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勁不足之下,長城汽車能否渡過“中年危機”?
因一張微信截圖引發的“黑公關”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令整個汽車界一片嘩然。截圖顯示,在一個“吉利汽車公關分群”的聊天記錄里,群主要求網絡賬號發布“吹捧吉利,抹黑以長城汽車為首的國產車”等評論。雖然吉利第一時間發聲明否認,稱其系造謠,但隨后長城發了微博公開“撕”吉利,控訴吉利長期以來的黑公關行為,緊接著次日吉利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又發微博再次澄清。長城與吉利一系列的“互撕”操作,引來了越來越多網友前來“吃瓜”。
不過,僅憑一張截圖便引發的“血案”并不能證明“黑公關”的真實性,一部分網友認為這是長城自導自演的一場“苦肉戲”;另一部分網友則認定是吉利所為。不管怎樣,這一事件一定程度上確實是給長城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對于近期正在經歷轉型陣痛期的長城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車市低迷,長城開始走下坡路
近期中國整個汽車銷售市場萎靡的局勢,引起了諸多業界人士的關注。據悉,今年前9個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可以看出,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并向負增長靠近。另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1.6%。其中,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2%。
這個跌幅不僅讓汽車經銷商唉聲嘆氣,也超出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徐海東的預期。徐海東表示:眾所周知,第四季度的產銷基數很大,如果今年9月產銷可以下降12%,那么后3個月的跌幅只會更大。因此,包括徐海東在內的許多業界人士認為車市銷量負增長時代已經到來。
在車市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許多車企的的銷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消極影響。長城、江淮等首當其沖受影響最大。長城汽車公告稱,今年9月實現汽車銷量86723輛,同比下降15%;1-9月共實現銷量67.7萬輛,同比下降4.09%。可以看出,長城汽車9月以及前9個月的降幅均超過了行業水平,頹勢明顯。
反觀同是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吉利,近來的表現卻是一路高歌猛進。吉利汽車于2018年1-9月累計銷量1136858輛,同比增長37%。近期公布的9月份銷量數據同樣喜人,9月為銷量124429輛,同比增長14%,這樣的銷量表現在市場中可謂一枝獨秀。而且,據乘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吉利汽車SUV總銷量已達到300026輛,趕超SUV銷量“霸主”長城,成為國內SUV銷量第一。長城在后退,吉利在前進,注定這兩者的差距逐漸拉大。
其實,長城的銷量頹勢早已不是這一兩天的事兒,之前早已有顯露。
2017年,長城汽車銷售一度陷入低谷致使其發展開始走下坡路。數據顯示,2017年,長城汽車總銷量107萬輛,同比下降0.4%,而且并未實現125萬輛的銷量目標。對此,其董事長魏建軍宣布自罰300萬元,這一舉動在汽車行業中史無前例。從其董事長自罰此舉中,看出了他對長城汽車的發展現狀感到無奈與擔憂的同時,更多的是希望通過自罰來鞭策自己努力改變長城汽車業績不佳的局面。
一方面,近兩年多來,長城在市場中的排名有所下滑。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在去年中國自主車企銷量排行榜中,長城汽車位居第三,排名比2016年后退一位。再看今年8月份的銷量排行,長城汽車被后來者上汽通用五菱趕超,屈居第三名。由此看出,長城汽車自從在2014年奪得自主車企銷量冠軍之后,這些年來便與第一再無緣,其銷量排名地位一直在第二、第三名徘徊,且多次被長安、上汽通用五菱等后來者趕超,長城汽車老牌車企優勢漸失。
另一方面,雖然長城今年上半年長城的業績雖有所回暖,但已大不如前。今年8月份,長城發布中期業績公告顯示,長城2018年營業收入比2017年同期增長17.99%,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52.73%。雖說長城業績有所回暖,但與2016年之前,每半年產生超45億元的凈利潤相比,盈利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整個車市萎靡的趨勢之下,長城這兩年在銷量、排名、業績這些方面的表現與2016年之前相比,一直在走下坡路,其未來的發展令人擔憂。
發展下行背后,隱患諸多
雖然近期市場的低迷,使包括長城汽車在內的許多車企,都并不好過。但是長城汽車作為一家老牌車企,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近兩年時間以來江河日下,與之前不相上下的競爭對手差距越來越大。一定程度上來說,跟其企業近年來在發展戰略上的布局不當以及企業自身存在的痛點脫不了干系。
一、“偏科”嚴重,SUV市場受挫
長城汽車一直高度依賴SUV業務,其SUV市場份額占了60.3%。但由于SUV市場已由原來的藍海變成了紅海,市場已趨于飽和狀態。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之下,長城SUV業務增速放緩,2018年上半年其SUV銷量38.42萬輛,而去年同期為39.6萬輛,同比下降2.98%。
由于競爭激烈,SUV市場被進一步分流。長城SUV銷量“霸主”哈弗H6,在今年2月被寶駿510給拉下了神壇,銷量第一的位置被取代。為此,長城汽車為了提高銷量,不惜多次下調哈弗H6的售價。雖然,后面銷量有所提高,但跟往年相比已大不如前,而售價下調,致使盈利能力大幅下滑,負債增速加快。根據長城汽車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負債合計529.01億元,同比增長45%,同時負債率為50.77%。
