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樹葉新包裝又火了,看網友們的瘋狂“整活”
首發:文案君
原標題:東方樹葉“新包裝” 又火了?!
可能東方樹葉自己都沒有想到,它這次登上熱搜的原因,又是因為包裝。
一直以來,農夫山泉都被戲稱為被賣水耽擱的廣告設計公司,特別是其旗下的無糖茶飲品牌“東方樹葉”,就是靠獨樹一幟的外包裝打入市場。
最近,在抖音和小紅書上,東方樹葉的新包裝“瓶身畫展挑戰”成為熱點。“沒點文化都不能喝東方樹葉”登上抖音挑戰榜,1000萬余人在看。
到底什么樣的內容能夠掀起如此聲量?讓我們先來看看吧——網友們的瘋狂“整活”。
當茶飲遇上漢字
東方樹葉瓶身的形狀和透明材質,讓暗黃的茶飲顏色變成一張方正的泛黃宣紙。在這上面創作書法作品,真是應了這句“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蘭亭集序》、《將進酒》、《水調歌頭》……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古文,從教科書走到飲料瓶身,小時候覺得詰屈聱牙的內容成為了如今的古典小浪漫。
在瓶子上開畫展
只是寫字怎么夠,有才的網友們在東方樹葉的瓶子上開始了繪畫創作。古典國畫的山水花鳥不在話下,甚至梵高的《星空》也囊括其中。
不僅題材多樣,在瓶身上繪畫的方式也不少,居然還有3D環繞效果、像素風。
這些創作讓人不禁感嘆,五塊錢買瓶東方樹葉,買的不是水,是藝術啊。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偶然中的必然
大家也看出來了,其實并沒有所謂的東方樹葉“新包裝”,這次火的,是網友們對于它瓶身的“二次創作”以及這些UGC后續的裂變傳播。
事件起初,是抖音上的書法愛好者在東方樹葉的瓶身上寫“贈君茉莉,勸君莫離”、“收汝茉莉,從此莫逆”這些書法內容,作為贈言。
中式美學提升飲料檔次,這樣有趣又有才的內容,迅速引發了網友的挑戰和傳播,最終登上熱搜,掀起一股“東方樹葉新包裝”的熱潮。
這場由網友自發開啟的挑戰接力,幫助東方樹葉在社交媒體上擴大聲量,更加深入打入年輕群體。還吸引不知情的憨憨網友真的以為這是官方發布的新款,去便利店白跑一趟。
甚至有小機靈網友熱情地為東方樹葉提供了后續的營銷方案。
官方也是很懂,馬上抄了作業,不浪費這波熱度。
問題來了,為什么是東方樹葉?這個時代,出現越來越多讓人摸不著前因后果的潮流熱點,像一陣風刮來又飄走。大家喜歡將這些歸功于偶然的運氣,縹緲的風口。
但東方樹葉這次別出心裁的“破圈”,要歸功于其深厚的“東方美學”DNA。
“公元一二六七年,蒸青綠茶東渡日本。貞觀十五年,紅茶經茶馬古道傳往西域。十七世紀,中國烏龍風行英倫。傳統的中國茶,神奇的東方樹葉。”東方樹葉甫一靠著這個經典的廣告片闖入消費者的視野,就與傳統、東方這些古典詞匯建立了聯系。
之后,品牌更是在外包裝設計上下足了功夫,繼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鞏固弘揚古典美學的品牌形象。
“上圓下方”的瓶身造型,將傳統的“天圓地方”理念蘊含其中;富含經典東方元素的插畫,帶來厚重和悠久;特殊的透明瓶身設計,體現本味茶色。
事實上,茶葉萃取物易見光氧化,最好不要被光線照射到。所以絕大多數茶飲料在包裝時都是用標簽盡可能將整個瓶身包裹住,以避免陽光的照射能減緩茶湯的氧化變色過程。
而東方樹葉的長方形瓶子只有兩面貼了貼紙。能夠有這樣異于同行的包裝,背后是東方樹葉花大力氣研發的防氧化專利。
這樣透明包裝的本意是為追求“陽光照射過那種通透的感覺”,但陰差陽錯地成為了促成本次“新包裝”挑戰的最大因素。
就像農夫山泉在2011年決定生產這款主打“中國傳統”的茶飲時,應該沒有預料到,十年后的現在,國潮國風成為年輕人新時尚。東方樹葉變成了“預言家”,提前掌握到了“流量密碼”。
或許這就是厚積薄發,等待一鳴驚人。
作者公眾號:文案君(ID:MrCopywrit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