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怎么了,半年關閉2000個站點
出品:電商報Pro,作者:李迎,來源:電商報Pro
市占率穩坐第二的韻達,處境越來越艱難。
一、韻達大量包裹派送異常
年已過完,各行各業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節奏當中,韻達卻因遲遲送不到的快遞陷入輿論當中。
近日,有大量用戶反映韻達快遞出現派送異常的問題,來自上海的湯先生稱,快遞2月2日到達上海,停滯了5天還沒派送到手。
湯先生的情況不是個例,在社交平臺上,和湯先生有相同經歷的眾多網友都抒發了對韻達的不滿。
“韻達快遞要倒閉了是吧,五六個快遞全都不派送,四五天了已經,一動不動”、“快遞滯留了半個月,人工又打不通,然后來一句丟件了”、“12月26日攬的件,至今還沒收到”……
對于大量包裹派送異常的現象,韻達也做出回應,稱是由于年后派送人力緊張導致,企業已在協調配送人力并指導網點招聘。
值得注意的是,韻達2022年半年報數據顯示,韻達全國共有29844個網點,2021年底韻達的全國網點數量為32274個。半年的時間,韻達關停的網點將近2500個。
而根據韻達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韻達2022年完成業務量176.09億票,同比下降4.31%,是主流快遞企業中唯一一家業務量下降的企業。
此外,韻達的凈利潤也面臨著下降的可能,2021年韻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8億元,2022年為13.08億元-15億元,同比下降11.44%-增長1.75%。
(韻達2022年業績預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圓通速遞2022年完成業務量174.79億票,比韻達少了近2億單,但圓通凈利卻大漲86.34%,達到39.20億元。
(圓通2022年業績預告)
快遞行業格局快速變動,市占率穩坐第二的韻達,越來越危險了。
二、對手步步緊逼,韻達面臨掉隊危機
從2018年開始,韻達市場份額一直僅次于中通,穩居行業第二,但在圓通的步步緊逼之下,韻達和圓通的差距越來越小。
去年第三季度,韻達的市占率還一度被圓通反超,雖然最后韻達還是艱難地保住了第二的位置,但和圓通的業務量差距從去年的18.6億,縮小到了1.3億,市占率也只領先不到1個百分點。
(圖源:億豹網)
在業績預告說明中,韻達給出了業務量和業績變動的理由:一是復雜的國際環境促使石油等大宗能源價格在一段期間內上行明顯;二是受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等超預期因素干擾,物流暢通和供應鏈穩定受到沖擊,對消費需求和快遞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韻達給出的理由看似很充分,但當同樣的環境下,其他快遞企業業務量和盈利水平都明顯提高時,這個理由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除了外部因素外,韻達掉隊的原因,還有其網點管理不當的問題。
去年,韻達兩次因為防疫舉措不到位的原因造成了重大影響,進而拖累了韻達的業績。
而相比于能夠直接統籌管理全線的直營快遞,加盟制快遞的服務質量高度依賴于加盟網點。
一般來說,企業應該盡可能地給加盟網點多點好處,從而保證末端配送的服務質量。比如圓通在去年調整了考核標準,取消了兩個末端簽收率考核指標,給末端網點更大的時間自主權。
但韻達調整的好評考核機制,卻加大了網點的負擔:抖音、菜鳥好評按天考核,一個差評罰款100元,取消月度96%返款,當天的1個差評要當天的35個好評才能抵消100元罰款。
雖然本質上是想提高服務質量,但消費者本來就缺少收件后評價的習慣,快遞員需要額外付出精力去請求好評,甚至還會出現完成不了目標而要自掏腰包刷好評的情況。
另外,加盟網點的快遞員收入多來自于派單,韻達的大件快遞數量增多,但大件快遞的派費卻和小件快遞相同,占用了空間的同時也沒有提高快遞員的收入。
日前,還有報道稱,韻達浙江蕭山區域的配送工作由韻達的貨車司機完成,司機直接從分撥中心分揀打包后送往目的地,活變多了,工資卻沒有上漲。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想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這是韻達存在的問題,也是加盟制快遞共同存在的問題,派費低和“以罰代管”的管理模式,讓末端網點沒有精力保證服務質量,同時加大了快遞員的流動性。而這,也是開頭提到的韻達人手緊缺導致快遞積壓的重要原因。
如今,快遞行業從拼成本的同質化競爭,轉向了比拼服務的差異化競爭。
但韻達讓人擔憂的是,在其他快遞企業都找到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后,韻達還沒向市場交出滿意的答卷。
三、關鍵拐點到來,韻達急需建立新的優勢
快遞行業下半場到來,快遞企業在十字路口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作為行業龍頭,有著穩定高端市場的順豐向下挖掘,憑借著豐網速運拓展了下沉市場,將業務范圍從中高端延伸至中低端。與此同時,順豐收購了嘉里物流,大力擴展國際業務。
提高品牌溢價能力,發力高端市場,則是通達系快遞的共同選擇。中通推出了“快弟來了”、圓通推出了戰略級產品“圓準達”,韻達也推出了以時效為核心的“智橙網”。
除此之外,通達系快遞企業也找到了現階段的不同發展方向。
作為通達系中唯一擁有航空機隊的快遞企業,圓通更改了公司名稱,由“圓通速遞(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圓通國際快遞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將逐步探索出航空、國際協同發展的模式。
而申通則是從基礎層面開始大力整改。堅持3年百億元提升項目,加快轉運中心的直營化,落實標準化建設和運營,并開始孵化冷鏈、短鏈等配送能力。
與此同時,交出了扭虧為盈成績單的申通,也在去年年底和阿里網絡簽署了《購股權延期協議》,延續和阿里的戰略合作。
而在春節過后的一次機構調研中,韻達給出的調整策略,主要包括口碑恢復與控制低價件規模和比例。
但這只能說是快遞企業共同的目標,相比其他企業,韻達還未給出更有發展性的新策略。
拐點已至,韻達只有讓市場看到嶄新的變化,才能保住市占率第二的地位。
作者公眾號:電商報Pro(ID:kandiansha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