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最新設計出爐,細節滿滿!
作者:日站君,首發:日本設計小站
原標題:設計丨又雙叒叕是動態圖標!杭州亞運會最新設計出爐,史上三大賽事圖標設計同臺PK,哪家強?
朋友們,最新的亞運會圖標動態設計,你覺得如何?
這兩年,可以說體育界的圖標動態化已經是個大大大趨勢了,跟體育賽事相關的設計,幾乎都采用了動態制作。
這次,杭州亞運會的動態圖標設計,尚屬亞運會史上的首次!
別說了,讓咱先來一睹為快!
一、
動感很強,項目很多!
且看整體的圖標設計,還是采用了“虹韻紫”的杭州亞運主題色。
從細節表現上,亞運會的設計師們采用了動態捕捉+游戲引擎的結合,所以讓整體的動作顯得更加動感豐富。
不信?你看看下邊這個撅屁股田徑小人兒,膝蓋一挺屁股一撅,是不是絲滑無比!
不僅是人,馬也做的非常具有律動感,馬的額頭部分,有一個明顯的向后拉伸動作,同時現代五項下方增加了欄桿的小設計。
統統都是細節!
公路自行車與場地自行車,通過頭盔細節+后輪設計加以區分,小人的兩腳與頭部運動,有著微妙的速度與幅度差異。
同樣是自行車項目,山地自行車與小輪車又與競速類項目不同,強調出躍動感。尤其是小輪車這個拔高懸浮,有點帥的!
射箭與舉重,分別在“沉肘開臂”與“下蹲挺舉”的動作上進行了調整,將射箭的“疾”與舉重的“沉”,還原的入木三分。
到了日站君最喜歡看的體操項目,這個韻律動作,可以說是相當舒展,賞心悅目!
這次亞運會,除了經典運動之外,其實還加入了很多新興運動項目,比如各種街頭運動。
棋牌和電子競技也是最新加入的存在,圖標設計通過各種棋牌的棋子、花色形狀來體現。手柄、鍵盤與顯示屏則用來定義電子競技項目。
可以說是非常的清晰易懂,讓人一眼即知。
除此之外,亞運會還加入了我們中國傳統項目:武術與龍舟!大家看看這個動態做的,是不是極具神韻呢?
另外,身體對抗類的項目有很多,也是日站君覺得設計的最出彩的一大組。不論是拳擊、跆拳道還是空手道等項目,都做到了形神兼備,又充滿了動感激情。
哦對了,論動感的極限,怎么能落下這個霹靂舞呢?
水上項目也非常引人注目,其中皮劃艇激流回旋,通過設計出一個直線下落回身的動作,勾勒出項目的急速與激情,令人印象深刻!
據項目設計組介紹,這次運動圖標整體以動態運動過程、背景刷入、定幀展示三步走的形式進行設計,對體育運動的“態”與“勢”進行演繹,形成流暢的動畫效果。
整體設計依然由中國美術學院袁由敏教授、宣學君副教授、陳申副教授等專業團隊進行了創作,歷時1年半時間,經過無數方案的修改調整,終于將這套動感十足又極具杭州特色的方案做了出來!
二、
再來回味一下,當年的經典
看完最新的設計,不如再來回味一下前兩次的經典。撿近的看,首先當然是我們這次冬奧會的動態圖標設計!
2020年5月,冬奧會的設計團隊展開了圖標的創作,最終從皮影、剪紙等眾多中國民俗要素中選取了篆刻,作為圖標設計的核心!
設計師團隊研究了大量運動項目中運動員的身體軌跡,與中國筆畫結合,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動態方案。
主設計師林存真老師說,每設計一個動作,一個設計師就要畫100套稿子,來從中找到最優的方案,可以說是精益求精。
最終顏色也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霞光紅,可以說是圖標整體都充滿了我們淵源流傳的文化特色!
實際效果,大家也已經見證了!各個項目的動作表現,肢體舒展動作優美!與印章效果融合,突出一個古典優雅!
力度、速度感設計的都到位,仔細看看,就連激起的雪花細節都做到了!
雪板項目,靜止圖賽過了動圖,尤其是單板滑雪,突出一個帥氣!
殘奧會圖標也設計的非常不錯!
回顧整個冬奧會,動感的圖標為直播過程增色不少,白色的雪地與紅色的圖標搭配,可以說是非常亮眼了!
繼續再來看看經典的起源:東京奧運會的圖標設計!
整組作品線條流暢,沒有多余的修飾,將圖形的結合與演繹做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73個動態圖標中包括33種奧林匹克運動項目22種殘奧會運動項目,全部做的非常到位,初看的時候,真的是全網震驚!
即便現在來看,這套動態圖標依然充滿了律動與創新性,毫不過時!
東京奧運會的動態圖標由平面設計師廣村正彰設計,并由動態設計師井口皓太加工,讓它一舉成為了東京奧運會最亮眼的存在!
過于成功的設計,甚至在開幕式上也被拿來活用,成為了整個開幕式的救場明星!
設計的力量讓運動賽事變得更加精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三、
圖標設計,也在不斷進化!
看完杭州亞運會的最新設計,又回顧了北京冬奧會與東京奧運會,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哪個?
日站君覺得,每一個設計作品,都體現出了濃厚的文化特色,并且做出了應有的創新!在圖標動態設計日益成熟化的情況下,能夠做出足夠的差異,可以說是相當困難。而亞運會設計團隊們的這份作品,可以說是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好了,現在壓力給到了法國!不知道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法國的設計師們是否又能帶給我們新的突破與創意?
讓我們,繼續期待吧!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