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群玉山有感:這個行業還不夠專業,因為,我們還不夠公正
原標題:山民實錄02|公正地看待我們的事業
白紙裁。
它的意思是,克服自己慣有的立場,像一張白紙那樣去評判比賽。這是職業競技辯論中的常見概念,它被提出的目的是,提醒評委,避免個人主觀偏好影響比賽公正。它的作用不是百分之百的,因為人總難以克制自己對事物的傾向,但我們會提醒自己,盡最大努力去履行。
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不能公正地看待一件事,就永遠不可能真正做好這件事,而我們對這個行業所能給予的公正,還遠遠不夠。
我是陳明易,退圈多年還是會先介紹自己曾是一名職業辯手,客戶崗入行后轉為創意,做了幾年整合營銷,現在是群玉山的咨詢師。
稍微說明,我的職務是策略,只是某次開會時馬曉波老師說到:“你們既然作為咨詢師……”那以后,我對外便稱自己為咨詢師,不是因為這個叫法聽起來很跩很裝逼,是因為相較于職務,它更強調你的專業身份,而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有一種堅實的自我認同——你代表了某個領域的專業,所以必須對它負責,并用行動去貫徹——內生才能外化,先相信,后成為。
進正題前,先簡單聊聊自己入職群玉山的始末。
1、入職
上山前,我就職于一家本土營銷集團,算有過一些成績,拜領導賞識器重,得到很多曝光,還算個明星員工。但在勢頭最好的時候,我選擇了離開,理由是:我心里沒底。
很多時候,生意的好與壞取決于宏觀環境和趨勢,淹沒在大潮中會讓你產生自己游得飛快的錯覺,短暫的成績使人漂浮,失去對自我的判斷。當你習慣用機械動作應付所有工作時,你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正解決了關鍵問題、創造了獨特價值,久而久之你的成就來源會變成投機。一條破船,哪里浪大,就往哪扎。
真的強者,不會被浪潮推著走,哪管風浪再大,他們都把不移之物攥在手中,刻在心里。
我必須克服浪潮。
雖說克服浪潮,但關注馬老師是從《后浪》開始的(我好像講了一句意義不明的冷笑話)。比起饒有熱度的廣告片,我更欽佩作品背后“幫助亞文化平臺走向主流化”的戰略意圖?!逗罄恕废褚话研ㄗ?,撬開我對品牌營銷的理解視角,也讓我對廣告這種媒介手段產生巨大改觀——原來我們存在的意義不只是密集服務,我們還有很大價值可以創造,還有很多問題可以解決……我搜羅馬老師理論的碎片,自行拼湊并試圖學習,一直持續到上山前夕。從老東家離職時,除了上山,我幾乎沒做二手準備,幾乎決心此行必成,想來其實有點莽夫(憨笑)。這里一要感謝馬老師知遇之恩,二要感謝自己不顧一切。
上山過程不贅述了,瑣碎漫長,如果上山方式存在鄙視鏈,我一定在鄙視鏈底端:群玉山高手云集,他們在上山前已有自己的業內成就,多是馬老師主動請賢,而我是自己連滾帶爬做了三輪面試和筆試擠進來的,不過沒關系,重要的不是我們如何走來,而是我們能站在一起。
與一群比我強大的人共事,比自己獨領風騷的感覺好多了。
上山一周年
上山初心是學方法,但一年多來,最大感受是,視野與格局的啟發比方法更珍貴,它顛覆了我對工作的態度和對行業的理解。洗刷掉過去時有時無的傲慢或無意義感,現在,我可以撫著胸口說,這是我從業以來第一次公正地看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在這樣一個傲慢漂浮和妄自菲薄兩種極端心態同時存在的行業里,希望你們也可以用公正的視角看到它更大的舞臺、更遠的未來。所以,與各位分享我上山后的思考。
2、這個行業還不夠專業
因為,我們還不夠公正
第一,我們沒有公正地看待品牌的價值。
過去,我們對于品牌的理解是“品牌是商品的集合”,我們的企業家往往也是這樣理解的:品牌代表了我所能為市場或消費者提供的全部產品和服務。這樣認知的結果是,我們誤以為品牌的價值僅限“賣貨”,經營品牌是為了賣更多貨,或把貨的價格賣得更高,最終將我們的企業家推向一個逐利至上的境地。
拋開逐利不談,真正關鍵的問題是,這個世界需要那么多貨嗎?
