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品牌的三匹黑馬,如何從“爆紅”走向“長紅”?
在剛剛落幕的雙11大促中,我們不難發(fā)現,非剛需消費整體下降,消費大盤疲軟。很顯然,疫情的反復,對各大行業(yè)及消費市場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新消費品牌在流量紅利殆盡的今天,從競爭激烈的市場成功突圍……
精品速溶咖啡“三頓半”,為何能憑著50%的復購率打敗雀巢,登頂咖啡類目榜首?僅靠私域年銷過億的國產香氛代表“觀夏”,是如何講故事的?睡眠產品品牌“躺島”又如何通過情緒營銷撬動睡眠經濟?
本文通過對“三頓半”、“觀夏”、“躺島”這三匹新消費品牌黑馬的分析,從產品、內容、情緒營銷三方面探討新消費領域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
01 三頓半:與眾不同,逆勢增長背后的秘密
在各行各業(yè)競爭激烈,供大于求的時代,誰能解決消費者的痛點需求,做到“與眾不同”,誰就有機會打破現狀實現突圍。
產品創(chuàng)新,解決行業(yè)痛點
在三頓半出現之前,市場規(guī)模龐大,入局者眾多,但都不聲不響。究其原因:一是傳統(tǒng)食品巨頭雀巢憑借自身品牌力占據了中國速溶咖啡市場份額的大頭,新入局者生存空間不大;二是速溶咖啡一直存在兩大消費痛點:口感不佳,必須熱水攪拌。
基于行業(yè)痛點,三頓半橫空出世,在現磨精品咖啡和速溶咖啡之間找到切入口,開辟出一條新的賽道。推出了“3秒速溶,冷水也能泡”的全新“精品速溶咖啡”。也正是這個全新的細分品類,成為三頓半突破行業(yè)困境的一個破局點。
品牌是品,也是牌。產品的創(chuàng)新或許可以幫助品牌短期賣貨,但無法形成長期壁壘。必須趕在市場同質化,搶占消費者心智。
年輕化設計,建立品牌形象
在包裝設計上,三頓半弱化了logo的作用。整體的包裝選用單色的mini杯子搭配代表烘焙程度的數字,區(qū)別于傳統(tǒng)速溶咖啡的包裝,營造了極強的辨識度。可DIY的產品包裝貼合Z世代消費者的喜好,具有很強的社交分享屬性。
深耕咖啡文化,打造全新生活方式
在營銷上,三頓半致力于打造新的生活方式,與大力新銳品牌合作,持續(xù)輸出內容創(chuàng)意,保持品牌的溫度和活力。并在線下設立概念店,展示品牌形象,渠道上實現線上線下的全覆蓋。
在產品上,三頓半不拘泥于傳統(tǒng)咖啡產品的售賣,深耕咖啡文化,打造生活方式。為每一款掛耳、手沖、冷萃/奶泡提供沖煮指南和專業(yè)的指引,提升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同時開發(fā)多種喝法,吸引消費者,引發(fā)復購。
承擔社會責任,樹立品牌認知
品牌要有個性,更要有人性。三頓半采用可循環(huán)的環(huán)保材料,推出周期化的“返航計劃”,回收咖啡罐,贈送小禮品,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從產品設計到消費解構,三頓半對消費者的價值取向逐一精準擊中,其背后離不開品牌化建設和對用戶的深度洞察,在市場環(huán)境不斷變化的今天,仍對我們有借鑒意義。
02 觀夏:國產香氛的美學盛宴
由于疫情反復與口罩常態(tài)化的影響,人們弱化了對口紅的需求,香水成了人們展現自我個性與魅力的不二選擇。“嗅覺經濟”由此成為一個新的消費風口。東方香氛代表觀夏,應運而生。
區(qū)別于市面上國產香氛,觀夏定位東方植物調的小眾原創(chuàng)香薰,挖掘中國人記憶中的情結,做好原創(chuàng)東方植物香木。
東方香氛,占領心智
中國自古就有焚香的傳統(tǒng),觀夏以市面上較為空白的“東方香”為切入點。以松、竹、桂、蓮、綠茶、青梅、桃花等極具東方韻味的植物來打造獨屬于東方的香味,寫意山河。
產品包裝上采用簡潔風和東方主義,多用宋體字,大片留白,展現出濃厚的東方韻味;在命名上,更是講究,昆侖煮雪、書院蓮池、福開森路、頤和金桂。在觀夏打造的香氛世界里,北國桂子、昆侖雪松、橘園記憶都有跡可循。從香味本身,到瓶身包裝,再到背后的概念,每個部分都將東方美學渲染得淋漓盡致。
好產品,會說話
作為新消費品牌的代表,除了產品品質過硬,觀夏非常注重內容創(chuàng)作。
打開觀夏的公眾號圖文,每一篇都像時尚雜志一樣。
