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把“勸你別買”寫進公眾號里
FREITAG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品牌。
這從他們公眾號里就看得出來。
你所能想到的那些品牌特質——“極簡”“工業”“循環”“持續”——都能在公眾號里,找到某些對應。
或是內容設計上的聯想,或是視覺風格上的隱喻。整個公眾號看起來就像FREITAG那些用卡車篷布做成的包,每一個看起來都不一樣,但是每一個都把“FREITAG”的名字寫在造型上。
簡潔、話少、克制,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一種反消費主義的理智,傳遞出一種“勸別買”的氣息。但不知怎么的,就讓用戶們都上了頭。
這就是FREITAG的神奇。
一、公眾號界面:有種沉默寡言的美
讓我們從底部分欄看起。總共就三欄,ABOUT、F-、URBAN。
ABOUT是品牌產品、零售動態的大合集。
1、F-Product——主要用來更新FREITAG的產品上新相關動態。
在這一欄里,可以看到FREITAG是怎么把它環保回收事業,玩出花的。
最經典的卡車篷布包當然不用說。用回收來的廢舊卡車篷布,在過去三十年里,FREITAG把騎行背包做成各類款式的防水騎行包,成為一種鮮明的潮流符號。
因為裁取部位、包袋款式存在很大差異,幾乎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FREITAG。這也讓消費者在購買時,多少帶了點機不可失、買定離手的迫切和緊張。
如果,FREITAG再給你升級一下玩法,讓你可以自己裁一整塊布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定制包袋呢?那就是布也要排隊才裁得上。
除了包,還做手機殼,用回收的滑雪靴做。配合上標志性的卡車篷布制成的卡包,FREITAG味一下子就出來了。
就不得不讓人感慨,FREITAG是懂拿捏的。
一個千篇一律的黑色手機殼,就算是回收材料做的誰又看得出來?也沒寫FREITAG名字,我為什么要為這種“我不說誰都看不出來”的環保產品付費啊?
但是加上一個回收卡車篷布做的小卡包,立馬就不一樣了。一方面這種小尺寸的卡包可以進一步消耗包面切割完后剩下的邊角料,將“循環”利用到極致;另一方面,這個小卡包也成為消費者的態度標識。
2、Manifesto——講的是品牌宣言,傳遞FREITAG對品牌、產品的理解。
在這個項目中,FREITAG聯合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藝術家,共同詮釋“Cyclist Manifesto”,傳遞一種循環的生活理念。
通過藝術家的闡述,FREITAG將自己的品牌宣言用視覺化的方式傳遞下去——
我們推崇物品使用的閉合循環
我們選擇持久耐用的物品
我們提倡維修先行
我們相信為兼容性而設計的系統
我們注重使用權而非所有權
我們為結果而不是資源付費
我們放慢速度,贏得時間
……
這些品牌宣言,可以說是理解FREITAG這一品牌的奇點。
產品特性、品牌風格、品牌行動,都由此向外延伸開去,構成“F門”信徒們最堅實的追隨理由。
3、F-Mini Store——直接跳轉到微信購買小程序。
4、TMall——引導到天貓店鋪。
5、Impact Report——主要是品牌在2021年發布的影響報告,重點講了FREITAG在循環經濟方面做的事情。
F-部分,FREITAG開始發力品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打造。
1、F-riend——是品牌給用戶寫的小傳,記錄下背FREITAG的那些年輕人們的故事。
2、F-Dealer——全國范圍內的零售店鋪合集。目前,FREITAG已經深入到了全國的9個城市、24家店鋪。
3、F-Service——更新維修站的最新動態。
將維修信息放到這個量級的菜單欄里,也是為了用戶在包包破損的第一時間可以快速找到修補渠道,縫縫補補,增加產品的使用周期。
URBAN這一趴,講的是FREITAG的一些品牌活動。
1、F-Event——品牌之前辦過的騎行、SWAP、展覽及其他活動大合集。
回溯FREITAG的創立,正是因為愛騎行的創始人想要一個防水的騎行包,品牌才從卡車篷布中誕生出來。可以說,“騎行”,從一開始就是FREITAG重要的品牌基因。
除此之外,品牌還開辟出了SWAP(Shooping Without Any Pay)專區,供用戶們交換包袋,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
這些動作,已然是FREITAG的幾乎所有市場動作了。并不以促銷為目的,而是更多卷入消費者參與,讓消費者直接感受到FREITAG所倡行的生活方式,這真的很酷!
