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 2023觀察:顯示行業的新潮向是什么?
作為全球最大的顯示行業盛會,每年的SID國際顯示周都會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并被贊譽為顯示行業的“奧斯卡”。
今年的SID 2023自然也不例外,眾多顯示“老將”無一缺席。特別是邁入而立之年的京東方,可以說是第61屆SID上最耀眼的存在,同期舉辦的“京東方創新生態論壇”,不僅集中展示了顯示行業一系列前沿應用,還通過發布“全球技術創新召集令”,向全世界開啟了技術創新合作的新模式。
進入到第61個年頭的SID,見證了全球顯示產業從CRT到PDP、TFT-LCD,再到OLED與MLED的多輪變遷,同時也為外界提供了洞察顯示行業新風向的窗口,比如SID 2023上釋放出的一些新信號。
01 三大顯示技術同臺競技
2023年的SID國際顯示周,LCD、OLED和MLED可以說是最核心的主角,而且都有新技術或新場景亮相。
作為最主流的技術,LCD繼續鞏固優勢。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出現了第一塊液晶顯示屏,憑借輕薄化、高分辨率、大尺寸化等優勢,將“笨重”的CRT技術推進了歷史的故紙堆,并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統治著顯示江湖,至今都還是應用場景最廣的顯示技術。
京東方三大顯示技術品牌之一ADS Pro在SID 2023上驚艷亮相,將LCD的對比度提升到了3000:1,色域從NTSC 50%提升至BT2020 90%,有效解決了色衰等現象,同時兼具護眼和低碳環保的特性。京東方在過去近10年基于ADS技術持續優化升級,推出了可以實現更高畫質顯示的最新代表性技術成果——UB Cell。
目前,京東方UB Cell技術已應用于海信視像98英寸4K 144Hz ULED X 參考級影像電視新品U8H,以超廣視角、超低反射、高對比、高刷新、高色域和高亮度六大核心優勢成為高端旗艦電視的業界新標桿,帶來可媲美OLED的高端顯示效果。
市場競爭最激烈的OLED,形態不斷進化。
正如SID 2023上所呈現的,幾乎所有的頭部企業都給出了OLED相關的解決方案,涉及醫療、車載、VR、電視、手機等多個場景。既是當前顯示行業最主流的技術,也是技術比拼最卷、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技術路線。
想要在密集的產品陣列中脫穎而出,創新依舊是不二法門。比如京東方的f-OLED顯示技術品牌,拋出了“全面屏顯示+自由形態+未來無限可能”的必勝公式,即通過集成屏下攝像頭和極致窄邊框技術,大幅提升屏占比;在形態方面嘗試了滑卷、折疊Notebook、以及行業首個十字雙向折疊產品等等,并開發了360°彎折和三折產品;而且柔性OLED可以做成C形、L形等,在車載領域有著無限可能的應用。
被寄予厚望的MLED,產品線越來越豐富。
作為當下最前沿的顯示技術,MLED可以進一步細分為Mini LED和Micro LED,二者的差別在于光珠數量。其中Micro LED在理論上可以隨意拼接,而且功耗只有同等級OLED面板的一半,在某種程度上是顯示技術的未來。
早在2021年的SID上,京東方α-MLED顯示技術賦能的P0.9 主動式玻璃基MLED顯示屏就榮獲了當年的“Best New Display Technology”獎項。2023年的SID上,α-MLED顯示技術品牌帶來了最新的商用產品,其中163寸的P0.9 LTPS COG MLED,采用像素級PAM+PWM驅動模式,呈現出了超高畫質;4K Zone MLED BLU采用了4K分區的Mini LED玻璃基顯示,擁有2500nit的超高亮度。
就應用場景來看,LCD、OLED和MLED并不存在技術上的優劣,而是不同應用場景下的不同選擇。讓人印象深刻的恰恰是京東方的“技術+品牌”策略,一年多前針對三大主流顯示技術分別發布了ADS Pro、f-OLED、α-MLED三大品牌。至于其中的原因,還要從京東方在2021年的戰略轉型說起。
02 深入第一線的場景創新
2013年京東方開啟物聯網轉型之路,2016年首次提出“開放兩端 芯屏氣/器和”戰略,2021年進一步提出了“屏之物聯”發展戰略。
到底什么是“屏之物聯”戰略?在京東方看來,是將顯示技術貫穿整個物聯網產業鏈,賦能給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從而構建一個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帶動整個產業的價值升級。
沿循這樣的邏輯,SID 2023不只是顯示廠商的競技場,也是檢驗京東方新戰略的契機,能否為屏幕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態、植入更多場景?京東方在SID上展示了30多款展品,不乏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現象級創新。
比如全球首款8K裸眼3D顯示器。
和市面上的其他產品相比,這款硬件交織裸眼3D顯示器有兩個典型特色:一個是超高清,單眼分辨率達到4k視網膜級別,已經達到了人眼分辨的極限,即使是在3D狀態下也感受不到畫面的顆粒感;另一個是人眼追蹤技術,京東方自研的人眼追蹤技術,讓人眼追蹤精度在0.2°以內,可以在60°視角范圍內,0.5m到1.2m之間實現逼真的3D效果。有望在觀影、游戲、教育等場景中,帶來無與倫比的沉浸感。