無論是“風夜雪歸人,聽松便知雪”“迎面風雨舊相識,遙知故園暮夏深”的國風文案,還是在對氣味的描述上的創(chuàng)意化表達。每一款香都代表了一份獨特的記憶和東方文化歸屬,通過場景化和故事化的敘事方式,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對于產品的用心,以及和用戶交流的誠意。
好品牌,會講故事
不論是幾位有態(tài)度、有想法的主創(chuàng)走到一起,決定做一件與時間為友的品牌故事;還是每一款新香面世,對香氣靈感的介紹和對香氣場景的描述;亦或者向用戶介紹,為什么用晶石,為什么是香插,為什么是香磚的產品設計理念……正是這些故事,讓觀夏在沒有代言人,沒有大規(guī)模廣告投放的情況下收獲一批忠實粉絲;也正是這些故事,讓我們相信,觀夏,以及更多中國品牌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03 躺島:情緒營銷撬動睡眠經濟
當996,007成為日常,睡眠似乎成了打工人們的奢侈品。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等機構調查顯示,受訪人群中有接近3/4的人有著睡眠困擾,“入睡困難”成了頭號睡眠問題,“睡個好覺”也成了許多人的夢想。
躺島洞察到當代年輕人由于諸多壓力和焦慮所導致的失眠問題,從緩解情緒這個方向出發(fā)提出slogan:“躺下就要有自己的島。”也正是這句以情緒為切入點的slogan,讓躺島這個成立于2020年的品牌僅創(chuàng)辦半年就拿下淘寶雙11單品銷售冠軍。
傳播塑品牌
不難發(fā)現,新消費浪潮下誕生的躺島,于出道之初就深耕內容傳播策略。在小紅書、抖音、B站三大種草平臺,輸出優(yōu)質內容,高效觸達年輕群體。
并于2021年5月簽約“擺爛系偶像”利路修,將利路修“被迫營業(yè)”這一品牌人設所表達的適當放棄、就地躺倒的特性進行強調,傳遞品牌慵懶治愈的風格和減壓的理念。
在后續(xù)品牌建設中,更是頻繁與各大品牌進行跨界聯(lián)名合作,持續(xù)輸出優(yōu)質內容:與亞朵旗下酒店品牌ZHotel。新世相合作,在主題房間內策劃“The Doors”藝術展;與多家播客app開展“焦慮逃離計劃”,邀請用戶一起放下焦慮,打開播客,好好睡覺;與Seesaw合作,推出“躺島春游季”活動,鼓勵大家在春天放飛自我,放飛焦慮……
在倍感壓力的后疫情時代,躺島通過一次次精準有洞察力的傳播,逐漸與治愈、舒適劃上等號。為每一個忙碌的年輕人,尋覓生活的治愈島嶼。
產品塑品牌
品牌營銷做得再好,最終都會落回到產品上。
作為備受Z世代喜愛的躺島,產品從設計到命名上都極具創(chuàng)意。
枕頭以貓肚皮進行命名,取名“躺島貓肚皮枕”,萌寵+自帶話題度的品牌名很好的突出了產品柔軟、舒適睡眠的特點;“躺島熊抱被”在被子中融入“熊抱”的概念,進一步提煉出暖和融兩大賣點,通過對材料的數據化分析,增強消費者信任感;“躺島綠蔭眼罩”在眼罩中融入“樹蔭”的概念進行命名,突出產品的清涼與天然屬性,并將天然木漿面料和環(huán)保作為產品的差異化賣點與競品區(qū)分開;蠟燭取名“躺島蕉綠蠟燭”,與“焦慮”同音,燃燒蠟燭就是燃燒焦慮……
通過枕頭、被子、眼罩等臥室會出現的睡眠用具,結合“貓肚子”“熊抱”“焦慮”等消費者生活中常出現的元素,讓人無時無刻聯(lián)想到品牌,傳播效果更上一層。
情緒價值鑄就超級品牌
情緒定位貫徹了躺島的整個品牌體系。從品牌名“躺島”到品牌slogan,再到產品上——在睡眠用具中融入“貓肚皮”“熊抱”“樹蔭”“西瓜”“焦慮”等元素。躺島的整體產品風格都非常治愈,能夠舒緩壓力。
而躺島破圈的關鍵離不開對年輕消費者的精準洞察——并不將目光完全聚焦在產品上,而是將目光聚焦于睡眠障礙的人群的需求上。讓在“躺島”上“躺倒”成為每一個睡眠障礙的人的心之所向。
寫在最后:當下大部分新消費品牌還停留在僅僅依靠營銷來吸引消費者。品牌要意識到產品品質并不等同于消費體驗,消費者最終愿意買單的是產品和品牌共同提供的綜合體驗。這是一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市場。提升產品品質,凸顯差異化優(yōu)勢是打開新消費賽場局面的關鍵,品牌只有擁抱長期主義才不會被浪潮淹沒。在流量退潮,場景崛起的當下,品牌之戰(zhàn)已經不再是聲浪之戰(zhàn),而是人心之戰(zhàn)和認知之戰(zhà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