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樸香蕉,來源:Voicer
閱讀障礙這種“病”在人類間傳播也有些時日了,以至于變成了一種常態。以前是圖片用來輔助說明文字內容,現如今,文字則屈居配角的位置。一篇文章如果沒有配圖,閱讀熱情多半要降到點擊“收藏”,有緣再見了。
Toiletpaper雜志顯然是“棄療患者”們的福音。“廁紙”雜志除了封面標題,內頁一個字也沒有,全部由圖像構成。
然而,這本看似隨意的雜志要半年才更新一期,創刊以來一直受到業內外的追捧,大概是世界上最讓人趨之若鶩的“廁紙”了。
Toiletpaper 創辦人、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說過:“所有雜志,早晚都會被丟到廁所里。”
Toiletpaper最新一期雜志封面
01 雜志界最特立獨行的存在
Toiletpaper歷年封面集合
最近這幾年,性冷淡風冷嗖嗖地刮過,而創辦于2010年的半年刊Toiletpaper,從來都沒有跟過風。
相反!它的圖片顏色鮮艷到有些刺眼,尺度大到會讓人產生一些不適感。詭異、童趣、復古、色情……這些看似無法協調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創造了Toiletpaper極具識別性、且無法復制的視覺風格。
雖然Toiletpaper在表現方式上尺度驚人,但是在怪誕的表象背后,卻不乏對消費主義、輿論媒體、甚至宗教政治等社會敏感問題的嚴肅思考和尖銳意見。
畢竟雜志自己都說自己是“廁紙”了,再要求它溫文爾雅、舉止得體的話,好像反而是我們“失禮”了。
02 這本無字雜志,信息量巨大
在翻閱Toiletpaper時,常有種眼睛很忙的感受,無論是視覺效果上的夸張化,還是表現主題上的豐富性,都讓這本無字雜志稱得上信息量巨大。
不加文字注解對于Toiletpaper來說不只是一種行為藝術,更像是它能選擇的唯一的表達方式。因為透過圖片傳達的情緒與刺激,是無法用文字、或是其他任何媒介注解的。
“雜志可以輕易地成為誘使人們閱讀廣告的工具,但遞給某個人一本Toiletpaper, 卻能讓他一整天都充實起來。在這本意義全新的雜志里,哪怕一條死魚也有可能登上封面。”Toiletpaper創辦人之一、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說。
無論你對藝術有多深的了解,都能對著Toiletpaper里面的作品故作深沉地高談闊論一番,可是說得越多就越感受到,文字永遠是詞不達意的。
這卻恰好成了Toiletpaper受到創意人士喜愛的原因,因為在腦洞大開的同時,所有人都會生成一份非常主觀、片面的理解,反正只不過是一疊奇怪的“廁紙”,主觀片面又有何妨。
正如Maurizio Cattelan所說,“Toiletpapaper看起來有點像廣告畫冊,讓人眼花繚亂又目不暇接。事實上,我很喜歡廣告發揮作用的方式,以及那種圓滑諂媚的感覺,所以我借用了這種方式,但我從來不會把我的作品當作一個玩笑來看待。”
03 藝術圈和時尚界的寵兒
Daft Punk與Toiletpaper合作的黑膠唱片
對于那些睜大眼睛尋覓話題性的品牌主來說,Toiletpaper的酷與反骨無疑是他們想要與之共享的標簽。于是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何Toiletpaper一直深受時尚、藝術圈的青睞。
由Toiletpaper導演的MV
《Action ft. Cat Power, Mike D》
紐約High Line Art和巴黎東京宮都曾展出他們的作品,Toiletpaper還多次與意大利家居設計品牌Seletti和Gufram共同亮相米蘭設計周和巴塞爾藝術展。
多年以來,一向以突破常規、絕不無聊作為產品理念的意大利家居品牌Seletti,和Toiletpaper合作出品了很多和實用不搭界的產品。
Seletti與Toiletpaper合作推出的家居產品十分前衛獨特
Seletti與Toiletpaper合作推出的地毯系列
意大利家居品牌Gufram與Toiletpaper玩得就更飛了,不論是名叫“THE END”的墓碑座椅,還是頗有性暗示意味的仙人掌衣架,Toiletpaper將它的“惡趣味”偷偷地注入你的家。
Gufram與Toiletpaper的合作系列
日本服裝品牌KENZO借著數度合作,讓自己的品牌帶上了一種不尋常的逆反酷。
KENZO x Toiletpaper
04 Toiletpaper背后的神奇大腦
攝影師Pierpaolo Ferrari
不斷有人在問,Toiletpaper幕后究竟是怎樣一支神奇又強大的團隊?當得知Toiletpaper只有兩個人時,幾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Toiletpaper的創辦人之一、意大利攝影師Pierpaolo Ferrari在1990年代進入攝影行業,作品一直以色彩鮮艷的波普風格、超現實主義風格而著稱。Ferrari獨具個人特色的攝影風格,與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的黑色幽默一觸即發,讓Toiletpaper如此與眾不同。
攝影師Pierpaolo Ferrari的作品
在拍攝時,他們通常只會設定一個非常寬泛的主題——比如愛、貪婪,然后就開始了永遠“料到開頭,卻料不到結局”的創作,即興創作是這個創作團隊里最被珍視的才華。
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的作品
而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更是大有來頭——他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在上海剛剛結束不久的Gucci《藝術家此在》展,策展人正是Cattelan。
Cattelan出生于意大利一個平凡的工薪階級家庭,父親是卡車司機,母親是清潔女工,他在郵局、停尸間、廚房都打過雜......和許多傳奇的藝術家一樣,這些與眾不同的經歷成了他在藝術創作時的財富:他的雕塑作品都極其大膽地表達了對現實、權威的戲謔與嘲諷。
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
創作之外的私下生活里,Cattelan就像伍迪·艾倫電影里的男人一樣,糟糕又迷人——有時候他自大驕傲,會上去和美術館里來看自己作品的漂亮姑娘搭話。有時候他不安焦慮,討厭看自己的作品,一邊害怕失敗,一邊確信失敗是必然。
有時候他脆弱迷茫,當拍自己的攝影師對他說“放松點,做自己就好”,他會突然安靜,然后看著你,不知道是在對你說還是對自己說“有時候做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瞧,Maurizio Cattelan和Pierpaolo Ferrari就是有本事讓你一邊翻著Toiletpaper,一邊翻著白眼,嫌他們矯情又drama,卻被他的才華迷得一塌糊涂。
直到我們意識到,“廁紙”里那些所謂荒誕、超現實的部分,往往才是最接近真實的存在。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來源公眾號:Voicer(ID:voicer_me)
Voicer線上雜志,每日分享生活與設計之美。
推薦關注,請搜索公眾號“Voicer”或掃描識別二維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