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創新實踐戰 | 良好的工作溝通,在術更在心!
良好的工作溝通,在術更在心!
蕭伯納曾說,溝通最大的問題在于,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溝通了。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其實是屢見不鮮的,尤其是“我要我以為,不要你以為”的類似認知,給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管理造成了諸多的障礙。
提起溝通,我們總是會講到說話的藝術,但少有提到溝通本身也是可以學習和練習的技術。
企業中的溝通很多時候和我們日常的溝通還是有差異的,工作中的溝通多數情況往往是伴隨事情或任務而來。在《關鍵對話》一書中的對關鍵對話的描述和界定很適用于我們職場的溝通。所謂的關鍵對話,一般具有三個特征:
1. 對話雙方的觀點有很大的差距;
2. 對話存在很高的風險;
3. 對話的情緒非常激烈。
關鍵對話往往是發生在兩個人或多人之間的討論,但因為涉及情緒、利害關系和認知的差異,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可能會用電子郵件或辦公社交軟件(如微信、企業微信、釘釘等)代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們喜歡通過文字、文件或語音甚至傳話等形式溝通,而不是當面把事情討論清楚;會議中為了繞開真實的問題,而衍生了許多其他問題。
尤其是疫情后,面對面的溝通幾乎成為了一種奢望,數字化的工具讓工作更方便了,但其實對于很多新員工往往也有潛在的隱患,他們對于企業的歸屬感、團隊之間的信任感等往往都是脆弱的甚至是缺失的。
據有關調研顯示,一個企業中有將近80%的項目需要跨部門合作,溝通問題存在,無疑會給企業增加大量的成本,降低工作產出,甚至造成員工的高流動率。
根據個人當年學習心理咨詢的知識,人們在溝通的時候,很容易被情緒左右,甚至有人說人們吵架80%吵的是情緒,而不是事實本身。由此可見,良好的情緒狀態,是溝通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具體在實踐中,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溝通呢?個人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
了解優秀溝通模型
01
人際溝通的有效模型一般包括核心四部分:傳送者、接受者、反饋和噪音。顧名思義,傳送者是溝通的發起者,接受者是溝通的被動接受者,過程中信息有效與否取決于反饋和其他干擾的信息。這也是人對溝通的主要識別過程。我們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說話,情緒就是噪音,甚至可能遮蔽了溝通的核心內容,比如沖發一怒為紅顏,就是典型的例子。
了解溝通的內容
02
不同的溝通內容,往往對于溝通的方式也會有很大的限制。疫情期間,很多員工不得不居家辦公,在一開始很多人出現了不適應。在企業里面長期存在的正式溝通形式,比如各種會議,因為線下本身已經具有了固定的流程和方式,遷移到線上,往往只涉及線上會議工具的熟悉和操作即可。
但企業的運作中,跨部門、跨業務很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也沒有約定俗成的溝通機制和流程,也就是企業中常見的非正式溝通。在這樣的溝通中,信息傳遞往往更具有時效性、針對性和主動性,極大依賴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尤其是線上辦公,很多人在線的時間、狀態、工作強度等都不可見,異步溝通對于很多員工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畢竟,在依靠人際關系的非正常溝通中,除了信息之外,思想、感情等內容可能更加重要。
學習溝通的技巧
03
溝通既然是一種能力,那么它就是可以學習的。
對于正式溝通的場景,可以借鑒和模仿職場前輩或過往案例進行呈現,先模仿再創新,只有熟練了,才能生巧。
正式溝通小TIPS:
文字簡潔,盡可能用簡明的詞句;
文字較長,注意條理清晰,標注核心內容;
內容組織,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
主題明確,便于與其他內容區別;
正文確認,注意錯別字和郵件附件的核實。
對于非正式溝通的場景,需要了解人溝通的特點,比如溝通過程中人的身體語言占到了55%,音色音調占到38%,純粹的語言信息只占7%。那么,在非正規式的溝通中,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肢體動作語音語調等。當然,這些線上效果遠不如線下效果好。
非正式溝通小TIPS:
耐心傾聽,了解對方的想法;
求同存異,接納他人差異,尊重其想法;
互相信賴,信任是合作最好的粘合劑;
以誠待人,愿意與他人分享,幫助他人。
最后,關于溝通網絡上還有更多的技巧甚至套路,甚至可能有人說,那我是不是得變得八面玲瓏,特別會來事,才能做好工作中的溝通呢?其實,并不是。企業的溝通是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一種折射,也可以成為自己選擇企業、選擇團隊和同事的依據。
最后借鑒俞敏洪曾經說得一段話來說關于溝通的核心所在:
真正的情商高,是這個人,走到人前面后,被無限信任。八面玲瓏、會來事兒、精通各種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術,但這只是“術”的層面。而道的層面,是人品、德行將心比心。當一個人能被自己的競爭對象或者敵人所信任,這是最高級的信任,也是“道”的體現。
百術不如一誠,這是最高級的溝通心法。我們的各種數據、報表、花樣等都是希望通過溝通獲取信任,一個人能夠取信于周圍的所有人的話,那他做事情的成本一定是最低的。對于我們而言,獲得上下級和同事的信任,無疑是職場溝通的關鍵所在。
百術不如一誠,這一誠,核心又在于從“心”開始,只有將溝通的對象放在心上,才能真得拉近心的距離,心的距離近了,其他還會遠嗎?
最后,關于與領導溝通,我特意咨詢了最近比較火的聊天Ai—ChatGPT,希望它給出的答案也能夠給你有所啟發。
—— THE END ——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版權來源于受訪人 / 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期,我們分享到這里,若你想了解更多優質內容,請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我們將為你帶來更多HR創新實踐新動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