比如全球首發的智能駕駛艙。
有別于只聚焦于屏幕本身的解決方案,這款智慧駕駛艙的外觀、顯示、硬件板卡和軟件系統均是京東方開發的。一塊10K分辨率的屏幕,可以同時滿足駕駛、中控、娛樂三種需求,同時對安全駕駛和交互進行了諸多優化,主駕駛區的屏下攝像頭可以監控駕駛員狀態,適當的給予提醒;副駕駛屏幕具有防窺技術,防止駕駛員被娛樂內容吸引;而且屏幕融入了震動反控技術,駕駛員在操控時不需要一直盯著屏幕。
再比如為VR打造的多款新產品。
鑒于當前VR設備普遍存在的分辨率低、續航時間短的弊病,京東方將重心集中在了兩個方面:一是超高分辨率,京東方全球領先的1.3英寸4K4K Micro OLED VR顯示產品,分辨率高達4000以上,帶來更清晰、沉浸、持久的游戲和觀影體驗;二是場序顯示技術,簡單來說就是panel無需彩膜,通過RGB背光提供三色,利用人眼視覺暫留形成混色,進而透過率比常規產品提升了2倍以上,功耗降低約50%,滿足用戶身臨其境的觀影、游戲體驗。
對這些展品做一個總結的話,京東方所謀求的顯然不只是屏幕本身,而是將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集中在顯示屏上,深入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創新,繼而將顯示融入萬千應用場景,驅動產業上下游向物聯網轉型。
03 誰將是“領航者”的爭奪賽
由此再來審視SID 2023,顯示技術和場景應用“爭奇斗艷”的較量背后,其實是一場“領航者”的身份爭奪賽。
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曾打過一個形象的比方:原來企業產出原材料大米,轉型物聯網則把大米進行加工,可以是米花、米酒、壽司等多形態產品,增加了產品附加值,還延伸到市場更廣泛的場景應用中。
正如SID 2023上所揭示的,車載和可穿戴已經是不少顯示巨頭下一步的計劃,并試圖找到一條可行的技術路線。不同的是,“屏之物聯”戰略下的京東方抓住了兩個價值錨點。
首先是“屏幕”的價值。
從幾十年前的黑白電視開始,屏幕就是人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屏幕被進一步疊加了交互的作用,在用戶認知里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是所有核心物聯設備的標配。
一個直接的例子,習慣了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交互體驗的用戶,進入到一個新空間時,會不自覺地尋找最有標識性的交互設備,屏幕無疑是當前語境下的最佳選擇,在物聯網世界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確切的說,京東方的“屏之物聯”發展戰略,正是基于對屏幕價值的深度理解,屏幕不單單是用戶獲取信息和反饋的媒介,也是串聯起行業上下游的紐帶,賦能千行萬業的最佳路徑。
其次是“生態”的價值。
SID 2023期間,“京東方創新生態論壇”將相當長的篇幅留給了生態協同,海信、大陸電子等合作伙伴先后亮相,與合作伙伴的協同創新,同樣是京東方踐行“屏之物聯”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
可以找到的例子有很多。京東方f-OLED顯示技術賦能榮耀、OPPO、創維等品牌,雙方在高頻調光技術上的聯合探索,讓京東方成為首批獲TUV和Eye care認證的企業;為了滿足游戲玩家更好的娛樂體驗,京東方聯合機械師、海信、紅魔等伙伴打造了電競生態;在車載領域和小鵬、北汽、理想等全球百余位知名汽車品牌合作打造車載顯示生態……通過將合作伙伴的需求與京東方“屏”實力融合的協同創新,一次次實現了“1+1遠大于2”的創新勢能。
與之相對應的,京東方在技術、產品和戰略上的領先,已經在市場層面產生了肉眼可見的結果。在整體市場份額上,“全世界每4塊屏幕就有1塊來自BOE”,在柔性OLED市場,京東方出貨量已連續多年穩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持續以創新技術和產品發力柔性賽道;在整個市場策略上,京東方在2021年提出的“1+4+N+生態鏈”的戰略版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所借鑒,逐漸成了全球顯示行業的演變范式。
04 寫在最后
30年前的京東方剛剛踏上創業路,“屏幕”還是生活中的稀缺品;30年后,京東方改寫了中國“少屏”的產業格局,“屏幕”也成了無數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以此進行預判的話,2023年的SID注定會被歷史所銘記,因為以京東方為代表的產業“領航者”,正在以“屏”作為切入點,深入物聯網應用的各種場景,讓屏幕的價值不斷延伸,加速奔赴物聯生態的星辰大海。
而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注定將被屏幕所改變,成為時代潮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