2、F-eature——FREITAG的在地化活動。目前去到了上海、成都、西安、北京四個城市。
二、 無處不在的美學風格:less is more
視覺,是最直接的感覺沖擊;調性,來自自成一派的美學風格。
FREITAG作為一個來自瑞士的品牌,極簡、干凈的設計風格,貫穿了品牌從產品外觀到線下空間的各個角落,甚至在微信公眾號的視覺風格中都有所體現。
文章版式
標題,講究一個平鋪直敘。
是人物采訪就直接選取人物的話、是品牌動作就直接講述活動內容是什么。
版式,講究一個橫屏豎直、連貫統一。
每篇推文開頭,都會有這樣一個封面,簡要摘錄這篇內容相關的核心信息,搭配一張簡潔的照片,讓人看下去。
文章內也幾乎都是黑白線條的極簡排版,看公眾號看出了雜志的感覺。
小程序
連主力購買功能的小程序,也都做得簡單冷淡。
首頁的信息四屏就可以劃完,完全沒有刺激購買的視覺要素。
商品分類頁面按包的類別和材質簡單劃分,不同款式排列的整整齊齊,強迫癥狂喜;
展示區把種草展示都做的清新脫俗;用戶頁面也是簡單直接的功能展示。
三、 做內容:“謝邀,勸別買”
最主要的公眾號內容部分,更能感受到,FREITAG是將內容選題和品牌內核高度綁定、緊密關聯到一起的。
或是直接告訴你FREITAG是怎么做出好產品、FREITAG的用戶都是怎樣一群有趣的人;
或是采用雙十一閉店、換包交友會等活動實力勸退——少買,或者,就別買!
在這樣的內容布局中,不斷強化著FREITAG所倡行的品牌宣言,和用戶建立起更加深入的精神鏈接。
不妨從標簽來看看FREITAG的內容類型。
1、產品向的有
#F-Product——最新的產品動態,每一次產品上新,都是在掏心窩子地告訴你,FREITAG是怎么殫精竭慮把回收材料用到極致的。
一方面是在探索卡車篷布的更多解決方案,將回收材料利用到極致。例如,將卡車篷布擴大到自行查前側擋泥板上的擋泥垂布、在包上加入卡車篷布上的反光片……
另一方面,FREITAG也在嘗試將自己的循環理念從“卡車篷布、自行車內胎、汽車安全帶”的組合,擴大到更多不一樣的材質。例如,回收汽車安全氣囊做包、回收滑雪靴做手機殼、研發一個用單一材料做成的包以便整體回收……
另外兩個tag #F-Material、#Good Trip,基本上也就是這個思路的細分和延展,一個是深入介紹品牌代表性的可循環篷布材料,另一個則著重講FREITAG是怎么讓這一種材料循環起來的。
#F-CUT——這是FREITAG推出的一項定制服務。隨著幾次迭代,這個服務也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在特定門店的“FREITAG Yourself Station”,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參與不同的定制項目,設計定制自己的FREITAG包。
#WeRepair——產品修理服務相關動態。
2、用戶向的有
#LongLastingBags——一些長時間使用FREITAG包的用戶故事,展示一些經典的FREITAG包袋。
通過采訪用戶,從用戶視角講述自己和包的故事,FREITAG將“我們選擇持久耐用的物品”“我們放慢速度,贏得時間”兩條品牌宣言,變得更加具體可感。
#F-riend——一個更關乎品牌趣緣鏈接的TAG。相比于#LongLastingBags 可能是品牌記錄下用戶的故事,#F-riend 的內容更像是品牌攢了個局,把筆交給用戶,自己寫自己的生活。
