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那亞的城市品牌構建聯想淄博
最近聽了一期關于新一線城市的博客,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大火的淄博,和流量一直在線的阿那亞,雖然一個是一座城市,一個是一個社群,但是從這兩者的對比來看,值得思考,尤其是在“北方的沒落”這樣的趨勢下,這兩個同時在北方的城市/地域,利用用心的產品和有效的內容營銷方式,收獲了實打實的紅利。
目前隨著流量的見頂,淄博這個城市的熱度已經漸漸退去,但是淄博燒烤卻在全國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阿那亞作為一個社群,但是相信其流量效應明顯大于其所在的河北秦皇島這座城市,淄博作為山東的一個二三線城市,憑借“種善因得善果”,在疫情結束后的第一個五一黃金周拿下絕對的流量優勢,但是從長遠的視角來看,阿那亞的品牌塑造值得淄博來借鑒與學習。
圖片來源于作者
(1) 價值與文化定位
說句俗套的話,在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富足的當下,想要再獲得消費者的關注,就需要將品牌塑造在更加看不見、摸不著的品牌價值與文化上,并通過優質的內容、渠道將品牌的價值與文化定位不斷放大、夯實,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城市品牌的價值與文化定位。說實話,我第一次去阿那亞就被那句“人生可以更美”的slogan給打動了,當然,被打動的基礎是近乎完美的居住與旅行體驗。
因此,對于淄博來說,燒烤已經是城市的一個強有力的名片了,那么升華于燒烤之上的,應該是什么呢?淄博人被放大的熱情與真情?或者旅游專列的便利?
(2) 人群定位
一座城市的人群定位,說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是相信大家可以不斷感受到類似上海、成都這樣的“主理人城市”,他們靠的是小眾的品牌、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在廣告圈、營銷圈,很多從業伙伴都覺得,上海比北京的就業環境更好一些,因此更多的新消費、主理人品牌不斷在上海扎根,更多的新的營銷打法在上海落地并被有效傳播,這讓很多的目標人群都對上海這座城市有了濾鏡,同時上海這座城市也助力這些主理人品牌不斷的發光。再說長沙這座“網紅城市”,其人群定位必然是具備消費力的年輕受眾們,打卡網紅奶茶、著名景點橘子洲頭,然后在通過私域進行不斷的傳播。并且,我身邊一位去過長沙的朋友,真的會口口相傳,給還沒去過長沙的朋友實名安利種草。
阿那亞的人群定位,他們只選擇認同阿那亞價值的群體,客群范圍縮小/精準,精準到可以清晰描繪出這個群體的特征:工作地點在北京、35-45歲、各自領域的專業人士,典型的中產階層。 他們擁有相對的自由,不受體制的約束,工作上也較少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他們來說,生活和工作已經不是問題,如何更好地生活和 創造性地工作才是他們的困惑。但隨著阿那亞品牌的不斷塑造,其人群定位也在不斷外延。
對于淄博來說,大學生讓淄博火出圈,那么今天結束的高考,是不是也可以作為一個催化劑,再割取一波紅利?這其實可以啟示淄博將人群定位進行聚焦與細分,比如像高考生、大學生?并且,山東也是孔廟之鄉。
(3) 營銷定位
阿那亞通過每年的戲劇節、電影周、時尚活動收獲了很多借勢的流量,僅靠出場地就讓流量不斷涌入了,阿那亞在社群之上,精準契合人群定位、價值與文化定位,不斷放大阿那亞的品牌效應,讓流量常駐。
反觀淄博,僅利用現有的資源,沒有做到借力打力,可以考慮聯動山東省內的其他旅游城市,比如青島、煙臺、威海等?聯動青島的啤酒節、煙臺的櫻桃節等等,又或者把競對城市,例如錦州燒烤聯動起來?彰顯淄博城市的胸懷。
同時,利用互聯網的流量放大效應,進行導流傳播,并且,在傳播內容上結合人群定位與價值定位打差異化策略。
BTW:僅個人思考拙見,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