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頭|平凡茶村的百年堅守
公元1279年,周氏祖先從浙江麗水避亂,來到了大灣頭村,帶來了優(yōu)質茶樹種,培育茶樹,從此世代相傳。
1279年的故事太過遙遠,今天我們只講這數(shù)十年。從建國初期到現(xiàn)在,國內經(jīng)濟日新月異。人們開始往外走,走出山村,走向城市。屬于山村的記憶,多半只有老人還記得。
這是大灣頭的故事,也是福鼎大白茶的楔子。福鼎大白茶,從這里開始。
點擊上方視頻,走進百年茶村看見福鼎大白茶的歷史
大白茶,是茶葉復興時代的重要一員。大白茶走出了大灣頭,走出了福鼎,走出了中國,走向了世界。它揭開了福鼎白茶的輝煌歷史第一幕,為建國初期國家外貿經(jīng)濟提升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福鼎大白茶是我國茶樹育種的骨干親本。國家級茶樹品種與省認定的品種中有25種茶樹繁育,是以福鼎大白茶作為父本或母本進行繁殖后代,為我國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大白茶,亦是周家世代相傳的責任。周氏家族一生與白茶結緣,世代茶農,制茶為生。守候、靜待、尊重、感恩,要怎么去回報,怎么對待養(yǎng)育自己的土地,如何處理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系,尊重每一片白茶樹葉的生命,相依相守,這是周家世世代代沉默的使命。民國三十五年大灣頭生產(chǎn)隊茶葉產(chǎn)銷會議記錄
黃崗大隊大灣頭生產(chǎn)隊革命領導小組
大灣頭白茶村實景
出走,是面對時代變化的選擇。回歸,亦是大灣頭的選擇。 一位年輕人,懷揣著一身抱負離開了世代茶農的山村,兜兜轉轉之后回到了原點。
回歸,是因為家鄉(xiāng)的滋味實在難得。
他說,“這么好的茶如果不能傳承下去真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回到了大灣頭白茶村,創(chuàng)立了大灣頭,以符合現(xiàn)代消費者的方式,做實在的茶,守自己的心。
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所有的一切仍在自然生長。
梯田錯落,廟宇其間,信仰、竹林、茶海、飛鳥、村民、家禽……自然共生,萬物和諧。
這一份自然,無法復刻,我們只能盡量留存在茶中。
茶廠建在深山里,從各方面來看不是明智之舉,但可以最快的保留鮮葉的生命力。
只要能夠更多保留自然味道,帶給更多人,這就有了意義。
好茶,是人間的幸事。大白茶,作為福鼎白茶的核心茶種,我們不敢辜負。
一片茶葉,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都應該有跡可循。
大灣頭會定期公布茶葉片數(shù),每款茶葉上都有可追溯的茶葉信息二維碼,有多少是多少,這是大灣頭的承諾。
白茶不炒不揉,沉淀歲月智慧,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嚴格的采摘標準,精確把控曬制每項指標,不沾鐵器,低溫成茶。對于珍視的事物,我們無法將就。
堅守初心,在去偽存真中留住歲月記憶。擁抱當下,在樸素的堅持中注入現(xiàn)代活力。
值得慶幸的是,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回到大灣頭,一起守護這片土地,繼續(xù)做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的回歸,為大灣頭注入了更多鮮活的生命力,也讓大灣頭看到年輕人對茶的熱愛。
大灣頭以茶回敬。想讓更多人體會到白茶的美好滋味,這是大灣頭的心愿。白茶,對于大灣頭而言,它完整了大灣頭茶農的人生。大灣頭對白茶,堅持長期主義,細水長流。過去那種依靠降低品質來節(jié)約成本的做法,在大灣頭是行不通的。大灣頭只是一個生產(chǎn)好茶的地方,這個村子里住著世代以茶為生的村民們,辜負他們對茶、對生活的心意,大灣頭不可以,也做不到。
我們從歲月中來,走向現(xiàn)世,擁抱當下。
大灣頭白茶村,在生活中堅持這份傳承。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日出到日落,從春夏到秋冬,從祖父到兒孫。一代又一代,一天又一天,將大白茶延續(xù)下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