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字體設計中,發現了讓街道變美的秘密
來源:帝都繪
這是一條北京的街道……
把兩側建筑上的文字提取出來之后的樣子。
在這樣一段200多米的街道上,寫有約800個漢字。按照人的平均閱讀速度——每分鐘300字計算,專注地讀完這些文字需要近3分鐘,而這也恰好是你走過這段街道的時間。
當然,我們在逛街時,并不會產生“一邊在走路一邊在讀文章”的感覺,但這些文字在很多情況下仍然可能影響一條街的美丑,甚至反映出一條街的性格。最近,帝都繪在北京選了8條街道,分別提取出了它們在200米左右的范圍內的文字。你能看出它們都是哪條街嗎?(8條包含上面的一條)
01

02

03

04

05

06

07

(注:每條街上的文字是按照同一比例表示的,但街道與街道之間并未統一比例,也就是說,圖1中的一個小字在現實中可能比圖2中的一個大字尺寸要大)
你能認出幾條街呢?其實也沒有那么難,一是文字中已經透露出了很多地名,二是它們的差別實在太大啦。所以正確答案是:
顯而易見,每條街道對字體都有著不同的喜好,而我們也選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字體來書寫這條街的名字。入選的8條街道在位置、功能和調性上本身就有很大差別,那么這會怎樣影響它們選用什么字體呢?于是我們開始了街道字體的解碼工作……
我們首先把街道上的所有文字分為以下五類(因為本文主要討論漢字,西文字體并沒有被區分):
接著以每組文字的外框范圍為標準,計算出每條街上各種字體的面積比例:
01 頤和園路
頤和園路是一條既極端又普遍的街道。說它極端,是因為這條街的招牌被強硬地統一了,導致街道界面上可以看到的文字有超過四分之三是同一種字體——隸書(有微軟自帶的隸書和華文隸書兩種),甚至尺寸也別無二致。這是一條像報紙一樣枯燥的街道。而說它普遍,則是因為這樣的街道,在北京,甚至全國范圍內都很容易找到。它們整齊劃一,使用的往往是微軟office自帶的某種字體。事實上,在此次調研的8條街道中,只有頤和園路上的字體(手做字除外)可以全部在標配的office字庫中找到。
02 三里屯
三里屯太古里和三里屯soho永遠人滿為患,一街之隔的機電大院卻是鬧中取靜。盡管北京日趨國際化,但如果想找到一條街,它兩邊的西文比中文還要多,仍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在這個西文占了約2/3面積的地方,你偶爾真的會誤以為自己在一座國外的城市(的唐人街)。特別是這些西文不只是趕時髦的店招,還有很多實用性的文字,比如租房中介、美容美甲,甚至中文培訓班的信息。奇特的是,這里幾乎沒有出現任何書法字體。
03 簋街
簋街!當然要有簋街。盡管簋街在不久前也經歷了一輪整治,但在字體上它并沒有步頤和園路的后塵。盡管簋街沒有太多老字號,但卻有很多“簋街老店”,可以明顯感受到它們對自己店鋪形象的要求。沒有任何一種字體在這里占主導地位,正文字體、書法字體和美術字體都被普遍地使用著,還有很多由書法家題字的招牌。標新立異是商家的天性,至少在使用字體方面,簋街是一條合格的商業街。
04 南鑼鼓巷
在字體的構成上,南鑼鼓巷與簋街有幾分神似——比如沒有主導字體,以及大量使用黑體、隸書、行楷和一些特殊美術字體等等。它似乎提示我們,盡管官方力求南鑼鼓巷商業主打“歷史文化”,不明就里的游客們希望在這里找到某種北京特色和文藝氣息,但南鑼鼓巷使用的字體印證了它的本質——一條小吃街。
05 五道口胡同
幾年前,經常有人把南鑼鼓巷與五道營胡同相提并論,而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字體,觀察這兩條胡同有著怎樣的不同。五道營有著很高的手做字比例,換句話說,這里的店鋪在開張之前,更有耐心親自或是請人給自己的店寫/畫個招牌,而不是打開word找到一款既有字體。另外,較高的西文和宋體的比例也值得關注。從這兩條胡同的文字可以讀出,如果說南鑼鼓巷是偽文藝,那么五道營就離真文藝更近一些。
06 大柵欄街
大柵欄商業街的用字特點鮮明:題字的比例超高,而緊隨其后的則是行楷。這些題字絕大多數是拜老字號們所賜,而行楷出現在這里的原因也不難揣測,這是希望體現“傳統文化”卻不愿真正寫一塊牌匾時的快速替代方案。題字與行楷的并置似乎反映了大柵欄商業街的尷尬之處:一方面具有濃厚的底蘊,而另一方面又被傳統所束縛。
07 延壽街
延壽街可能是這8條街道中知名度最低的,但這條街道上的文字卻可能是你最熟悉的,你家小區外面的那條小街可能就是這個樣子。這條與大柵欄商業街相隔幾百米的小胡同,是大量定位于便民服務的街道的典型。它使用的字體,也像它所承擔的職能一樣樸實無華——最占主導的是樸素的黑體。即便使用美術字,也往往是office自帶的幾種字體。延壽街們沒有形式主義的負擔,在這里,功能最重要。
08 797路
797路是798藝術區的兩條東西向主干道之一(另一條是798路…)。除了意料之內的大量使用西文以外,它最顯著的特點則是對正文字體的使用。797路是此次選擇的8條街道中僅有的正文字體比例高于其它所有中文字體比例總和的街道(另一條比較接近的則是延壽街)。也許對這些現代藝術機構而言,書法字體和美術字代表著傳統和一些過去的審美傾向,而簡潔的正文字體則代表現代。797路和延壽街在使用黑體上的一個明顯區別是,延壽街的便民商鋪經常會將黑體橫向壓縮,但797路的畫廊們不會這樣做。
在完成統計之前,我們并沒有想到每條街的字體有這樣大的差別。而統計的結果則讓我們更加相信,字如其街,字如其城。
而我們也相信,北京的一些街道不應是它現在的樣子,比如文章最開始出現的,位于世界遺產頤和園的東門之外的頤和園路。盡管我們對字體可能還不夠敏感,也許還傻傻分不清行楷和新魏,或是黑體和綜藝,但這并不是在街道設計時不考慮字體的理由。
當然,同以黑體為主導卻風格迥異的延壽街和797路告訴我們,在字體之外,文字的材質、色彩、尺寸、排列方式等因素也會影響街道的樣貌。如果有機會,我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探討。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帝都繪(ID:diduhuiBJ)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