其中,#LOOPOOL 是FREITAG為用戶開辟的一個“賽博水池”,以FREITAG為連接點,把用戶的故事一個接一個地傳遞下去。前一個用戶提問,后一個回答問題、再對下一個人提問,將自己對生活的態度都放到這個池子里。(扣題循環x1)
#SoundsGreat 則是給來自不同背景的用戶分享歌單的地方,讓用戶在音樂中找到共鳴。
3、品牌向的有
#FFF——介紹講解FREITAG品牌歷史中的一些趣味知識,除了在展現品牌過往對高效“循環”這件事的各種嘗試之外,也是品牌和用戶互動的小渠道,用戶提問、FREITAG作答,展示品牌宣言中“我們推崇物品使用的閉合循環”的實際做法;
#F-Event——日常一些不同類型的品牌活動。有品牌的一些最新動作,比如說開了個店、做了個展之類的;也會有邀請開放給用戶的一些產品福利、互動玩法。
其中比較有趣的活動,像是#HAPPINESS IS CYCLICAL 這是FREITAG給用戶策劃一次傳遞快樂的活動。比方說用戶提供一個傳遞快樂的方案,FREITAG看到了覺得你這個方案很不錯,他就給你送個包。(扣題“循環”x2)
#AD_ABSURDUM 則是記錄了FREITAG的一次巡回展覽活動,品牌用回收的FREITAG包袋,再次拼接成一張彩色的卡車篷布,開著到處巡回展覽。(扣題“循環”x3)
#S.W.A.P——是官方定期組織的換包交友大會,也是FREITAG實力反對消費主義的倡行舉措。
從品牌宣言出發,FREITAG將“我們注重使用權而非所有權”變成#S.W.A.P 這樣一場活動,并且將活動的高潮設置在黑色星期五、雙11這樣的購物狂歡節點。
在這兩天,FREITAG 會準時關閉官方在線商城,并將所有訪問 freitag.ch 網站的人,直接轉到品牌開設的在線包袋交換平臺 S.W.A.P.(Shopping Without Any Payment),鼓勵包友們相互交換自己的包袋,抵抗搶購的戲劇性和減少浪費,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扣題“循環”x4)
#城市真經——傳遞FREITAG欣賞的一種城市生活方式,展現了正在在積極與城市生活鏈接、為城市生活做出改變的一群人。
對于這個專欄,FREITAG是這樣介紹的:
2020發生了太多事情,大家也開始用新的視角來審視眼下的一切,期待平凡的日常回歸,渴望與身邊的朋友們真切交流,開始主動關注生態環境和氣候問題。“更好的生活”成為人類共同體的一種愿景。
我們試著對“更好”作出明確的回應,并聯合YCU(Young Conscious Urbanites)一起真誠地進入討論。YCU是FREITAG持續保持聯動的群體,TA們關注都市發展進程,思考個體與社會的連接和價值,并樂于分享良好的、可持續的生活經驗。YCU的思考與行動是自治的。于是,FREITAG發起#城市真經# 特輯,將尋訪不同的城市,和各地YCU們一同真誠地探討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通過這樣的方式,FREITAG將品牌探索深入到更加社會議題的層面,展現人和城市的互動關系,將品牌宣言以一種更在地化的方式,結合到各個城市、人群的不同特質。
總而言之,可以說,FREITAG的公眾號和品牌特質是高度相關的。
FREITAG把自己的品牌特質深入滲透到了甚至是一個標題、一個排版、一個tag。像是一個外冷內熱的細節控,從細枝末節里構建著自己的存在,從消費品牌的廝殺中閑庭信步地走出來。
這種“嚴謹的松弛感”“令人輕松的社會責任參與感”,大概就是FREITAG讓人上頭的原因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