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幕后概念設計圖強勢來襲
首發(fā):CG世界
編輯:木木
這顆流浪“小破球”終究點燃了每一位科幻人的心
17個攝影棚,10個置景車間,102個科幻主場景,拍攝了300多天。5310張概念圖,9989張分鏡圖,2800多個特效鏡頭,1000個人臉面部特效9700多萬個空間站資產(chǎn)……
正是因為這些辛苦的付出和對科幻未來的暢想《流浪地球2》直接撞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憧憬。
科幻作家劉慈欣在接受采訪時也毫不吝嗇的對《流浪地球》進行一番夸獎:“放到30年前,我們是絕對拍不成的,投資方會認為電影不可信,會覺得中國怎么會有太空電梯、宇宙飛船呢?但是,現(xiàn)如今,中國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讓未來的中國充滿吸引力,中國的未來是科幻電影最肥沃的土壤!”
那么《流浪地球2》這一戰(zhàn)績竟如何?觀眾給了最真實的回饋。目前電影還在熱映,截止到1.31日,在中國電影口碑為9.3分,票房已超27億。
同時該片也在國外142家影院上映,剛一上映就獲得136萬美元票房,進入北美周末票房前十名。
從電影上映到現(xiàn)在,“流浪地球2”的相關話題已經(jīng)上了十幾個熱搜,每天都能發(fā)現(xiàn)新的細節(jié),不管是向吳孟達致老師致敬還是對Ai數(shù)字生命計劃的暢想又或者是主題“帶著地球去流浪”…這都體現(xiàn)出獨屬中國式的浪漫,小破球給觀眾帶來了無數(shù)的驚喜,自然觀眾也會給予最熱烈的回應,就連官方授權模型周邊的眾籌金額也已高達1億元,遠超預期(本來目標金額為10萬元)。
回歸電影本身,現(xiàn)在來說說咱們最關心的內(nèi)容,在《流浪地球2》中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人物角色與畫面的色調非常融合,貼圖呈灰暗色調,這樣在感官上給人一種緊張和壓抑的感覺。
除了演員的精彩演繹,當然在電影中還有一些“不用睡覺”的角色,比如有門框機器人、工程外骨骼、月面運輸車、MMU航天員機動裝置、掠奪無人機、大氣潛水服、殲-20C、月面機器人,不管是科幻迷還是軍事迷都能大飽眼福。
當然啦,電影中出現(xiàn)的恢弘大場景以及被譽為“大Boss”的Moss、月球基地、行星發(fā)動機、太空電梯等等也都深入人心,所以現(xiàn)在咱們一一來看看他們的幕后制作和概念設計吧!
又到了欣賞幕后圖的環(huán)節(jié),看完真的會老淚縱橫~被中國科幻所折服,小編又要開始激動了……
《流浪地球2》概念設計圖
1、門框機器人
擺脫了很多科幻片中“人形機器人”的刻板外觀,門框機器人的外表是一個簡單的矩形,但卻是1:1還原、每個實體都有一個編號、LED屏、電機軸承、電纜都是真實、可動的。
2、航天員機動裝置
3、掠奪者無人機
4、大氣潛水服
圖源微博@未來局科幻辦
5、機械狗“笨笨”
“笨笨”你是條軍犬!可愛又心疼所以說,小狗拯救人類希望盡快實現(xiàn)“一戶一笨”!
圖源:卷宗Wallpaper
6、W550系列設計
圖源:卷宗Wallpaper
7、Moss
圖源:卷宗Wallpaper
8、太空電梯
圖源:卷宗Wallpaper
9、空間站墜毀
圖源:卷宗Wallpaper
10、月球基地設計
圖源:卷宗Wallpaper
11、UEG北極實驗基地及行星發(fā)動機設計
圖源:卷宗Wallpaper
12、月球太陽風暴
圖源:卷宗Wallpaper
13、月球核聚變
14、聯(lián)合政府大會場景
圖源:卷宗Wallpaper
15、丫丫房間設計
圖源:卷宗Wallpaper
關于《流浪地球》的硬核科學知識
電影中太空電梯、宇宙空間、基地等占比最大,為了能夠表現(xiàn)的科學逼真,讓觀眾不僅去欣賞這部科幻電影,也能學到更多的科學知識,整個制作團隊請教了許多中科院的相關專家,光科學研究專家就有20位參與了電影科學部分的討論并給予了建議。
這部影片很多人為了能夠深入了解到其中的科學問題和細節(jié),去影院二刷、三刷,小朋友也通過電影對科學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恰好,小編在搜索電影相關內(nèi)容時發(fā)現(xiàn)了一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老師對《流浪地球2》中一些科學知識進行了手繪方式的闡述,令人受益匪淺。如果對電影科學部分還存在一些困惑,或許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的小孩解答時,不妨來看看老師是如何分析的吧!
這次《流浪地球2》揭開前傳故事,振奮著每一個人的心,跨越四年帶來了電影新高度,小編相信,中國科幻電影會越來越好,我國的CG技術也將越來越強!
作者公眾號:CG世界(ID:World_C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