如果把目光放回20年前,那時全球范圍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是豐田、寶馬、通用、大眾,你如何看待當時剛剛成立的特斯拉?——我們沒那么需要一個新增的購車選項。而今天的特斯拉,位居全球汽車品牌市值第一位。讓特斯拉成為特斯拉的并不是對汽車的需求,而是隨著人類文明發展,地球必然面臨的能源問題。
特斯拉首先是一家新能源公司,它生產的太陽能板和電力儲能設備在加速世界從化石燃料向可持續能源轉變;其次,它是一家科技公司,它通過開源自己的專利技術,短時間內快速擴大了新能源車在整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最后它才是一家汽車公司,這是它用新能源改造世界的手段。我沒有在吹捧特斯拉如何神圣,我說的是,一個品牌的價值與它渴望解決的社會問題有關。每個走向偉大的品牌都致力解決一個偉大的問題,利益只是伴隨而來的結果。
一個企業不能不看重利潤,沒有利潤的企業會迅速死亡;一個企業不能只關注利潤,利潤外沒有其他目標的企業注定無法走向偉大。每個品牌都有機會扮演一個重要的社會角色,去順應社會趨勢、承擔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參與社會決策。
我們為一個新銳女性貼身衣物品牌做咨詢時,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女性們已經擁有維密和華歌爾了,為什么還需要給她們一個新的品牌。我們在海量的研究后找到了答案——英國記者佩雷斯在《看不見的女性》中寫道:iPhone的尺寸、鋼琴的標準琴鍵長度,都是參照男性的手長設計的;《人體解剖學》的封面上,是被用來代表全人類的男性身體;無數藥物實驗的受試者是男性,為此女性要忍受不適合自己的劑量和由此產生的副作用;車禍中,女性受重傷的可能性比男性高出47%,因為用于汽車碰撞測試的假人,是一個身高1.77米、體重76公斤的「標準男性」……
這些不適宜甚至不公平的設計,因為缺少女性視角,直接在身體層面導致女性的性別弱勢,而過去尺碼和杯型不適宜、緊繃束縛的內衣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一件出自女性設計師之手、給予更多女性關懷、優化女性穿著體驗的無尺碼內衣,恰恰在解決這樣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的客戶創造的社會價值——從自己的行業開始,給女性們利她的設計,而后推動整個社會向利她型轉變。
偉大品牌的故事所有人都會歸納,但我們的企業家從不表達對于創造偉大品牌的渴望,他們不是不想,只是不知道“偉大”這種事和自己有什么關系。
群玉山的使命是“幫助優秀的品牌走向偉大”,我們做的就是這件事。
第二,我們沒有公正地看待行業的價值。
這個行業自我價值評價一向偏低,大部分從業者定位自己為無情的PPT寫手,極少有人相信自己的工作除了加班加點的勞動密集型服務外還有什么特殊價值,過去我也是這樣想的。
上山后,我開始理解:很多時候,企業的管理者們很難跳出自己的限制去看待問題,需要第三方視角幫助他們完成判斷、給出方案。我們可以從更靈活、更社會化的視角,給出通常限制在商業思維中無法得到的建議,我們的建議被品牌執行后,會借助巨大的商業力量得以實現,最終影響社會。
全球一百大經濟體中,51個是企業,49個是國家,企業作為經濟組織構成了全球經濟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產總值的94%(數據出自央視紀錄片《公司的力量》),大大小小的品牌凝聚在一起形成名為“商業”的文化,成為繼政治和宗教之后第三股改造世界的力量,改造人類的生活方式、塑造全新的價值觀,讓自己的意識被編織在這樣的力量中,我想象不到比這更有意義的事。
一般代理公司難以參與品牌核心決策,所以很難產生這樣的意義感。這讓我更感到在群玉山工作的可貴,這不是一種憑空而來的權利,我們需要用專業去兌換它。
上山后第一次過生日
