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萬字長文說透AI繪畫與動漫,7位大咖150分鐘直播干貨濃縮

原創(chuàng) 收藏 評論
舉報 2023-06-16

210Talk | 和大佬聊聊動漫23事


是210Talk的第五期,也是210Talk的第一次。首次線上公開直播,我們聚焦“一句話生成圖片”的AI繪畫,邀請了AIGC技術團隊數字力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杜政霖、AI繪畫網站6Pen技術負責人碎瓜、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Simon_阿文 、CG藝術創(chuàng)作分享平臺GGAC創(chuàng)辦人林永民。

用精彩紛呈的150分鐘,為大家?guī)硇陆嵌取⑿掠^點,也有解答你的疑問、你的煩惱。

* 閱讀全文需18分鐘


即便平時不關注畫手圈子的普羅大眾,也很難錯過今年關于AI繪畫的激烈討論。
今年9月,AI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美國某藝術博覽會冠軍,將話題熱度推上高潮。AI與人類畫手關系的討論也曾多次登上國內微博熱搜。
“認清形勢、放棄幻想”“AI懂繪畫了,我們干什么”“AI繪畫會讓我996還是886”……不同觀點隔空交鋒。面對職業(yè)前路,畫師們只覺得眼前一團迷霧。

· 在210內部,我們也進行了一次隨機街采 ·

面對新事物,作為動漫行業(yè)一員的我們,有點緊張,也有點興奮,干脆湊齊ACG、AIGC、AI繪畫和AI科普,“4A”領域的7位大佬在線直播夜話,150分鐘聊出超多好玩答案:
"AI繪畫就像一場抽卡游戲"

"AI繪畫來了,最需要學的其實是英語"

"只要保持審美在線,就不害怕被取代"

"讓普通人享受圖像的樂趣,讓從業(yè)者多一種實用工具"……

以下為本期210Talk“AI撞動漫:從未知到未來”直播文字版回顧。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我想問問內容創(chuàng)作者們,在接觸AI繪畫時,大家是一個什么樣的感覺?AI繪畫目前能幫助創(chuàng)作者解決實質性問題嗎?
Simon_阿文 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作為設計師來說,AI繪畫確實幫助了我很多,可以解決一些非常細小的設計需求,比如AI可以生成一些模型貼圖,或者場景中的背景。
但我感覺AI微調畫面的能力還不夠,生成的圖像也沒有達到商業(yè)使用的標準。從網絡討論來看,普通用戶或者說淺嘗輒止的用戶比較多,專業(yè)設計師使用AI繪畫的人數反而并不多,我也想聽聽圈內大佬們怎么去使用AI工具。
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我個人的感受是,目前的AI繪畫像一個高效率的搜索引擎。
我的工作偏前期,需要經常跟客戶溝通創(chuàng)意。通常我會用口述或者文字去描述畫面,跟客戶、跟執(zhí)行層不斷溝通,對執(zhí)行者的要求會比較高。有了AI繪畫,我們就可以將需求輸入AI,AI很快就能給出很多不同的理解需求的畫面,這樣我們就能很方便且快捷地跟所有人對齊需求。
所以,我會把AI繪畫擬人成一個非常高效率的員工,是一個偏向給畫師做輔助的、用來快速達成溝通的角色
黎平偉 兩點十分產品總監(jiān):在之前,我感覺AI繪畫離實際的繪畫需求還很遠。但是到今年的9、10月份,網絡上突然出現一些現象級的AI繪畫作品。很多人就覺得好像畫師們十幾年的學習和沉淀,對AI來說可能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達到,甚至突破。所以,有一些畫師就會感到焦慮,對行業(yè)的未來產生擔憂。
這一次,AI繪畫的爆發(fā)跟擴散模型的技術突破有很大關系。那么,AI繪畫未來的技術爆發(fā)點會是什么?對繪畫行業(yè)的發(fā)展又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我不是一個特別會做預測的人。
目前AI繪畫在工作和商用上還不太行,本質也是因為AI繪畫的出品質量不可控,沒有辦法真正提高從業(yè)人員的生產力。所以我覺得,AI繪畫還是會往更方便設計師和畫師們創(chuàng)作的方向去,會變得更加可配置。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從內容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AI繪畫進化到什么程度才是相對成熟的,能真正幫到創(chuàng)作者的?
Simon_阿文 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在我看來,有三個訴求是一定要實現的。
第一,AI繪畫必須擁有精準的微調能力。
現在用AI繪畫工具生成圖像,說實話,是一個不斷抽卡的過程。
對于專業(yè)設計師來說,AI繪畫工具生成的畫面是有瑕疵的,我們就不得不把它丟到 PS里面二次修改。將來有沒有可能在AI繪畫工具里就提供微調功能?現在比較主流的做法是,把生成出來的畫面里擦掉一塊,再重新生成。但在我看來,這不過又是另外一次抽卡而已。
慶幸的是,Google最近出了幾篇論文,其中有提到類似的提升。如果真的可以讓用戶通過調整關鍵詞就直接微調畫面的內容,而不需要修改畫面或擦除畫面,那我覺得會很棒。
第二,希望 AI繪畫的分辨率能更高。
目前行業(yè)常用的方案是生成一張圖像,然后用另外一個AI算法把它放大。但是圖片在放大的時候會丟失很多細節(jié),所以希望早日能夠在有限的算力里生成一張足夠高清的圖。

