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文案背后,實打實的都是哲學思想啊
最近一邊刷綜藝,一邊看哲學。分裂的我發現了, 頂級文案背后實打實的都是哲學思想。
不管是綜藝,或者是電影名臺詞。好的文案契合了我們的認識和情感,還升華了內涵。
01
人類先發明了旅行,
然后又不停追問,
旅行的意義。
出自綜藝《花兒與少年》
起因就是看到這里,這個“先后”讓我想起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先有物質,還是先有精神?唯物主義的觀點主張物質第一性,而芒果臺的文案想必也是這樣認為的。
02
世界上有多少荒原?
人們有多少不能理解?
出自綜藝《花兒與少年》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對世界的探索從古到今,自始至終沒有停止,秉持可知論的人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不停的追逐,總是可以繼續發現。
03
我覺得眼睛看到的東西,
是拍不下來的的。
出自《奇遇人生》春夏
春夏真的是一個很感性的人,應該沒有人要反駁我。而感性認識是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于事物的現象的認識,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好像大多都是體驗派的,習慣用自我去感受世界,相信自己的感覺。
04
40歲了,
你有沒有更自在面對人生?
更果決的選擇想要的東西?
出自《奇遇人生》小S
這句話從S嘴里說出來,有幾分感慨,舞臺上的小S一定是做了自己想做的,肆無忌憚的表現自己。而真實生活中的徐熙娣,反而比較慫,到現在她依循著自己堅持的穿著簡單也好,煙火氣也好,都更加真實,大咧咧的討論能不能在帳篷里上廁所,也是一種自在吧,而這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是一致的,由必然的自由表現為人類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
05
不管力量有多小,你就是要去做,
就像你改變了我,
我可以再用微小的力量去改變其他人。
出自《奇遇人生》小S
從小事開始,慢慢積累量的變化,事情都是這樣開始的,終于有一天,突然發現,其實不一樣了,量變引起質變。
06
真實的東西,
是最不好看的。
出自電影《胭脂扣》
真相是什么樣的,不管你接不接受,都是那個樣子的,人生多的是不講道理的事,不以人的意志情感為轉移,這跟客觀性是真理的本質屬性也一致。
07
人生不能像做菜,
把所有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
出自電影《飲食男女》
人生什么時候算是真正準備好了?就像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認識總是反反復復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08
我們一路奮戰,
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出自電影《熔爐》
人為什么要努力?因為人類可以能動地改造世界,通過社會性的物質活動。與其逃避或者順從,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反抗。
09
吃太多飯會得癌癥的是嗎?
吃飯和癌癥有什么關系?
你看哪個得癌癥的不吃飯啊!
出自電影《半斤八兩》
有些話聽起來特別順耳,特別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哪里好像不對?真理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轉化成謬誤。
10
無數好萊塢偉大愛情的故事,
都是發生在一輪明月底下。
出自電影《家有喜事》
我們最早的愛情觀好像不是來自于電影,就是電視,別人花前月下,我們也這樣,別人要生死相許,我們也模仿。從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盡管可能這個過程的執行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也沒關系嘛,多實踐幾次,你就會覺得還是單身比較好了。
11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
跟咸魚有何分別?
出自電影《少林足球》
人跟咸魚的區別,換句話說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人的本質在于勞動,所以,累死累活還不開心的話,還不如咸魚?但是夢想又是一種高級的意識,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咸魚沒有,人實現自我會超級爽,比咸魚爽很多,所以星爺想告訴你的就是,不要甘心做社畜,而放棄自我實現。
12
美好的時光不會永遠持續。
出自電影《猜火車》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往日的時光不復,未來的時光不負,就可以了。
好的文案總是能直擊人心,怎么把看似簡單甚至枯燥的哲理,轉化成動人的文字,大概我們要一直學習的。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