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委曲求全的 JEEP,卻沒能真正融入中國
又看到了JEEP對中國表達友好的片子。
JEEP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很努力的想要得到中國人的喜愛,卻從未真正融入中國,真是個小可憐。
逼著一個鐵錚錚的硬漢說出“我愛江山,因為江山里有你們”這樣肉麻的話來,我只能送給它一聲嘆息。
作為小眾的冒險精神汽車品牌代表,拍了一個如此努力討好中國消費者的片子,盡管被它這樣的努力所感動,可是,很抱歉,第一眼看到這個片子的感覺就是,沒感覺。
很奇怪,像這種致敬中國發展的片子,也看到過不少,不久前,凱迪拉克就拍過一則致敬中國互聯網30周年的片子,人們看得心潮澎湃,為什么到JEEP,就不靈了呢?
小眾的品牌,撐不起大愛
JEEP這樣的片子,假如是奔馳、寶馬、大眾、別克隨便誰拍,都會比JEEP拍,感覺更加舒適,因為它們是身邊的汽車品牌。
何況凱迪拉克還很聰明的化大為小,表面說的是致敬中國互聯網30周年,實際上致敬的是經歷了互聯網巨變的這一代人,而這一代人,恰好就是他們的受眾。
也許在美國,JEEP的精神是大眾的,但之于中國,的的確確只能算小眾品牌。
假如是我們身邊的汽車品牌,致敬我們生活的地方,十分容易有代入感,人們會感覺到它跟我們一起成長。而以JEEP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拍這樣一個片子,就像是一個站在遠方遙望一群人狂歡的人,無法融入,只能默默鼓掌一樣的力量微弱,一樣的被忽視。
JEEP,一個如此向往自由、勇敢,如此銳利的品牌,在講大愛的時候,顯得那樣小心翼翼,努力討好,卻始終沒有融進這個狂歡。獨自一人在冰冷的風中,遙望遠方的熱鬧,瑟瑟發抖。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太想對中國消費者說話,反而把自己推遠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到過這樣的景象,“一位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很努力的想要融進“有著刻板規矩的書香世家”,希望他們把他當成同類人時候的擰巴和刻意。
JEEP就是這樣的感覺,他會不自覺的說“你們的書房很贊”,“你們的精神世界很美好”,“你們的世界很精彩”,“你們如何如何”,他以為只要夸贊,這就是共同話題,事實上雙方都在辛苦的維持表面的微笑,雙方都很累。
JEEP從心理上,把中國當成一個“市場”去征服,而不是當成一個“朋友”去感動。
因此很努力的強調“你們中國如何如何”,而不是“我們愛冒險的人如何如何”。當一個品牌不再做自己擅長的,熟悉的事,就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JEEP為何會陷入這樣委屈的被動里?
中國都市的路況,對JEEP不太友好
JEEP特別想融入中國,因為這是一個人口如此龐大的國家,地貌也如此多樣,經濟高速發展,市場看起來很廣闊。
可事實上,也正是因為中國有如此龐大的人口,才導致中國的人均可支配面積變??;而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是每一個人不分日夜的勞作。
在我國熱門的一線城市里,那些能買得起JEEP的人群聚集地,建筑密集,交通都恨不得立體的能開天三里,入地三尺,全都利用起來。高峰期一定堵車,其它時候不定時堵車,處處限速的路況下,對一輛熱愛自由,熱愛冒險的JEEP,實在不怎么能滿足它的胃口。
JEEP是根植于美國文化下的汽車品牌,美國地廣人稀,許多人過著工作日在市區,休息日在鄉村的美好生活,道路寬敞,遙遠,大排量大馬力的車,即便是在現在,也正好可以一展身手,中國完全不同了,路況對JEEP并不友好。
這樣自由冒險的文化,不正是人們所向往的嗎?
整個的美國冒險文化,都沒有進入中國
或許有人說,也有很多人想開著JEEP去西藏啊?是的,大部分人停止在“想”這個層面,只有極少的一部分真的去做了,而這一部分,并不能撐起JEEP的銷量。假如你關注汽車新聞,就會發現,JEEP日益慘淡的銷量,著實讓人心疼。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盡管我們購買JEEP的人很少,可是有一句話火了“每個人心里都有一輛JEEP”。
是的,消費者是會說謊的。
確切說他們也不是說謊,因為確實“每個人心里都有一輛JEEP”,只是沒有幾個人,真的想把它從心里提出來而已。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價格貴,二是因為實用性差(參見路況一段)。
但他們也確實說謊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起來的我們,又處在經濟如此快速發展的時代,對成功的理解十分單一,就是有錢有閑,近幾年又加了一條身體健康,但所有前提是有錢,因為那是社會賦予“成功”的定義。
那個愛夢想愛自由的階段,被封存在學校的時光里,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再開啟,畢業后絕大部分人被稱為“隱形貧困人口”,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小時候那些雄赳赳氣昂昂的夢想,最后都變成了買房。
那封存在學校里的自由和冒險,就像一場回不去的初戀,永遠在心里,對啊,每個人心里都有一輛JEEP。對于美國西部那些點燃High點的冒險文化,也只是遙望而已,從來沒有照進現實里。
人們不會為夢想買單嗎?