· Simon_阿文用midjourney,以梵高&莫蘭迪為參考制作的AI繪畫 ·


第三,希望有門檻足夠低的,可以訓練自定義模型的解決方案。
Google開發(fā)了一款AI繪畫應用Dreambooth,支持用戶上傳3、4張圖片就能調教模型,讓模型認識角色。但目前,Dreambooth搭載在Google的colab上,對普通用戶來說,這是非常高的門檻。如果有門檻足夠低的,可以訓練自定義模型的解決方案就好了。
我主要是這三點,不知道今天的技術大佬有沒有別的想法?對,也想聽聽大家未來的解決方案會怎樣?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你提到的Dreambooth,我部署過,還用自己的臉試過。
我感覺Dreambooth能做的東西有限,它做出來的會有點像大頭照。即便你上傳了頭部和全身的照片,上傳10張、20張,但Dreambooth最后還是會生成大頭照,目前想達到能訓練模型的效果還非常難。




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我想知道,AI繪畫到什么樣的階段,或者誕生什么樣現象級的產品之后,能真正進入成熟的生產流程里去?
杜政霖 數字力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我個人覺得,AI繪畫要顛覆掉的不是生產方式,應該是商業(yè)模式。
作為動漫外行,我觀察到,通常動漫內容的生產來源于兩種情況。第一種,畫師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畫成動漫,上傳到網絡平臺或者寄送給雜志;第二種,視頻平臺買下IP,然后開發(fā)成動畫或漫畫,從而豐富平臺內容,吸引流量和購買。
有了AI繪畫的輔助之后,我們會看到新的機會點。
比如,畫師可以自己用創(chuàng)作理念、世界觀或者其他風格化的東西去訓練一個AI,然后建立粉絲社群,讓粉絲用粉絲自己的想法使用AI生成大量類似meme的東西,變成一種社群內部梗。這也是一種IP化。
之前有個類似的例子,就是暴走漫畫(簡稱“暴漫”)。暴漫的風格非常明顯,普通用戶能一眼識別,這個項目到后期,就會有非常多的普通用戶用冷笑話、網絡熱梗去自發(fā)進行創(chuàng)作。
還有些暴漫粉絲,他們有一個暴漫生成器,直接可以將生活中的瞬間做成暴漫。這些暴漫不僅會被粉絲和用戶自行傳播,也可以收錄到暴漫網站上,也是一種IP化的過程,慢慢就變成了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
我覺得,畫師們可以從新的商業(yè)模式,新的商業(yè)場景上嘗試一下。也許畫師就不再于依賴于訂閱投稿,或者等視頻網站買下你的IP再去開發(fā)。畫師們就跳出了工業(yè)流水線,找到的一些新的機會。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繪畫邁向下一個階段,需要什么樣的條件?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這個很難回答。
模型需要記住一個人物形象,非常難做到。目前它只能記住人的臉或者上半身,沒有辦法記住人的全身或者是人的移動,我覺得這個非常關鍵。
杜政霖 數字力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目前確實沒有開源信息能收集到人體相關的驅動信息。
前段時間,Meta展示了扎克伯格的高清數字人形象。這個形象只露出了上半身,因為軀干和肢體工作需要用動作捕捉,或者用大量的數據源去生成,但一、兩家公司的數據對AI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還是需要大量開源的數據,用大量的日常動捕數據投喂給計算機。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目前各個AI繪畫團隊 PK 的重點在哪里?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AI繪畫,目前還只是大公司的游戲。
第一,需要有標注的數據,它需要非常干凈的文本和圖片,以及一一對應的匹配的數據。
