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005|Freitag Manifesto
Freitag Manifesto
We keep stuff in closed cycles
We only own objects that last
We repair
We believe in systems designed for compatibility
We prefer access over ownership
We pay for results now resources
We lose speed to win time
Happiness is cyclical
嘗試翻譯
我們讓循環成為閉環
我們擁有物品的時間,短過它的壽命
我們修護
我們相信 有包容度的設計系統
我們 重視使用權,勝過所有權
我們為結果買單,而非資源
我們放慢速度,贏得時間
快樂,是可循環的
【品牌關鍵詞】:
環保起義
放棄從眾,崇尚個性
循環再生
關于這個品牌,它在官網設置了一個專欄,集結全球多國藝術家,將品牌的manifesto轉化成視覺傳達。讓品牌信念成為一場電子藝術展。官方的中文翻譯略差,但英文部分十分值得斟酌。故摘抄進來,包括品牌所選用的藝術家名字,list如下:
1.崔智素(Jisu Choi)韓國
We keep stuff in closed cycles
我們推崇物品的閉合循環
2.Patsachon Toyingpaiboon 曼谷+德國
We only own objects that last
我們選擇持久耐用的物品
3.Sayuri Nishikubo 日本
We repair
我們提出維修先行
4.The Rodina(Tereza & Vit Ruller) 荷蘭
We believe in systems designed for compatibility
我們相信為兼容性而設計的系統
5.Giliane Cachin 瑞士ECAL+蘇黎世
We prefer access over ownership
我們注重使用權而非所有權
6.Aurane Loury & Marielle Nils 法國
We pay for results now resources
我們為結果付費,而不是資源
7.Molly Dyson 澳大利亞+柏林
We lose speed to win time
我們放慢速度,贏得時間
ps.趙宛青,上海,XYZ Lab設計工作室
Happiness is cyclical
快樂是循環往復的存在
延展閱讀:
>>循環、創意與快樂,我們從 FREITAG 上海新店看到的三個關鍵詞|品牌星球專訪
>>FREITAG,把“勸你別買”寫進公眾號里
部分摘抄:
源自瑞士的Freitag,可謂【可持續時尚】的標桿。創立于1993年,如今在全球作用400多個零售點和22家官方門店
均價上千元的Freitag,遍布在上海街頭
這個品牌的爆火,不在于產品繁多,也不在于明星帶貨,而是源自它的一套價值體系:包的主要部分由廢舊卡車防水篷布制作而成,再配上汽車安全帶做成的背帶,自行車內胎做成的包邊。每一個FREITAG包都是由回收材料制成的,因此即使是新包,也看起來有磨損,舊舊的,還有些味道。
可持續時尚爆火消費圈
當下各類品牌無論從面料的開發到回收利用、以及洗滌方式的改良、再生材質的推廣、降解過程的探索、甚至對于人們生活方式的全新定義,都無時無刻指引著時尚界的未來。可持續時尚作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在服裝產業屆已經不僅限于面料和產品,它更關乎著各大時尚品牌所提出的不同設計解決方案,是否能夠對整個時尚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以及對全球生態環境和能源消耗帶來良性的改變。
時尚會過時,但是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思考則是一個關乎于全人類的永恒話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