中國消費者根本不懂車,有錢都會選擇寶馬奔馳
也許我們年輕的時候,年輕到根本沒有錢去買車的時候,心里對于JEEP這類擁有靈魂的車是極度向往的。
但不知大家發現沒,車的主力消費人群40歲左右的人,假如錢還足夠,幾乎90%以上都會選擇奔馳寶馬。而二三十歲左右的家族殷實的年輕人,最多再加一個跑車的類別。
普通人呢?退求其次,買一輛能買得起的、適合城市路況、足夠自己和家人使用的車吧,要小排量,要車型不要太夸場,容易塞進停車位,最多在外形上貼幾張貼紙,顏色上,有點騷氣,用來表達自己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中國消費者對車的定義是“有用”,而不是“有魂”。買奔馳寶馬,難道真是為了駕駛感嗎?實際上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為了看起來尊貴,為了偏遠地區的人和小孩子都能認出這車的logo,都知道這車很貴,為了談合作方便。買跑車是為了放蕩不羈愛自由嗎?是為了撩妹啊。
而JEEP,偏偏是有靈魂的車,他的魂,中國消費者是讀不懂的,絕大多數車主和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精神交流,只是當成代步工具而已。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一點,JEEP,才丟了自己,開始拼命夸贊,討好中國消費者,讓自己肌理分明的肌肉上,牽扯出小心翼翼的微笑,表達友好,表達希望靠近。
JEEP不能回到以前的JEEP嗎?
大概因為它有一個不太靠譜的“后娘”
JEEP車型本屬于美國克萊斯勒公司,但2009年由于經濟危機,克萊斯勒差點破產,將JEEP出售給意大利公司菲亞特。
菲亞特的核心成員,根本不了解中國市場,曾經兩度因銷量極差入不敷出而灰溜溜的退出中國市場。以至于JEEP后來成為菲亞特重要的利潤來源,但同時JEEP也被他們折磨的不成樣子。
JEEP被菲亞特收購之后,有兩個變化十分明顯,一是質量下降了,其實菲亞特旗下所有汽車都有質量問題;二是營銷方向,從以前專注自己冒險文化,變成討好中國消費者式的諂媚營銷,于是出現了這種想要討好你,又不得不保持JEEP基因里冒險和傲骨的擰巴廣告方式。這兩個因素導致JEEP在中國市場不僅沒有拿到新粉絲,連原有的粉絲團也很受傷。
而菲亞特公司居然還天真的以為,只要讓JEEP追尋潮流,往電氣化的道路上硬掰,就能突破JEEP的銷量問題。他們還表示,到2021年,JEEP旗下所有車型都要推出純電動和混動版本,當然,自動駕駛也少不了,總之就是拋棄之前那些頑固概念,現下流行什么就給JEEP塞什么。
可怕,這還是我們認識的JEEP嗎?那些自由的冒險精神,都被安上了電氣化、自動化的翅膀,硬生生的逼著一只野生老虎,變成一只家貓。
JEEP小可憐,真是命途多舛,“親娘”保不住他;“后娘”不理解他;真粉絲也對它“恨鐵不成鋼”開始散場;偽粉絲把它裝進心里,卻又沒有任何行動。人們膜拜它的精神,就像它是只存在神話里的神仙,一樣遙遠。
希望JEEP,能找回以前的JEEP
其實,從人們心里對它的憤怒和稱贊,就能感受到,中國消費者是愛JEEP的,只是他們愛的,不是現在的JEEP,是以前的那個還擁有自我的JEEP。
如果人們不愛它,不會付出精力去罵它;如果人們不愛它,不會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輛JEEP”。
JEEP不應該去如此用力的討好消費者,不應該想讓自己變成一個大眾品牌。希望它能找回以前的自己,肌肉的質感,滿身的傲骨,愛誰誰的態度,做到極致,即使不能稱為一個大眾品牌,也不會讓粉絲們傷心,至少JEEP可以活的衣食無憂,而粉絲們在自己的精神角落里也能得到些許安慰。
畢竟在真正JEEP粉絲的心里,這樣委曲求全的JEEP,還不如就已經死去,精神永存。
JEEP,我有一個大大的心疼送給你,希望你找回以前的自己。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