第二,這個數據可能達到上億級,就需要非常多的算力去訓練模型,還需要高質量的工程師團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算法之間的差異本質會追溯到論文上,是把更先進的學術論文落地到實際AI繪畫的算法上。比如,Stable Diffusion贊助了Latent Diffusion這篇論文的作者,給他資助了非常多的錢以及機器,讓學術界的大牛訓練模型,然后Stable Diffusion用數據。
所以,我覺得AI繪畫團隊的PK,首先是大公司或者至少有非常大資金的團隊在PK。其次,PK的重點一定不來自于工程算法,而來自于學術界最新的前沿進展。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歡迎飛行嘉賓林永民老師~ 林老師作為游戲行業(yè)從業(yè)者,對AI繪畫有什么看法與感受?
林永民 GGAC大賽創(chuàng)辦人: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AI繪畫最近真是話題不斷。不止在游戲這個板塊,AI已經沖擊到我們生活的邊邊角角。
上個月,有位上市游戲公司大佬調侃了一件事:他本來有幾張場景設定圖要找外包做,但試了一下AI繪畫后發(fā)現效果還不錯,就把這個外包單子取消掉了。
你會發(fā)現一開始大家聊AI繪畫還是圖好玩兒,結果這么短時間內,身邊已經陸續(xù)有了商業(yè)案例。前段時間臺灣有一部獨立電影,它的主海報就是AI畫的。國內有獨立游戲公司,把50%-60%的畫面交給AI去塑造,降成本。據我所知也有TOP游戲公司在做AI的嘗試性開發(fā)。
它的進步速度遠遠超乎預料,這是最嚇人的。所以說實話我會有點焦慮,是不是飯碗要被搶了?
明年這時候AI繪畫會怎么樣都無法預測,那3到5年后可能會更驚人。所以我覺得可能未來5年后,小孩子在學校里都不一定要學畫畫了,學的是怎么訓練AI或者怎么去用一些代碼,用一些簡單方式去出圖。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兩點十分動漫也經歷了從紙繪到數字繪畫的過程,這中間有怎樣的感觸?
黎平偉 兩點十分產品總監(jiān):90年代是紙媒動畫的巔峰時期,到02年國內才逐漸普及了數字繪畫。那時候沒有手繪板,一大波動畫人學著用鼠標畫畫,很難想象吧?再往后有了數字藝術,發(fā)展出三維動畫、Flash等等去替代紙媒的二維動畫。再到現在,我們出現了AI繪畫。
將近10年一個大周期,出現一次技術突破,往后甚至可能帶來指數爆炸級的改變,所以永遠要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向前。兩點十分有許多深耕行業(yè)多年的動畫人,經歷了過去的年代,又跨入一個新開始,我們都是敞開胸懷以核心技術提升自己,希望能在學會新東西后做一個嫁接,去引領整個行業(yè)的進步。因為我們相信一句話:不變的是永遠在改變。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

新技術的誕生,它一定會對行業(yè)造成某些結構上的改變。但改變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拒絕改變。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繪畫在動畫創(chuàng)作方面,目前有哪些進展?
黎平偉 兩點十分產品總監(jiān):從故事腳本到整體視覺呈現之間,AI繪畫能提供非常好的接入點。
比如劇本里寫“森林里有一個小樹屋,小樹屋下面有小花小草”,編劇老師用AI繪畫迅速生出50到100張輔助圖,拿去跟前期團隊碰創(chuàng)意,哪種觀感、角度畫面、人物交互關系是OK的,對齊需求后給到概念老師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整個過程就很順暢。
還有一些輔助性的、沒有特殊要求的素材,也可以快速生產然后編輯。比方說我做一個朋克風場景,它需要大量熒光和廣告招貼的素材,用AI繪畫就能節(jié)省很多制作時間。
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其實群集某種意義上講也算AI,因為它有大量角色是通過自我演練的方式來生成,而非靠傳統(tǒng)的手動輸入。另外我認為,未來內容跟用戶之間的交互性會是大趨勢。兩點十分做的數字人就和抖音官方有過演練,用戶通過發(fā)關鍵詞或者打賞進到舞池里來,虛擬主播帶大家一起蹦迪。這種類型的交互我們也在嘗試。

