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蚌埠住了!5億廣告費換來“倒奶殺牛”?
還記得讀書那會兒,學歷史讀到這一幕:
美麗國的資本家,寧愿將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里,看著窮人活活餓死,也不愿意把牛奶留給他們喝。
先記下這個營銷知識點,待會要考的!
回顧過去魔幻般的幾年,咱們可是不斷見證歷史:見證囤外星人電解質水、三亞一個月賺回三年虧損,還見證#多地出現倒奶殺牛現象#火上熱搜,胡歌也蚌埠住了。
圖源:微博熱搜
歷史書上的知識重現,這真是我沒想到的。只因為這養牛有些費錢,一頭奶牛每天的草料費高達80元,再加上牛奶沒人收,養奶牛變成虧本生意。
圖源:觀察者網公眾號
倒奶殺牛真相或許千千萬:供大于求環境不好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只是倒奶沒見牛奶降價,賣得貴味道沒跟上。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牛奶淡如水,事實上鮮奶價格也似乎不如水。如果一公斤原奶成本按4元算,生產四盒250毫升牛奶,每盒牛奶成本1元左右。
圖源:觀察者網
成本就擺在那,那為啥牛奶賣得貴?當然還有包裝運輸那些,此外網友分析這都怪品牌花在了營銷上。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解決銷路的辦法也不是沒有,營銷鬼才建議專家來“建議多喝牛奶”,被嫌棄的“專家”可終于派上用場。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
讓我想不到的,是還有人提到胡歌主演的《縣委大院》。
圖源:新聞坊
因為《縣委大院》就提到擱置的奶牛場問題,戲中的胡歌為爭取奶牛基地基金,冒雨截胡郭廳長、講述牛多棚少難題,只為讓廳長看一眼光明縣奶牛養殖基地。
圖源:電視劇縣委大院官微
胡歌會不會哭泣不知道,但古馳們一定不會哭泣,奢侈品銷毀過季庫存,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Burberry刷到“倒奶”熱搜都要說一句:這劇情我熟啊。
Burberry曾被爆2017年這一年,燒毀整整價值約2.5億人民幣的庫存,相當于燒了2萬件Burberry風衣。
圖源:虎嗅APP
但Burberry的回應云淡風輕:只是摧毀了不需要的產品,以免將商品低價賣給“錯誤的人”。不同的是,奶農倒奶是因為虧。
除了看不懂的銷毀,這次熱搜還值得關注的,是奶牛每天的伙食費很貴,還有分析一般吃的一噸800多元的草料。
圖源:微博網友評論/觀察者網
一頭牛伙食費80元,外行人當新聞看,內行人當噱頭賣,讓我想起認養一頭牛。
盡管創始人徐曉波曾對外稱——“沒有花一分錢用于廣告營銷”,但有人形容它純純就是個營銷公司。
比如拼命宣傳“五好養牛、80元以上的米其林大餐”。
圖源:認養一頭牛官微
曾有網友就吐槽過認養一頭牛的文案,忍不住感慨:我尼瑪一天伙食費還沒有牛多。
圖源:小紅書網友
原來認養一頭牛的包裝瓶寫著一句:我們的奶牛每天伙食費≈80元。在一旁還有一句陪襯文案: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
圖源:小紅書網友
這話潛臺詞就是:人家是做牛,我們是做牛做馬?