我們日常的工作,會參與指導品牌技術創新的方向、幫助品牌構建技術體系、指導品牌未來產品開發原則和規劃產品使用場景、為品牌制定未來三到五年核心信息的傳播規則、編輯百科詞條、助力企業參與公共設計……這些內容最終會被品牌以各種形式落地,以一個新技術、新產品、新觀念的形式進入民眾的生活中、心智里。
品牌營銷行業是掌握傳播武器的行業,某種程度上它的勢能更甚于媒體,品牌在社會中將要面臨的一切傳播行為都與我們相關,這種影響傳播內容的能力最終會被商業放大,轉化為定義觀念的權力,甚至是驅動社會發展方向的權力,換言之,這個行業允許我們,引導品牌貫徹良善,推動社會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現在,我確信自己從事的行業有無限的能量可以釋放,希望你們也能確信。
第三,我們沒有公正地看待工作內容的價值。
很多時候,行業自我評價偏低還與作業內容質量有關,一方面為了達到業績目標陷入惡性刷量,無法保證在每個項目高質量作業;另一方面,作業觀念滯后,無論是方案還是物料的生產都流于形式,找不到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切入。慢慢地,我們在丟失自己的專業壁壘,品牌營銷一旦丟失了對工作的專業操守和對內容的執念與熱情,注定會失去自我認同。
我們本可以跳出無意義的內卷和內耗,去探索更有價值的課題。
我們研究精華時不止關注精華,我們關注生長出精華原料的山脈和它的歷史、還有參與這座山脈歷史的樸素人民;我們研究內衣時不止關注內衣,我們關注內衣下的身體,關注人們渴望擁有怎樣的身體,以及這個時代需要我們擁有怎樣的身體;我們研究口紅時不止關注口紅,我們好奇人為什么會進化出嘴唇,嘴唇的生理特征與其他器官有著什么本質的不同;我們研究底妝時不止關注底妝,我們關注孕育這個品牌的城市底色,和這個城市底色熏陶下的女孩們,以什么樣的神采去擁抱生活。
這類課題是群玉山的優勢之一。很多時候,商業無法解決自身問題,我們會嘗試擺脫某個賽道的思維慣性,擺脫商業視角的局限,訴諸社會學、流行文化、城市文化,找到不一樣的答案。每次作業對我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在工作中大口吮吸跨行業的知識,真能帶來爽感。每次新項目的啟動,都讓我覺得摸到了更遠世界的邊界。
3、讓無數塵埃疊成山巒
我以前是打四辯位的,四辯最愛干的事兒就是上價值,所以容許我在文章最后上個價值。
除了品牌、行業和工作內容本身,我們還應公正地看待“自己”的價值?!白约骸笔侵该恳粋€小而無名的社會原子。“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們很少相信時代的好與壞、社會的進或退真與自己有什么相干。我們總是盯著行業的佼佼者和那些最杰出的人,天上的群星太耀眼,似乎地上的燭火沒什么存在的必要。
但一個行業的專業與否不依賴領軍者的個人威能,它依賴每個從業者的平均素養;一個國家的富強與否不體現在它有幾位首富,它體現在人民是否過上了理想生活。
我們的存在不是微不足道的。
今年,除了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我還為自己新增了任務,就是運營小紅書,賬號叫“陳哀”,這個名字不是在搞什么傷痛文學,是因為它諧音“塵埃”。每個個體都是一粒塵埃,但當我們以個體身份影響其他個體,無數塵埃聚在一起就疊成山巒。隨著賬號能影響的人越來越多,我感覺自己找到了新的熱烈。群玉山有句話:把我們相信的、感動的,分享給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我對這句話的貫徹,不是從遠方,而是從身邊開始的:從同行開始、從外行的看客開始、從局中迷惘者開始、從即將逃離者開始、從氣血未涼的老炮開始、從熱血沸騰的新人開始……
從推動這個行業向好開始,推動整個社會向好,我真有這樣的信念。
這是我最后想講的,不要被一份PPT、一次匯報、一個從門戶網站抄來的物料限制了自己的價值,你在扮演著萬分之一的力量推動行業向好,雖然聽起來很渺小,但你同樣應該公正地看待自己作為個體的價值。
山有山的價值,塵埃有塵埃的價值。
以上。
把我們相信的、感動的,分享給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