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下官宣周杰倫,蕉內鎖定王一博,原來這是兩家不同的品牌?
2023年3月27日
蕉下官宣周杰倫為品牌代言人
并發布了杰倫同款系列
主要單品有:
墨鏡 349元起
鴨舌帽 129元起
速干T恤 199元起
長風衣 499元起
防曬服 399元起
口袋褲 399元起
全地形鞋 499元起
同一天
蕉內發布了品牌代言人王一博同款
主要單品有:
防曬服 299元-599元
短袖T恤 149元-199元
防曬褲 319元-329元
涼皮襪 59元起
漁夫帽/空頂帽 199元
名字相似,產品類似,價格類似
還都是品牌代言人同款?
更巧的是,背后,還有一個叫天貓超級品牌日的。
超級品牌日,簡單說,即品牌專屬的雙11;直白一些,瘋狂賣貨日。不過,這兩個品牌的超級品牌日,時間上過于接近了。
(天貓,不會是你故意的吧)
等等,既然這么相似,請問
誰是蕉下?誰是蕉內?
大部分人內心OS:
知道的也說不明白:
蕉下是那個,什么,我知道,防曬傘!
蕉內...Emmm...內褲,襪子吧!
淘寶客服自己也說不清:
算了,別掙扎了。
我們直接打開他們各自的公眾號看看吧:
一開始,不知道這個Logo什么意思,以為是鞋踩出的腳印,腦補潤色一下:
每一步蕉踩下的人生都值得紀念
蕉下,不過蕉綠的人生
實際上,人家是芭蕉葉
在自然界長這樣:
了解后才知道,蕉下一詞,源自「芭蕉葉下」。
聽上去充滿詩意,古人,更常以芭蕉入詩,“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大大的芭蕉葉,好像一把傘,為我們遮擋風雨,還能防御陽光。
Bingo!防曬就是蕉下的核心~
2013年,蕉下第一款防曬產品誕生,雙層【小黑傘】,一出即爆款。公眾號如是說:
科技、時尚、顏值、便捷、個性、色彩、小巧,蕉下的這些關鍵詞狠狠種草年輕女性用戶內心,也占領了新一代防曬傘的心智。
以防曬為核心,蕉下陸續擴展其它品類,防曬袖套、防曬帽,以及現在更多對于戶外品類的嘗試與探索。
2023年,蕉下在驚蟄這天攜手譚維維發布了一首歌《驚蟄令》,宣布了全新的品牌定位:“輕量化戶外”。算是將以前做過的所有嘗試進行了總結,也試圖給到品牌自己一個全新的未來圖景。
品牌角色將不再以科學防曬為核心,而是重塑輕戶外的生活方式。正如蕉下所提到的一句文案:妙享戶外。
若用榮格提到的12型人格來看,以前的蕉下更像是一個女性的【保護者】【照顧者】,女性皮膚依賴于大大的芭蕉葉下。而現在的蕉下則更像是一個【探索者】【創造者】,不局限于女性用戶,大家可以一起拾起路邊的芭蕉,探索城市野趣,追逐真我,迎接陽光。
寫到這里,我在想,杰倫不會是因為接了戶外的代言,所以瘦了吧。
畢竟前天看到的表情包還是XXXL:
對蕉下認識差不多了,接下來到蕉內。
蕉內目前是有兩個Logo,標簽版,圖形版。說實話,第一眼看到圖形版不是很懂這個Logo,了解后知道是香蕉人。
直到我看見它之前的Logo ↓↓↓
這是蕉內以前的Logo,設計表達非常清晰,賣內衣褲的。
think inside也很好理解,很多時候大家設計內衣產品,會考慮外部的設計,常常忽略內在的體感,比如內內有標簽,真的不舒服。
蕉內瞄準這一痛點,更注重【內里】,以體感科技公司進行品牌定位。掐指一算,中間的內內,既是內褲,也象征著Technology的 T。
去掉內內的標簽還不夠,在穩住【體感科技】的基本盤后,蕉內希望解決更多的【不舒服】,從單一品類到多品類的延伸。為什么后面Logo要去掉內褲,便更好理解了,不僅專注于科技與內衣,更關注于【人】【身體】本身。
2021年,蕉內開始一系列的品牌升級,讓更多人感知到品牌戰略、品牌角色的變化,提出了【重新設計基本款】。拋開升級,比起【體感科技公司】的定位,【重新設計基本款】更符合大眾傳播的語境。
到這兒,品牌科普結束。
蕉下,蕉內還傻傻分不清楚?
這里再來總結幾點相同與不同:
1、沒錯,他倆都姓蕉,但一個是芭蕉的蕉,一個是香蕉的蕉(不是同一個爸爸
一個以【防曬】為核心,走輕戶外定位——蕉下
一個以【體感科技】為基礎,重新設計基本款——蕉內
如果用一些熟悉的品牌做形容詞,蕉下更北面,蕉內更優衣庫。
2、他們是典型的新消費品牌,試圖以新科技新體驗解決新一代消費群體的新需求
蕉下防曬服
蕉內涼皮
3、他們都在擴大人群定位,擴展品類,擁有重合的產品和不重合的產品
蕉下:從女性到男性、女性、兒童
從防曬系列到配件系列到全戶外系列(最近,重點推鞋)
蕉內:從男性到男性、女性、兒童
從內衣系列到日常系列到防曬系列(最近重點推涼皮)
4、他們都處于品牌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升級的重要發展階段
蕉下,是探索者,是創造者,是天真者,像音樂一樣,擁有松弛自由的心態
不為征服山脈,只為擁抱山間小小的花
我要天地重抖擻,天下無路不可走
帶著散步的心情,夠輕松,才戶外
擁抱廣闊的自然,在能量流動中覺知自我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與你一起躲過雨的屋檐
蕉內,是英雄,是照顧者,是創造者,有自己的底線與堅持
平庸不應流行,我們要為審美負責
為新國貨畫一條底線
不舒服,不算基本款
更好的日常
能給生活帶來更高品質的 才算我的基本款
這下哥倆是誰都清晰了吧!
最后一個問題:
夏天來了,
你是買蕉下還是蕉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