由此看出,長城汽車一直引以為傲的SUV業務已進入紅海時期。由于市場增速放緩,長城汽車SUV的業務亦發展緩慢,加上長城汽車業務市場布局過于單一,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在其他車型業務上并未過多發力,不能從其他方面得到補給。因此,才導致其利潤嚴重減少,負債增多,企業出現了業績拐點。
二、錯失機遇,雙積分負“債”累累
長城汽車一直以來主要以燃油車為主,并未過多在新能源汽車上發力。今年7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官網上宣布,“乘用車企業開始啟動“雙積分”交易。即日起,企業可通過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開展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轉/受讓、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提交平均燃料消耗負積分抵償報告等工作。車企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將兩類車的負積分填平歸零,如果無法順利歸零,企業則會面臨限產或禁售的懲處”這一政策公布以后,車企一時之間幾家歡喜幾家愁。
長城汽車則屬于“愁”的那一家。僅2016年和2017年的積分總和來看,長城汽車的積分為-39.44萬分,其負值高居榜首,如何抵消負分成為長城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且,不久之后燃油車即將退市,屆時長城依靠SUV燃油車打下的汽車王國將有可能會被改寫。后知后覺的長城汽車開始從其歐拉品牌上切入,開始加緊著手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只不過目前其歐拉品牌在市場上的表現并未突出,長城汽車想要解決這一難題并不容易。
三、汽車質量問題頻發
長城汽車質量問題頻發,其品控能力令人擔憂。去年9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向長城汽車發出調查函稱,消費者集中反映哈佛H2、H6、H9汽車存在抖動、異響的問題,且多次維修不能徹底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作為SUV銷量拳頭產品的哈弗H6,自上市以來,至少發生過8起自燃事件。另外,哈弗M6以及去年新推出的WEY車型VV5也出現了嚴重的漏油問題。長城汽車的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遭到眾多消費者的投訴與吐槽,給其品牌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此看來,提高汽車品控能力對長城汽車的長久發展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的來看,從創立之初已有35年的長城汽車在步入“中年”之后,其在發展戰略布局上的逐漸失利以及自身詬病難除的多重夾擊之下,致其發展速度放緩,甚至有倒退趨勢,困獸般的長城汽車正在經歷轉型陣痛期。
退大于進,長城如何破解后勁不足難題?
在市場遇冷、長城汽車自身發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困境之下,長城汽車在發展的道路中顯得后勁不足、難以繼續前進。解決這些難題自然成了長城汽車的當務之急。那么,正在經歷轉型陣痛期的長城應該如何突圍呢?其實,長城的行動已顯示在在近期的發展戰略上。
去年7月,長城汽車入股了捷御汽車,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并希望能通過獲得捷御的正積分來填補長城汽車的負積分缺口;今年7月,長城和寶馬達成了合作,共同生產MINI電動車,且還將合資研發新能源汽車平臺和技術;未來,長城還將把皮卡設為獨立品類品牌,把皮卡打造成“中國民生第一車”、“世界前三品牌”。
不過,從長城去年與捷御的合作情況來看,并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以生產低速電動汽車的捷御并沒能獲得多少正積分來轉讓給長城,長城負積分壓力仍存。另外,與寶馬合作生產的MINI電動車以及未來將成立的皮卡品牌,未來在市場中的反響程度還未知,不排除遇冷的可能。
總之,長城汽車如此緊鑼密鼓地進行戰略布局,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可以提高其抗風險的能力并有望助其轉型,但帶來的威脅也是并存的。為何這么說呢?因為曾經的樂視也是在布局上廣泛撒網,但最終因在各方面失利,落得如今處境艱難的下場。因此,長城汽車在進行布局時,要多加謹慎,切忌盲目跟風,同時,還應從自身出發,不斷推升自我,這才是讓自己不斷變更強的硬道理。
一方面,長城汽車需要要嚴把質量關。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曾說過,長城汽車堅決不做“油改車”、“政策車”,這一良心表率值得點贊。只不過在目前長城汽車的質量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長城汽車研發的新能源汽車估計不能令眾多消費者打消安全疑慮去購買。因此,長城只有在生產上嚴把質量關,進行多項測試,確保汽車質量安全,如此,才會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任。
另一方面,長城汽車還要提高產品力優勢。隨著消費的大升級,汽車高端市場也迎來了爆發增長階段。長城汽車為了更進一步打開高端化市場,推出了WEY系列豪華車,但其在市場中一直不溫不火,在今年9月的銷量也不盡人意,同比下降11.8%。所以,長城汽車在進入高端化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多加在高端車上多加投入財力、物力,才能不斷提高研發技術水平,生產出更智能化、聯網化的汽車,提高產品力優勢,讓長城汽車成長為技術型的汽車企業。
不管怎樣,多條出路總歸是好的。國家留給燃油車市場的時間不多了,以燃油車型為主的長城轉型迫在眉睫,需要長城通過自我變革加快轉型的步伐,以求順利渡過轉型陣痛期。轉型后的長城汽車能否守住SUV“霸主”的地位?長城汽車是騾子是馬?目前不得而知,只能交由市場去檢驗了。
更多解讀關注公眾號ID:liukuangtmt,內容合作加微信號:sanche2017,本文首發杉車網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