員工們買了一杯,發朋友圈說:
“今天也給團隊整了年輕人的第一杯茅臺。”
瑞幸贏了還是茅臺贏了?
從傳播來說,這次合作確實是雙贏,9.9的標簽和3000元的標簽在一起,巨大的反差引發了人類的好奇。原先大腦里默認的“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成為現實時,人們的表達欲一下子就爆發了!流量就像自來水龍頭打開了,嘩嘩滴流。
畢竟早兩個月發布的星巴克桶釀威士忌冷萃,就沒有那么高的流量,畢竟是限量,還是69元,再說威士忌有茅臺流量高?(有誰喝過?)
而對品牌來說,瑞幸終于可以和傳統頂級品牌平起平坐了,茅臺終于可以和年輕人對話了。
瑞幸要的是茅臺這塊牌子,贏了面子,茅臺要的是瑞幸的渠道,賺了里子。
瑞幸引起了喝茅臺中年人的注意,茅臺勾起了喝9.9咖啡的年輕人的欲望。
瑞幸上升,茅臺下沉。
不同成份密度的圈層原來互不打擾,而這次合作就如同往萃取后的咖啡里倒入一杯白酒厚乳,白色的液體滲入深色的咖啡的那一剎那,好像看到了兩波人群融合在一起,產生著化學反應。
應該說,我是比較支持這樣的文化融合,圈層碰撞的。
但這波營銷,我認為瑞幸受益更多,賺了流量,賺了銷量,而對茅臺,這次多少是有點冒險,為什么這么說?
第一,感覺要彎下身去迎合年輕人和新品牌,顯得對白酒的未來底氣不足;
第二,口味上也沒有迎來一片好評,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反而又稀釋了原來自己口味的獨特口碑;
第三,茅臺原來很多消費場景是宴請或者送禮,但現在搞得19元就可以有茅臺的感覺,多少會讓禮品的價值稍微有點打折扣。
你看這茅臺酒瓶酒杯放一起,是不是就檔次更高?
當然,很多人也是不服氣的,要不是瑞幸有萬店,會看得上?不是所有咖啡都配得上茅臺。
總之,這話題熱議肯定是贏了。但是也有用戶在喊:為何不參加9.9元活動?
咖啡+酒,消費界“煉金”術的新嘗試?
至于這個產品能否長久?
我感覺很難,畢竟,早上買一杯喝了還不能開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口味的評分大家想法差距有點大。
有朋友說的很有意思,開始是茅臺的回甘,隨即就變成了腐乳。
這味道融合,似乎并不是那么和諧,但為了茅臺,這次勉強還是干了。
這次以后,用戶會不會買一杯咖啡,自己加點二鍋頭呢?這產品會有多少人長期買單?畢竟就0.5%的白酒。
從飲品上來說,茶咖酒,各自都是主力,各有各的核心場景,你把主力都混一起,未必就是1+1>2。
要不然,早就有麥香拿鐵,恒順拿鐵等等了。星巴克的威士忌冷萃也說不上太成功。
早茶,午咖,夜酒,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我看到有朋友圈提到,瑞幸的內部人士判斷,醬香拿鐵不會是曇花一現,會成為經典長期飲品。瑞幸和茅臺都高度重視這波合作,僅口味反復調試就超過了上百次。
總之,不管最終能不能把它打造成一個新的品類,這次確實是一次久違的,門檻不高的,朋友圈凡爾賽狂歡。
消費界需要這樣的不同成份組合搭配的煉金術嘗試,成功了最好,不成功也無妨。
對瑞幸來說,不斷探索新品,既可以獲得流量,也可以提升其他產品的銷量。
對茅臺來說,在獲得年輕人的關注后,期待著他們今年中秋一定要去買一瓶茅臺喝喝。
咖啡市場卷,白酒市場疲軟,所以,抱團取暖,各自交流一下存量用戶,提升各自的轉化,還可以一起對外把蛋糕做得更大,很正常的想法。
隨后你能不能接住這個流量,煉出“真金”出來,那就是各自的事情了。
我認為瑞幸能獲得直接的轉化,但是茅臺可能也就是為了種個草。
但是,消費界的“鏈金術”嘗試是不會停的。
其實之前喜茶和Fendi也合作過,當時朋友圈也是爆款,還有Manner咖啡與HR赫蓮娜。腦海中也出現之前ofo和小黃人玩“雙黃”的合作,應該說,在營銷上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合作的品牌之間未必門當戶對,但一定是跨度很大有爭議才有關注度。
但如果未來的聯名產品在口味、功能上有更大的創新和突破,那就更好了!
那么你對這次醬香拿鐵怎么看?這類飲品混搭你還有什么好的建議?你支持跨界合作嗎?歡迎留言區討論!
- END -
投稿及內容合作|editor@chreview.cn
廣告及商務合作|bd@chreview.c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