· 使用數字人技術的虛擬主播直播間 ·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動畫的生產邏輯里有一樣定制化需求,我角色就要長成這樣子,或者他的動作就要是這樣子。但現在的AI算法只能做到真實,無法精確。比如角色遇到攻擊會摔倒再爬起來,但摔倒后夸張的表情做不出來,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可能解決?
杜政霖 數字力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目前來看,一個精美的、影視級的數字人,還是需要以美術老師手動生產為主,無法直接接入到自動化的生產階段。等到動捕數據收集的足夠多,行業(yè)內做動捕設備的團隊足夠多,開始去采集這些面部和動作之后,隨著算法的發(fā)展,那些藝術性的夸張風格是能夠出現的。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繪畫對行業(yè)和工種已經開始產生影響,作為ACG領域從業(yè)者,我們該如何跟新技術共處?會被取代嗎?人與技術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Simon_阿文 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以我半年的使用體驗來說,AI繪畫確實經歷了一個從看起來不太行,到驚艷你一下的過程。但真要直接用在項目里,就會發(fā)現它好像也沒那么強。
我覺得現在的AI繪畫工具還處在尷尬期里。你說它要替代人類設計師或者插畫師,好像還為時過早,但如果你只把它當成效率工具,又有點浪費。
從業(yè)者要趁它還沒有再往上爬的時候,先入場去熟練這些工具,甚至說你要先跟它交個朋友。如果這個AI真有一天覺醒了,能做出自己的設計了,或者它能作為一個設計師被人類接受,那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會是這位AI同事的好同事,而不是變成他的前同事。
林永民 GGAC大賽創(chuàng)辦人:其實AI應用并不是這兩年才有,也不是剛好在我們繪畫領域才起來的,反而藝術領域應該是受影響比較慢的。
那回溯AI,在傳統(tǒng)行業(yè),在比如富士康、特斯拉這些大工廠里,人工智能的機械手早就取代了那些固化的勞動模式,或者比較危險的工作。
再往前追溯,莫扎特用數學公式創(chuàng)作交響樂,我覺得放在當時就算一種人工智能。每個時代都有新事物產生,每個行業(yè)也都會經歷這個過程。但你會發(fā)現,人類總能找到相對應的方法,或者產生一些更高級的工種,因為總要解決吃飯的問題。

· GGAC 林永民的AI嘗試 ·


從悲觀角度來看,AI繪畫確實帶來了挑戰(zhàn)。但是從樂觀的一面來說,原來只有一家公司、一個很大團隊才能做的事情,個人也可以去嘗試了。未來你想做個獨立游戲或者動畫短片,借助AI就能快速實現理想。
而且如果AI繪畫真那么方便的話,可能很多人就不再重視打基礎,他只琢磨怎么用最簡單的文字來生成,那未來會畫畫的就叫做手藝人了,就像現在做雕像、傳承非遺的老師一樣。我們這些畫畫的人說不定還更寶貴。
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我喜歡“手藝人”的說法,讓人心里突然穩(wěn)了哈哈。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會讓生產或創(chuàng)作門檻降低嗎?對普通人/從業(yè)者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你可以類比下圍棋:Alpha GO出來之后并不影響普通人下棋,受影響的都是圍棋從業(yè)者。
同樣的道理,AI繪畫會給普通人帶來便利,比如說我寫公眾號文章想配個圖,去網上找都是有版權的,萬一哪天被告了呢?AI繪畫就能滿足圖的需求。普通人我覺得就接受它,玩就好了。