想想一個普通打工人的伙食費,一個麥當勞早餐10塊,午餐25元,晚餐25元,再怎么奢侈一般也達不到80元。
圖源:小紅書網友評論
再看回認養一頭牛的文案,我才悟了,這可能是在PUA消費者貴有貴的道理。雖然我們吃得不如牛好,但奶牛吃了80的伙食費,你吃了它,那不就等于你也吃了80元伙食費。
圖源:小紅書網友評論
伙食好算啥,只要再翻下認養一頭牛包裝的奶牛故事,才知道“做牛”和“做牛做馬”真有區別:
普通人因為新冠坐月子,食之無味干之無力。
認養一頭牛的奶牛享受貴族待遇:聽交響樂、做spa、喝380米深的井水,還有專門的產房、幼兒園、孕期保護院。
圖源:認養一頭牛官微
普通人因為搶不到抗原,整得陰陽不明,忐忑不安。
認養一頭牛的奶牛擁有專屬智能環,奶牛每天的體溫、運動量、喘息量被監測得明明白白。
普通人得知春節放7天上7天,感慨放了個寂寞。
圖源:微博網友
但奶牛每天只工作半小時,每年擁有3個月年假,四五歲就退休不產奶。
這些福利堪比樂視的四天半工作制,簡直就是把反卷進行到底。
講這些“對牛彈琴”的奶牛故事,品牌無非就是想暗示:它真的有在認真養牛,你真的有在喝好奶。
消費圈流傳著一句話:每一種消費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話土得掉渣,但極有哲理。
就像特侖蘇說“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認養一頭牛就說:與其說我們是一家賣牛奶的公司,不如說我們是一家“替用戶養奶牛”的公司。
圖源:認養一頭牛官微
奶牛的故事只是小場面,認養一頭牛之所以火出圈,少不了“認養”概念的加戲。
“認養”簡單來說就是“溯源”,讓大家以為自己養了頭牛,請它為你專門生產奶牛,你呢就能喝到來自這頭牛的放心奶。
為此認養一頭牛推出一系列認養產品:云認養、聯名認養、實名認養。
云認養其實就是QQ農場玩剩的那套,讓你體驗線上養育奶牛。
圖源:認養一頭牛新牧場小程序
有意思的是,明明是一大堆牛奶品牌都在做的上門送奶服務,卻被認養一頭牛美其名曰為聯名認養,消費者得購買247元-1599元聯名卡才能享受。
而所謂的實名認養,就是通過照片視頻跟奶牛隔空互動,還能給奶牛取名。
那么問題就來了,燒了錢買了卡,就真的擁有一頭牛了嗎?
這就要講講認養一頭牛的虛假營銷:養“虛擬牛”喝“代工奶”。
有人曾算過一筆賬,根據采購成本、奶牛存欄量,認養一頭牛每頭奶牛每天伙食費約9元多,達不到宣傳80元。
而且根據已經“認養”的2000萬用戶(來自2020年數據),以及一頭牛每年5000升產量計算,這個養殖規模品牌很難實現。
另外,認養一頭牛采用奶源外購與代工的生產模式,我們熟悉的光明乳業和君樂寶,就是它家的代工,直接打臉“認養”的概念。
透過其這幾年的營銷費用,也會發現“認養”站不住腳跟。
2019-2021年營收分別為:8.65億元、16.5億元、25.66億元;而這3年的銷售費用(即網絡營銷費用)分別為:1.94億元、3.03億元和4.83億元。也就是說,年度營銷費用已經逼近5億。
而且據說認養一頭牛2021年末的研發費用,占比營收只有0.27%。
認養一頭牛燒錢做營銷隨處可見,轟炸電梯廣告,請羅永浩站臺。
圖源:分眾傳媒/認養一頭牛視頻號
總的來說就是,營銷亂砸錢,產品少花錢。
雖然認養一頭牛的概念有噱頭、故事很好聽,但這屆消費者越來越不好忽悠,品牌專心做好產品才是硬道理,否則終究會被消費者拋棄。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多地現"倒奶殺牛"!奶農這樣說...
2、ERA超級單品:認養一頭牛 , 一夜變"渣" ?
3、紅星資本局:認養一頭牛招股書戳破廣告:奶牛80元伙食費或存水分,去年營銷費近5億
4、品牌觀察報:吹起來的認養一頭牛,泡沫被戳破了
5、分眾傳媒:認養一頭牛刷屏分眾,講好品牌故事,突破品類紅海
6、零售財經:認養一頭牛聯創出局、營銷違規、渠道受阻?
7、鋅財經:交了2999元,就真的“認養一頭牛”了嗎?
8、鯨商:一頭紅過伊利、蒙牛的“牛”,認養套路深在哪?
頂尖廣告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頂尖廣告(ID:idea140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