· 嘗試用6Pen生成的賽博朋克貓 ·

對從業(yè)者的話,也不一定是壞事。AI繪畫的描述詞里有非常多專業(yè)用語,包括它的涂料、手法、各種風格,什么印象畫或者巴洛克之類的,從業(yè)者能比普通人用得更好。把它作為一個工具,讓自己能更快速,或者說更極致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我覺得會是一個好方向。
黎平偉 兩點十分產品總監(jiān):我的觀點也是類似,就是把AI繪畫看作一個幫助達到想法的工具。所以從業(yè)者要多多鍛煉我們的大腦,大腦比手更值錢、更有價值,因為那些情緒、情感價值,都是通過我們大腦的想法跟創(chuàng)意去輸出的。
杜政霖 數字力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我覺得不必糾結說去學編程學、圖形學、 AI算法等等之類的,更應該找的就是一個機會,找機會去跟比如林老師的團隊合作,跟阿文老師的團隊合作,跟兩點十分的團隊或者跟我公司的團隊一起去合作。
這個東西沒有那么夸張,人畢竟不是全職全能的神,他還是需要協(xié)作配合的。你只要有idea,投資人都愿意投,我覺得沒有那么悲觀啊。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繪畫往下發(fā)展的話,大學生群體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或者有哪些新崗位的可能?
林永民 GGAC大賽創(chuàng)辦人:咱們美術領域的同學,一定要多練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審美。不管你是用AI還是用人工,能把你的作品拔到某種高度的,我們說有風格出來的話,核心還是在于你審美的高度夠不夠。只要你夠了,不管你用什么媒介或是工具都能創(chuàng)作出好作品,甚至變成出名的繪畫大佬。
還有就是要實時跟進新技術的發(fā)展。大家活在一個特別好的年代,因為互聯(lián)網特別發(fā)達,這幾年國內國外的一些技術鞏固性也特別高,更新也特別快,而且很多大佬都愿意去分享自己的經驗。不像我們十幾年前只能用電話線撥號上網,那時網上找不到什么學習資料。一個新的時代來了,只要保持好學,堅持對新事物感興趣的心態(tài),其實都沒問題。
Simon_阿文 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我覺得起碼寫關鍵詞的這么一個崗位,是絕對會產生的。我參加過一些AI工具的內測,我發(fā)現真有一群人,他非常擅長寫這些關鍵詞。當我還在靠翻譯工具寫蹩腳英語的時候,群里的大佬已經像寫作文一樣寫出好多關鍵詞了。所以未來對關鍵詞大師也是利好的。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繪畫怎樣更加精準的輸入詞條?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三段式配置你的描述:輸入的內容本身、相關描述(風格、視角、一些技術名詞,比如說丙烯畫等等),最后是藝術家。
有人問AI繪畫能不能理解很意境的描述,我覺得難。比方說”一行白鷺上青天”,它描述的所有內容都還是物體本身。如果你自己不指定風格視角,AI很難揣測你的。所以我傾向于類似Novel AI的方式,把它變成一個個tag,然后你去更改不同的描述標簽,相對來說門檻會低一些。
當然最普適性的建議還是,多去了解厲害的人是怎樣做描述的
Simon_阿文 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現在已經有一些針對關鍵詞困難戶的工具了,能根據一個畫面反推它的描述。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相當于給你配了一個翻譯。這種工具未來可能會越來越成熟。
另外一點我建議大家,即使國內出了很好的、支持中文的AI產品,都必須要學好英文。
很多比較主流的模型,它都是基于國外的數據或者標簽來標識的。即使你用機翻,中文描述和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也會有偏差。比如設計上會用到的2.5D,它在英語世界里叫isometric,類似等距設計這樣的一個名詞。專業(yè)術語我們是需要學習和積累的。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AI繪畫進化到未來,會形成自己的風格嗎?
Simon_阿文 AI繪畫科普優(yōu)秀貢獻者: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未來AI會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嗎?我覺得一種畫風的誕生,它必須得先讓這個AI,突然有一天自己想畫畫了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現階段基于深度學習或者基于卷積神經網絡,或者是基于Transformer技術,不太可能達到“有意識”的結果。
有意識的前提,是它知道“曾經”發(fā)生過什么事情,并且能把之前的事情用“邏輯”串聯(lián)起來,要有一個知識圖譜的串聯(lián),但目前都做不到。
谷歌之前有一個傳得沸沸揚揚的AI聊天Chat bot,很多人覺得他有情感,這在專業(yè)領域的人看來是非常荒謬的。至于AI繪畫產生新風格,可能更多的是把不同的藝術家風格做了糅合,讓你感覺到是新的。
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我理解的風格更多是一個小眾的、差異化的東西。那一旦可以批量生成了,有可能就不叫風格化了,會變成一種藝術類型。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我的想法不太一樣,我覺得它理論上的可能性一定存在。
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無論是判斷的、處理的,他其實就是在處理信息,用人腦的運算方式去處理很多信息。你沒辦法否定說電腦一定做不到,但慶幸的是我這輩子應該是看不見了。
高遠 兩點十分營運總監(jiān):大家可以暢想一下,未來AI繪畫無論是進入到游戲行業(yè)還是動漫領域里,可能帶來什么新的商業(yè)價值或者盈利模式嗎?
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AI它可能會把數字繪畫拉到一個極低成本和極高效率的形態(tài),讓作品產出率變得非常高。
打個比方,一部番劇光是做一季大概就要投入幾千萬,不管是內容創(chuàng)作團隊還是個人,都很難持續(xù)投入,商業(yè)模式也滾動不起來。
如果AI繪畫發(fā)展后,我輸入一段極有創(chuàng)造力的文字或者語音,它能生成一些條漫,或者一些看起來還有些粗糙,但已經能滿足很強娛樂性需求的內容,那整個動漫內容生態(tài)就會越來越繁榮。
大量有想法的人,用一個低成本且高效的工具來產出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內容不停迸發(fā),在這個角度來看,未來創(chuàng)意會越來越值錢,這個創(chuàng)意是創(chuàng)作力的問題
從紙媒轉型到數字動漫,你會發(fā)現雖然技術迸發(fā)期誕生了許多新星從業(yè)者,但時間一久,還是那些扎實功底的、對于美有極強鑒賞能力的老選手,他跟上了這樣一個技術,因為底在那里,這是藝術審美。
兩點十分在動漫行業(yè)里面做的也比較久,不管在審美還是藝術教育上都很成熟。這次的AI繪畫技術我覺得也是我們可以積極擁抱的點。等這個技術到它相對更成熟的時候,相信以兩點十分的基因是能很快追上的。

· 以“巨兵長城傳”為關鍵詞進行的AI生成作品 ·

碎瓜 6Pen ArtAI技術負責人:你可以把AI繪畫理解為一個很強的Photoshop,Photoshop的誕生其實就給很多人帶來了工作。我覺得商業(yè)價值和大學生的就業(yè)機會或者工作崗位強相關,因為一個東西只有能給公司帶來商業(yè)價值,它才能給大學生帶來就業(yè)機會
杜政霖 數字力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我個人認為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代,你對互聯(lián)網的網感和創(chuàng)意都能被激發(fā)出來。

曾經有人用非常基礎的爬蟲功能去爬直播間彈幕,彈幕就是“上下左右”,然后他去B站開直播,用直播彈幕里面的上下左右,去控制一輛遙控車的上下左右,結果因為彈幕量巨大,把B站全站彈幕玩宕機了3個小時。
基于這個例子,又有了“銀河修狗歌舞廳”,一只柴犬在里面扭來扭去,你輸入關鍵詞或者刷禮物,直播間里就能看到“你”也進去跳舞,就像陳趙 兩點十分策創(chuàng)總監(jiān)老師前面提到的,兩點十分數字人做過的那種交互。
基礎的AI工具應用,造就現象級的商業(yè)模式,那我大膽暢想一下,未來可不可能用彈幕+直播的方式來畫番劇?爬彈幕+AI繪畫,就能不停地生成動畫,也不停地用生成動畫的方式去直播,變成了一種新的交互性動漫,是不是也有可能?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fā)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fā)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姜堰市| 云安县| 甘孜| 手机| 政和县| 昭平县| 黔西| 桐柏县| 谷城县| 惠州市| 潼南县| 天镇县| 镇沅| 蛟河市| 中宁县| 汶川县| 资阳市| 康定县| 莒南县| 乐清市| 兰坪| 保定市| 上林县| 东明县| 云阳县| 科技| 芜湖市| 左云县| 阿拉善左旗| 泰安市| 修武县| 共和县| 惠州市| 张家川| 环江| 托克逊县| 新蔡县| 洛阳市| 台前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